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81(2 / 2)

加入书签

“约翰,刚才保罗那些话录下了吗”

“录下了吉米。”

“好的,回去后记住找数字公司,我要把他刚才说的景象再现出来这一定很酷”

“是的,yes”

第二百四十五章未传先教

会议室内,掌声如暴雨般响个不停。

四周两百多个顶尖系统研发人员,一个个激动的面红耳赤。

他们激动地注视着杨叶。

多少次,他们都曾幻想与杨叶合作研制属于华人的系统,但没想到会有实现的一天

“天地玄黄”

杨叶手托罗盘边走边道。

哗,声音一下安静下来,这时众人才注意到杨叶手上的罗盘。

“宇宙洪荒”

杨叶继续走向讲台,整篇千字文响亮的从他口中传出。

配合着他脑电波所散发的精神力量,现场两百余人似乎听到了来自宇宙另一端,来自华夏古文明的启蒙之声。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渐渐,众人开始跟着他的吟唱一起大声朗读。

千字文的简单押韵,让他们很容易读出来。

当众人汇聚在一起时,原本宽大的会议室似乎一下变成古时的学堂。

杨叶是讲台上的先生,他们是台下的学子。

华夏文明的璀璨,正在一字一句的向所有人绽开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说到这里,杨叶含笑击打讲桌。

他放下手里的罗盘笑道:“这篇千字文,相信很多朋友都读过。”

“文虽千言,却字字如金。四字一组。却道尽玄虚。”

“当然,我来这里可不是向大家卖弄玄虚来的。”

呵呵众人一片欢笑。

“大家请坐。”

杨叶挥手请众人坐下。

他拿起一支碳素笔在讲台上画了一圆一方,圆形在外,方形在内。

“请问有谁知道我画的是什么”

“我知道。”

坐在白枫右侧的程序员激动道:“天圆地方,y神画的就是天地吧”

“对,就是天地。”

“天地玄黄y神准备说什么还有玄幻色彩啊”

他一起起头,会议室立即杂乱起来,大家众说纷纭的讨论着。

当他们讨论的差不多,杨叶用笔在方圆之内写了钱字。

“大家都猜错了,我画的是一枚铜钱。古代称之为通宝。”

“是不是很奇怪”

杨叶含笑解释道:“这枚铜钱。是我送给大家的第一个礼物。”

“现代社会。利益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利益交易就没有社会发展。但也请记住”

“这钱中有天地,人心中要有方圆。”

“古代人造铜钱意义深远。外圆内方代表天地的认同”

“天地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当中,指的是整个宇宙。同时。天地在易经中还有另外两个字意思:乾、坤。”

听到这儿。众人总算明白杨叶的用意。一个个在心中暗想道:

“原来y神是在借助天地来引出八卦”

“讲的真精彩短短几句话,就把我大华夏的文化历史包含进来,又不失文化内涵的厚重感。”

“太让人激动了。想不到我国历史这么带感,杨老师应该上百家讲坛啊”

“先引用经典,再阐述源头,好”

会议室后排,坐着一群前来旁听的华科院领导。

他们除了是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之外,还有不少是华夏古文学、书法界的文坛大家。

杨叶这番深入浅出的开场,听得这些人频频抚掌称妙,对这个华科院最年轻的的院士也没了小视之心。

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不是把专业术语都经常放在嘴边,而是用一些简单易懂的解释,说出其中的精髓。

而杨叶就做到了。

对于文王系统整体的思路,杨叶不是脑子一热就开始对国家对众人说“我要搞新系统,我要研究。”

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定下的。

在确定之前,他读了十多个不同版本的易经,也对华夏古代的周易术数做了一些研究。

在武当山那段时期,给杨叶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创造文王系统的念头也是在那个阶段萌发的。

11点,杨叶大致把易经中的八卦与阴阳二进制的关系,向众人讲解一遍。

幽默的语调,以及足够浅白的解释让所有人都能听懂,并对华夏古文明越发的感兴趣。

“组长你把易经研究的这么透彻,会不会算卦你对那些预知未来的手段怎么看”

自由提问时间,一名组员高声问起众人最感兴趣的事。

占卜,算卦,自古就是华夏人和世界各国热衷的事情。

即使到了科学发展的现代社会,依然有人相信这些封建迷信。

不少人觉得:人一生下来,未来便已注定。

古语中有句话叫: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这句话充分说明封建迷信,已经根深在部分人的血脉、基因里。

文王创造易经,也是为了预知未来,参悟宇宙古往今来的意思。而不是现在人认为的文化价值。

所以现在一提起易经八卦,人们就不自觉的与算卦、占卜联系在一起。

搞得易经神神秘秘,甚至被一些无知的人妖魔化。

“既然问道这里,那我就说一下吧。”

杨叶拿起碳素笔,在白板上画了一幅事故发生概率图。

通过投影机的放大可以清晰看到:

这幅概率图中。

既有八卦,也有计算机语言。还有一些数字学知识,然后将这些全部连接起来,似乎就成了一种计算公式。

该公式即是程序语言,也是数学密码,又是算命先生所说的卦象。

通过这三者的联系,不少人都有点明白杨叶要表达的意思,一个个显得极为兴奋。

一直以来,没有人能把易经与算命之间的关系清楚的讲出来,而杨叶却通过一幅简单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