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309(2 / 2)

加入书签

“俄罗斯、瑞典、奥地利联合瓜分波兰,三个国家在这场战争获得的领土比法兰西三十年征战获得的领土要大上五倍不止。但波兰只有一个,如此稀少的机会不会再出现第二次古罗马时期的大军压进,击败敌人的主力军队,便能通过占领敌人领土取得财富的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帝国一直在避免多线作战,现在我们解决了穆斯林,终于有空抽手去实现自查士丁尼大帝以来的夙愿,可时间过得太久了,久到那片旧土上的居民不再认同自己是罗马人,因此我们要实现罗马诸帝的愿望,难度很大比查士丁尼大帝时期的难度还要大。”

我奚落到:“那我们现在进行这场战争又有什么意义如今,要将地中海重新囊括在我们帝国版图之内,我们要跟亚平宁半岛上的意大利诸城邦作战,要与随后而来的法国人作战,要跟伊利比亚半岛的阿拉贡、卡斯蒂利亚作战奥地利人绝对不会允许一个超级大帝国的罗马的崛起,俄罗斯人也不可能对此坐视不理随着我们的版图扩大一分,我们敌人就增加一个到最后,恐怕我们将以一个罗马的力量去对抗整个欧罗巴,不仅仅只是他们的军队,还有他们的人们,到了那种局势,我们会让多少个罗马家庭妻离子散假设我们打败所有西欧国度再次将整个地中海囊括在我们掌握之中,可是这样一来,我们也为此流尽了血,那穆斯林在我们与欧洲诸国大战休养生息再趁势崛起怎么办那时候,帝国的版图再大也是一座摇摇欲坠的大厦。所有愿意为她而亡的人都死得差不多了,谁再来阻挡穆斯林那样昙花一现的帝国,不要也罢”

“意义当然有意义”

“哈哈哈哈”便宜老爹笑得很欣慰,也有些无奈,“有些话,我就在这里跟你们说说吧。事实上,我也在迷茫,这十多年以来,我一直在这段让帝国修生养息的时间里在思考帝国出路。我们的敌人太多,太多法国人迟早成为死敌,一旦他们彻底击败哈布斯堡,那将不是我们想看到局面,而俄罗斯人正在崛起,一旦结束与瑞典的争霸,在东边再没有了强敌以后,他们迟早要南下。英格兰人在挤兑我们的羊毛市场,法国人靠着太阳王的影响不断从我们手上夺走香水的份额由于西边的欧洲人自己拥有了跟东方贸易的航道,我们又经常陷入对穆斯林的作战中,他们已经不再依靠我们进口香料我们的财政收入每年都在下降,而过去几十年,葡萄牙人、荷兰人、英格兰人、法国人正在全球各地开辟他们的殖民地,我们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这样做,所以当有人提出安于现状,满足于击败穆斯林得来的和平时光,那种鼠目寸光的家伙,我第一时间把他丢出了统战部。继续维持原来的政策,趁着穆斯林虚弱,继续对南面用兵,占领他们的领土没错,这能不断地打击穆斯林的势力,但这已经不合时宜,根本不符合我们帝国的最大利益,过去我们的最大敌人是在东边,可现在我们的敌人却是那些不断崛起的西欧诸国继续打击穆斯林只会消耗我们力量,拖累我们的发展,这会让西边的那帮家伙慢慢地将我们抛在后方我想过,像葡萄牙一样把目光放到海外,进行扩张,夺取殖民地,但我们在海外根本就没有根基。我也曾经想过在我有生之年扩大帝国的版图,不管是北上进攻俄罗斯,又或者跟法兰西瓜分哈布斯堡,都能让我们建立起一个版图比过去更大的帝国,但我不知道当我站在了人生的巅峰之后,你们后面该怎么办为了维持我那个昙花一现的帝国而四处征战,徒耗力气”

“儿子们我们的帝国在这个时代已经落后”

第35章我们便是罗马

因为在抢占殖民地的大时代里,我们忙着在陆地上征战,所以我们落后了,因为落后了,所以我们要发动战争。

但是发动了战争,发动了战争,即便是侥幸获胜,以我们罗马帝国在世界的地理位置,我们就能够赶法超荷

那可是在两三百年前就已经殖民在新大陆的势力,根基在新大陆的稳固可不是帝国通过一两场战争就能够逆转了。

那位凯撒的解释是,我们并不需要那些殖民地。

既然不需要殖民地,那么这场战争就不是一场要把法国打到死的战争,打到精疲力尽的消耗战了

答案是肯定的。

假若帝国举全国之力投入到战争里面,怎么压制俄罗斯人,怎么压制异教徒,怎么压制奥地利

既然是这样,为什么还要打仗

把法国甚至是各国从拓展殖民地的注意力投入到大陆争霸里面

因为法国和帝国在陆地上拓展军力,尼德兰就不得不为维持军力而削减海军,维持陆军,由于尼德兰控制出海口,德意志各国想要输出他们的商品和经济就要依赖尼德兰人。这样一来,缺少了奥地利掣肘的帝国借着尼德兰人就能够控制那些德意志城邦。因为尼德兰不可能在法国的威胁下独存。

好吧,各国资源有限,在欧陆上扩军,相应地殖民地的发展就会落下,那么这只是扯后腿。一旦事情有变,比如尼德兰被法国攻占,大量的尼德兰人就会逃到新大陆去。这样一来岂不是让帝国策略失败

对此,那位凯撒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修建个运河

确切地说是在埃及那边开凿一条运河,一条让无数商队缩短到远东航程的运河,一条由我们罗马人控制的运河

在那位凯撒说起这个的时候,我看向了亚历山大。

他才是那个计划的想起人

说来很惭愧,第一个想到建立运河来恢复罗马昔日辉煌的竟是亚历山大这个被我一番狂轰乱撞的土著。而不是我这个后世明知道大名鼎鼎苏伊士运河的穿越者。

亚历山大的计划非常简单明了,通过运河的开通改变各国贸易航路。为减少成本和时间,欧洲各国必定抛弃旧有的航路。贸易航路的转移,货流将重新流向我们罗马帝国境内,帝都君士坦丁堡会再度成为西方诸国市场的最大中转站,贸易税带来的财富必定充盈于帝国的国库。这样一来。罗马就能通过这笔财富又一次建立起将地中海囊括起来的庞大的帝国

你们实在无法想象我第一次从一个九岁小屁孩口中说出这样一个设想的样子。我也记得不大清楚当时向我迎面而来的是王八之气还是啥的,总之,我震得一塌糊涂原来这个世界真的存在天才不过这样的计划还是比较粗糙,我当时闲着也是闲着,于是就着手去完善亚历山大的想法,经过一年多的思考,一个围绕运河而慢慢铺展开来的构思就让我给弄了七七八八。

利用运河缩短航程的这个优势吸引各国,让运河成为地中海各国的首选出海口。再通过关税同盟这个柔和手段对意大利诸城邦、波兰、甚至奥地利、阿拉贡进行渗透,完成经济一体化后。让他们先从经济上对帝国进行依赖,最后到了必要关头使用武力和政治的手段进行合并。

当地居民的抵抗意志决定了征服者征服的成败,只有当他们开始依赖了我们罗马,离不开了我们,我们要通过合并的手段吞并他们的时候,抵抗的激烈程度才会降到最低点。时间可以让罗马的罗马人忘记他们的身份,也可以让不是罗马的罗马人认可他们的身份经过十年、二十多年、三十年乃至一百年,我们有可能会以一副新的面目再度拥有失去的亚平宁半岛和更多的领土

很美好的蓝图,只是这个构思有几个很大的不便之处。

首先,埃及不在我们手上。想要得去跟穆斯林抢,那里可是有着好几个穆斯林势力整天在混战。接着紧随而来的第二个问题是,占领埃及以后该怎么做,是建立殖民地榨干所能榨干的利益在百年以后抽身而出还是进行长久统治将埃及又一次变成我们帝国的行省。接下来就是重点了,开凿运河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我不是土木工程学出身的穿越者,亚历山大在那方面也不比我好得到哪里去,如果说凭借现有的技术和条件开凿失败,我们的构思将会被扼杀在摇篮当中。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这个构思需要时间。

十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