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78(2 / 2)

加入书签

而今最有前途,也是唯一能够撑得住的只有占据了百陌城的清峰寨义军,他已经跟那边联系上了,现在就是前往投靠。

不过呢,光有这些百姓还不行,手里头还得有一支队伍,否则,就算投靠过去,没有一点资本也难混。

乌龙岗那边的义军就算了,这附近只有老大你是唯一符合这条件,我不投靠你,还能投靠谁

王麻子听得眼睛都亮了起来,整个心眼都泛活起来,他听懂了温俊臣的意思,你是老大,这些百姓自然都是你带过去的,我只是帮你出谋划策的军师。

“军师,听说清峰寨的义军里有不少秦人”王麻子兴奋的搓着大手,他已经动心了,只是担心秦人肯不肯用他而已。

他也听说了,清峰寨的义军实则是由秦人cao控,确切的说是依附了秦人,有秦人在背后撑腰,再多的官军围剿也不怕,秦人肯定不会放弃百陌城这座雄关要塞的。

温俊臣点了点头,不动声色道:“大首领,咱管他是什么人,拉这么大一票人过去,就是大功一件,再不济也能混个中郎将,这可是堂堂正正的官军了,光宗耀祖呐。”

“秦人真肯收留我们”王麻子仍有些担心,这可是悠关荣华富贵的大事儿,他不能不小心。

“大首领放心,有本军师替你出谋划策,绝对行得通。”温俊臣把胸脯拍得嘭嘭作响,“不过”

“不过什么”王麻子心头突的一跳,紧张兮兮的盯着温俊臣,你不是说荣华富贵马上就要到手么,怎么却突然来上这么一句,老兄你可别吓人好不好

温俊臣搓着手,一脸不好意思的表情说道:“大首领,带这些百姓投靠过去,固然是立了大功,不过若能再上下打点就更稳妥了。”

给你吓个半死,原来是这事

王麻子哈哈一笑,亲热的揽住温俊臣的肩膀,“军师放心,那黄白之物,我在小巫山上藏有一些,军师只管拿去打点,若不够只管开口。”

“如此,大首领只管坐等好消息就成,俊臣在这里先恭贺大首领前程锦秀,鹏程万里,万望大首领日后多多提携。”温俊臣煞有介事的长辑一礼,表情恭敬诚恳,让人不容置疑他的诚意。

“军师只管去,不过可要快一些。”王麻子咧着大嘴呵呵直笑,不过,他还没有乐晕头,心里还是很担心李文东出兵清剿,封死通往百陌城的所有通道。

“大首领只管放心,李文东现在还无瑕顾及这边。”

温俊臣安慰了他一通,据右军师祭酒传给他的情报,李文东退守百陌郡辖下各县,不得不分出一部份兵力驻守各县城,还得重点防范百陌城的“义军”和驻守在庄县一带的数万秦军,手里可调用的兵力少得可怜,否则,依着他xg子,早出兵把王麻子给灭了。

而且,为了配合他撤退,驻守在庄县一带的数万大军和百陌城里的“义军”会有一定的异动,给李文东施加强大的压力,令他无瑕顾及乌龙岗一带的义军。

“那军师还有何建议”

王麻子这才松了半口气,荣华富贵即将到手,他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怕出事,甚至可说是怕死,自然希望温俊臣能给他出一些更加安全的建议。

温俊臣想了想,问道:“大首领,咱现在还剩多少粮草”

第342章 无奈

第342章 无奈

王麻子缺粮少衣,但还没有严重到马上断粮的惨状,至少还有一个来月的粮草支撑,实在不行,还可以宰杀军马解决燃眉之急。

温俊臣给他分析一通,然后建议精减队伍,让那些老弱病残或伤兵跟随百姓先撤往百陌城,只留在三千骑兵就足够了。骑兵机动xg强,速度快,情况不对时可立马开溜,就算李文东真敢出兵也追不上。

还有,相信不出几天,会有越来越多的百姓从乌龙岗逃往这一边,除了留够十天左右的粮食,剩下的可以接济逃过来的百姓,只需要接济一餐,不让百姓饿死,能够撑到百陌城就行。

送往百陌城的百姓人数越多,这功劳也就越大,底气也就越足,在那边越能站住脚,以后到了那边,升官封赏,什么都不会缺,这也是那边的意思。

温俊臣担心这厮吝啬,不肯接济逃亡的百姓,不得不一再强调百姓的重要性。

“行,军师大可放心。”

王麻子把胸脯拍得嘭嘭作响,只要能升官封赏,他还真不在意那点粮食,就是十天的时间有点儿长啊。

商量好之后,王麻子带温俊臣上山,拿出一部份金银珠宝交给他打点门路,然后精心挑选三千精壮,其余的弟兄全部跟随百姓撤往百陌城。

换上干净终衣的温俊臣骑着一匹骡马,带着几大袋金银珠宝,率领十数万百姓浩浩荡荡的向百陌城方向行进。

苍云大陆科技落后,人口就是生产力,稍有点远见之人都明白这道理,巫悠明白,他更了解衙内心思,衙内对人口非常重视,所以这厮在猛拍衙内的马屁,才会让温俊臣在撤离时,尽可能的动员百姓跟随,并且做足了接收的准备工作,城里屯积了大量的粮食,而且还在源源不断的从各地调粮,安置流民的临时营房也搭建好了十几座,足以接纳四五十万流民。

这些流民不可能全部安置在百陌郡,田地不够划分,得分散往各郡各县,反正都有崭新的房子,有安家费,有田地分,相信那些流民只会高兴得感恩戴德,不会生出不满。

如此大手笔,动静自然是很大,卫大衙内想不知道都难,对这位擅长拍马屁的军师给予了肯定,不过,这厮又看上了任斌的一个美妾,强行收房,功过抵消。

温俊臣率十数万流民抵达,卫大衙内、巫悠等亲自出城迎接,对于这些饱受战火荼毒,流离失所的饥饿百姓,香喷喷的大馒头和肉汤是最好,也是最实际的恩惠,全都跪下叩头谢恩。

说实话,十几万流民不算多,但一下子涌过来,先前虽然做足了准备工作,仍把百陌城的文官们忙得气儿都喘不过来。

有吃的,有住的,有防寒的火炭,这些唐帝国的百姓感动都来不及,哪会有不满,老百姓淳朴憨厚,有田种,有饭吃,有衣穿,谁统治都一样,他们欢天喜地的登记造册,去掉了唐籍,变成了秦帝国的百姓。

甚至有不少百姓请求代写书信,寄给还留在乌龙岗的亲朋好友,邻里乡亲,告诉他们这边的情况,让他们赶紧过来,留在那边,不被官军杀死,也会活活饿死。

这事立时引起卫大衙内的重视,城里所有识字的都被紧急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