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206(2 / 2)

加入书签

寒卓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统治阶层维护者,象所有的士大夫一样,理所当然的认为老百姓是为他们服务的,不过,他认为,想要让老百姓老老实实的服从,光靠暴力根本行不通,只有让他们吃得饱,过得好,日子有盼头,谁又愿意去干这种掉脑袋的大逆不道事儿

他周游列国,感觉在这方面,只有秦帝国真正的能够做到政利于民,卫帝国则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免遭战火的荼毒,百姓才能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再者,卫王公孙度只能算是一个没有进取心的仁君,不足以辅佐。

秦帝国王权没落,丞相卫煌独揽朝权,施行的种种新政足见其魄力,据了解,绝大半的新政皆出自于那位名大陆,被誉为最年青最有前途的卫宝玉卫大家。

他花了很多时间去收集,去了解这位传说中的人物,越是了解,越发觉他几乎无所不能,从诗词等到机械什么的,简直是无所不懂,无所不精,简直就是一个万能的怪胎,当然了,这位传说中的大能也不是没有缺点,据说有点好se。

话又说回来,男人哪一个又不是三妻四妾的这个小小的缺点根本无伤大雅,完全可以忽咯。

如今,秦帝国民间只知卫丞相,卫家父子,而不知秦氏王朝,甚至已经有各种各样的流传,意思大体就一个,卫氏将取代秦氏成为王族。这种大逆不道的传言,官府竟然没有制止,听之任之,而且很得民心。

寒卓云也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卫氏迟早会取代秦氏成为秦帝国的王族,就算卫氏没有这个野心,也会被那帮手下拥上王位,这就是所谓的大势所趋。

总之,他认为卫氏完全符合他所设立的种种条件,是值得投效的明主,为了寒氏一族长远的利益,他必须去争取,但欠缺的只是一个机会而已。

他刚才进家门的时候,刚好看到自称是四海商会的几个人投贴求见父亲,一看之下,心中不禁一阵狂喜,因为他认得其中一人,此人的长相太过猥琐,很容易让人记住。

寒卓云呆在秦帝国的时间最长,平时只是默默的观察了解,好多回看到卫大衙内在侍卫的簇拥下出门办事,他就站在远处看着。他记性一向很好,自然记住了巫悠的长相。

有“毒士”之称的巫悠官拜骠骑将军府右军师祭酒,卫骠骑最倚重的主谋之一,他竟亲自前来,说明卫骠骑对寒氏的看重,这也是寒氏重新堀起的好机会,绝对不能错过,他在瞬间就已经下定决心,一定要说服父亲。

他也作了最坏的打算,如果父亲拒绝,为了寒氏的将来,他也会只身投效,同时也是向父兄族老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

对于小儿子的回答,已经冷静下来的寒世忠没有半点不满,只是低头沉思了一下才点了点头,儿子已经成年了,有他自已的想法了,不过,他竟然不看好唐帝国

寒卓云先把当前的形势分析了一番,再把这几年游历的所见所闻及观察了解到的简要说出,然后说道:“父亲,这是寒氏重新堀起的唯一机会,请父亲务必慎重考虑。”

寒世忠没有回答,只是微微一笑,说道:“走,陪为父去会客。”

儿子的一番话虽然还不能完全打动他的心,但他已有决定,世家大族生存的主要法则原本就是不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既然儿子看好秦帝国,那不妨放手让他去开创自已的事业。

大厅内,巫悠正悠闲的品茶,寒世忠出来,客客气气的抱拳,“让先生等久了,失礼之处,请先生海涵。”

“寒家主客气了。”巫悠站起身,客气回礼,人家以一家之主的尊贵身份接见他这个地位低下的“小商人”,不仅给予了足够的礼遇,而且也透露出了某种意思。

双方客套一番,寒世忠请他到书房说话。

书房一般多是商议大事或考虑重要问题的地方,一向被视为禁地,谁敢乱闯,格杀勿论,寒世忠请客人到书房说话,自然也表明了他的心思。

巫悠是以四海商会副会长的身份投贴求见,谈的自然是生意上的事儿,四海商会想加大在广南郡的生意,你寒氏是广南郡第一望族,真正的地头蛇,我要把生意做好,做得安全,自然得找你了,你们寒氏可有兴趣一起合作赚钱

寒世忠想都没有想一下就一口应允,寒氏在广南本来就与四海商会有生意上的合作,而且数量不小,寒氏也因此赚到了不少钱,只是因前阵两国开战,接着闹民变,唐帝国全境动荡不安,与四海商会的生意才不得不中断而已。

双方都有意无意的避开一些敏感的话题,只是聊些市井间的有趣事儿,气氛颇为融洽。

寒世忠突然感觉心情大好,命府里的厨子做了一桌酒菜,就摆设在他的书房里,坐陪的仅小儿子寒卓云一人。

人家如此热情,盛情难却,巫悠痛痛快快的坐下,享受美食。

几轮敬酒后,寒世忠拍着小儿子的肩膀说了一通,我生养了几个儿子,唯独这个让我满意,他自幼就在丽水书院求学,学习很用功,用后世的话说就是德智体都很优秀的三好学生,书院的老师对他的表现也挺满意,毕业后一直呆在家里,反正他闲着也是闲,就让他跟随先生你学做点养家糊口的小生意吧,请先生不要嫌弃。

第387章 纳妾冲喜

第387章 纳妾冲喜

第386章纳妾冲喜

寒卓云出现在了卫大衙内前往唐帝都宜城的队伍里,他此行的身份是向导。

巫悠此次的任务可以说是圆满成功,寒世忠虽然没有表态,但把小儿子寒卓云送过来,其实也就是那个意思了,到时候对唐帝国宣战,进攻广南郡城的时候,相信寒世忠会做出理智的决定。

要拉笼人家,当然得先对人家有着详细的了解,寒氏还是有几个颇为杰出的年青俊颜,不过,最杰出的应该还是小郎君寒卓云,只是因为他还年青,没有入仕,且为人低调,又常年游历在外,几乎都不在家,基本上被人遗忘而已。

不过,此时的寒卓云已经具备了小牛人的潜质,所缺的只是经验,还有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而已。

无意中得到一个小牛人,卫大衙内心情很好,这一路上,时不时和寒卓云胡侃,寒卓云得知卫大衙内的身份,有点受宠若惊,心中庆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