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314(1 / 2)

加入书签

战术和皇帝莫里斯的战略,他留有的墨宝有论军事和袭扰。

总之,就是这么一个牛逼的皇帝,这样一个拜占庭军事技术有相当多的贡献和创举的战神,还是在杀俘这事上出现了差错。

因为他的一次错误杀俘,导致老弱残兵誓死守城,连城中的妇女也向拜占庭军队投掷石块,誓与城市共存亡,结果是一次对哈姆丹王朝的辉煌进攻只能在还算可以的结果中结束,使得哈姆丹王朝得以延续到1004年,共40年之久,这算是这位“白色死神”屈指可数的败绩里最失败的一次。

而这一次,是亚历山大杀俘就不是几百年前那一次那么简单了,要是穆斯林坚决抵抗,帝国的军队还怎么抽出兵力到意大利去

关于杀死俘虏,吸血鬼大公做法最有效果,把奥斯曼俘虏一个个地插刀木桩上,我曾经把这个故事说给亚历山大听,但他怎么就没脑子想想,人家吸血鬼大公可是防守的一方

不管怎么说,我差点被亚历山大的举动给气得喷出血来,但幸好旁边有个少女开解,要不然,我可能真的要死了。

我清楚亚历山大这个人,在我运动战要点里面,那就是亚历山大的军队先出现在一个地方,让敌人误以为这里是我们主攻方面,吸引到足够的注意力后,便借助海船迅速转移到另一个。

如今,亚历山大先出现在意大利半岛,然后撤走消失,接着再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在叙利亚,对那些麻痹大意,以为得到阿拉保佑的穆斯林进行突袭,击败他们,这个很好的开头说明了我的策略的可行性,但是,我这个策略里面最害怕就是亚历山大这支机动部队给人绊住

现在他大杀俘虏,虽说我们有火炮,而且南边的异教徒要塞又是前几个世纪的中古风格,很容易被炮火击破,可他又能击破多少个要塞

亚历山大又不是笨蛋,他会不清楚他手头上的这支军队是我们短时间唯一的一支机动部队,要是折损了,我们彻底被动了

帝国在俄罗斯王国那边布置了四万多人,斯维亚托斯那边有兵力将近七万人,亚历山大这边六万多人,奥地利后方又有三万人,帝国各地还有七万多人不到,名为斯巴达三百的计划还在继续,可征兵也需要时间

思前想后,我能够想得可能性只有一个,亚历山大是故意杀俘的

一个月后,事态正如我设想的那样,亚历山大是在故意杀死俘虏,不,确切地说他是在演屠杀俘虏的戏码,我想只有那些败退回埃及的异教徒全被杀光之外,那些之前在叙利亚被俘虏的都还活着,并且都在他的船上。

我之所以得出这么一个论断便是,派向亚历山大他们舰队进行补给的船只停止了运动,这极有可能是亚历山大那支南下的军队又一次玩起了失踪

得出了这个论断,我总算可以松下口气,并且信息十足地让佩妮维斯等待另外一个大胜的消息,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大概再过三两个星期,帝国会获得在意大利那边大胜的捷报,当然了,这还得建立在那支补给舰队有段时间运输补给是用来掩人耳目的这个前提上。

1723年,冬季,也就是三个星期再多几天,米兰郊外,再一次兴兵侵犯奥地利领土的意大利城邦联军和法军被击败,以为帝队还在埃及城下吃灰尘的七万联军根本就没能想到帝国的军队会出现在他们侧翼,然后从一侧出现,在夜间袭击他们,因此,联军惨遭痛击。

第43章运动战下

威尼斯的大胜,不过多时,捷报就传到了君士坦丁堡。

人民高呼万岁的欢呼声在整个城市里到处都是,连我在皇宫都听得到,而且接下来的日子里,因为经过这两次斩获巨大的战役,之前群情汹涌的质疑声全部变成了赞美的声音,转变之快令人实在是措手不及。

毫无作用就毫不留情地诋毁和质疑,失败了就墙倒众人推,胜利的便滔滔不绝地赞美,我似乎隐约间明白了便宜老爹俯视整个帝国的蔑视心态。

不过这是人之常情,不对吗

很快,我就获得了确切地战报,是那位凯撒亲自提供的。

威尼斯城下一战,毫无准备的意大利城邦联军和法军主力损失惨重,四万人的法军超过两万人不是被杀就是被俘虏,人数高达三万,由数个公爵领和小国凑成的联军死伤过万,被俘过三万。最后败逃到费拉拉公爵领的联军不过数千人,而亚历山大的舰队主力损失不过千人。再加上在叙利亚的两次作战,异教徒苏丹国联军十万,总共死伤超过两万人,被俘和溃逃的人数大概在三倍以上,算是彻底瓦解了穆斯林声势浩大的侵攻,俘获和抓拿达官贵人上百名。

两个大胜,此消彼长,毫无疑问地在未来一年多时间之内,十多个南边的苏丹国将不会成为我们的障碍,而数个月的时间里面,我们在意大利半岛将无任何敌手。

只是,胜利之后的难题就来了。我们该如何地去运用这些来之不易的胜利

要知道,打赢了两场斩获巨大的战役并不代表胜利,人家法国人还元气未伤

战争史上。懂得如何去获取胜利的将领数不胜数,但知道如何去运用的将领却更少一些,一些天才般的将领之所以在人生巅峰之后惨遭大败便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地去运用他们获得的来之不易的胜利。

不知道如何去运用胜利的将领里最出名的例子不外乎就是汉尼拔了,数次大败罗马人,坎尼之战的指挥艺术堪称登峰造极,但在这之后呢

他浪费坎尼之战的胜利在意大利半岛傻乎乎地待了差不多一年,才最后灰溜溜从意大利半岛上撤退。根据我们罗马的史料记载。这位老哥当年傻乎乎地呆了一年,让罗马人恢复元气的时间里,除了南下去欺负古罗马的拉丁盟友之外。还做着另外一件事情。

既不是攻城,也不是挑唆分离,而是等他那些从迦太基征集起来的大象。

大象不来,他就不去罗马。

大象不来。他就不打罗马。

总之。他就是要大象。

无大象,不快乐

好嘛,大象等来了,结果罗马兵力又刷满了。

没关系,汉尼拔当时是这么表示了,有了大象,管他罗马是否刷满兵力,他照样能够攻城。只不过迦太基辛苦运到意大利半岛的大象在数月里死了个大半。他就立马萎了,然后就是撤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