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458(1 / 2)

加入书签

,忍不住叹道:“你我都是要借助大挪移阵前往远方的,这大阵下次开启,需要等待二十余年二十余年说长不长,说短却也不短,希望不要出什么麻烦才好”

“道兄多虑了,无波崖乃是舍身阁的根本重地,有一位罗汉坐镇,更有昔年地藏大菩萨留下的佛印守护。便是成就长生境界的大妖,来此也只能铩羽而归,有什么好担心的”

吴解笑了笑,和他于了桌上的酒,便告辞离开,在山间漫步。

此地名曰万事山,山中多嶙峋怪石,“万石山”之名由此而来。后来有高僧无命大师在山中开辟门派,他觉得“万石”之名不佳,便改名为“万事山”。而他所建立的门派名曰舍身阁,所在的地点正是前方不远处那座佛光笼罩的山头,号曰无波崖。

舍身阁的渊源极为强大,乃是佛门十八位大菩萨之一的地藏大菩萨。地藏大菩萨成道极早,昔年无上神君时代,他便已经是佛门之中赫赫有名的高人。不过这位大能者曾经立下宏愿,要普度一切众生,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所以始终只是天君境界,并未证就造化成佛。

然而他虽然不是佛,其神通修为却并不亚于佛门四位造化佛陀,尤其他常常降临于众生苦难之际,弘道施法普度苍生,在尘世间声望极高。

无命大师昔年本是地狱血海之中日日厮杀不休的修罗魔种,偶然听得地藏大菩萨讲法,心有所感,善念生而恶念退,就此放下屠刀,皈依佛门。他创出舍身法决,以自身为桥梁,引渡那些被戾气缠身、不得解脱之辈脱出苦海,远离颠倒厮杀,得到解脱。乃是一等一的大德圣僧

舍身阁附近,有第二代阁主苦尘大师建成的大挪移阵,这是方圆千万里之中唯一的大型挪移阵,借助大地气脉之力,每五十年可以发动一次。所以但凡想要前往远方的修士,大多会集中在无波崖一代,静候大阵发动的日期。

吴解当初走了一个多月,才在万事山中遇到修士那是一只凶恶的狼精,见他似乎是修道之人,便想要吃了他。

结果自然不言而喻,无非就是天书世界里面又多了一株药草。茉莉现在已经不大将收来的魂魄炼化,因为吴解修为日渐提高,天书世界从混沌之中汲取源力的速度已经很快,除非是有机会炼化阳神真仙,否则寻常魂魄,她还真没看在眼里。

从狼精那里,吴解得知了这一带的情况,也得知了云界山为何没有修士或者妖怪的原因。

说起来很简单这一带的大地枢纽在万事山,但凡修炼有所成就之辈,都向往这里,便那狼精也不例外。

更不用说,舍身阁每五十年都会大开山门,诚招一切有缘善信入门。就算没有缘法,对方不肯当和尚,也可以聆听高僧讲法舍身阁的当代掌门乃是忘生大师,他已经修成长生境界,证就罗汉果位,能听他讲法,乃是难得的大机缘,岂可错过

吴解和他几位新认识的朋友,虽然来的原因各有不同,但却全都是向善之人。有机会听佛门罗汉讲法,他们自然不会错过。

舍身阁做事厚道,讲法之期在大挪移阵开启前的十年。十年时间,足够修士们好好理解消化听讲的心得,不至于耽误行程。

当然,若是有人领悟极深,一下子闭关几十年,那可真是没办法或许,那位应该考虑加入佛门,毕竟这是“有缘”的证据啊

刚才跟吴解一起喝酒的,名叫邱金庭,乃是虬龙一族的修士。他自称出身于四渎龙宫的分支,此行乃是前往四渎之首洞庭去的。

大荒界的“四渎”指的并非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而是泾水、渭水、钱塘和洞庭。这四渎流域广阔,号称大荒世界最大的陆地水系迄今为止,似乎的确没有人站出来反对这个说法,想来应该并非吹嘘。

四渎龙宫乃是四方神君之首的青龙建章神君所建,建章神君后来立道未成而陨落,只留下一尊天君境界的化身,坐镇洞庭水眼,镇压四渎。

邱金庭如今也是法相境界的修为,他少年时代一直在一条偏僻的河流里面修炼,作为当地龙君,倒也是尽心尽责。后来他修为渐长,需要游历天下增长见识,便向龙宫奏请离职。在外游历许多岁月之后,他终于心有所感,找到了突破的契机。如今正准备前往龙宫,寻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闭关,铸就天人法身。

说起来,他的情况倒是跟吴解很类似。吴解也是修为已经到了瓶颈,需要找安全的地方闭关突破。

但吴解的情况又比他难多了吴解修炼的是斗神功法,需要找一处能够上映星光的地方,借助天上斗神四部群星之力完成法身的炼铸。对于闭关地点的要求极高,必须也只能找绝对安全、绝对放心的地方天书世界里面还不行

所以他只好跋山涉水,前往玉京派求助。

玉京派怎么也是青羊观在上界的主要归宿,他这晚辈弟子前去借个地方闭关,想来还是没问题的吧

201466 0:16:158162487

第四章 炼金乌

吴解在无波崖附近上随意散步,此处乃是方圆数十万里之中最为繁华的所在,高手如云。如果要举个实际例子的话,那就是类似地球上那种足以影响一个国际地区的文化经济中心。

无波崖是一座极为宏伟的大山,历代修士们不断开凿,将这座山上开凿出了一片又一片大型的平台,作为居住和交易之用。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开始用修为来划分居住的地域。修为高的往上住,修为低的往下住。虽然不是没有例外,但潜规则之所以能够成为潜规则,便是因为大家在下意识地维护它有了人自觉或者不自觉地维护,这规则渐渐地就定了下来。

如今的无波崖,上下有四个大的层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