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79(1 / 2)
完成,然后倚在开着的窗户那儿,高举起一只手,用手指倒计时,随即将一颗闪光震撼弹丢了进去。只听砰的一声,白光和冲耳的爆炸声响起,同一时间,那扇门也被爆破打开,全副武装的龙息队员破门而入。
带着夜视眼镜的龙息队员很快就定位了那几个本白光刺伤眼睛,同时又被剧烈地爆炸声弄得头脑昏沉的家伙。不过因为位置问题,有一名恐怖分子并没有失去抵抗能力,立即抓起桌上的ak47,想要朝冲进来的龙息队员扫射。
牛建举着一把雄鹰霰弹枪,砰的一声打出了鹿弹,顿时将这名恐怖分子的胸腹处打得血肉模糊,再也不能威胁到众人。
房间里乱七八糟的还有一些东西,正是这群恐怖分子正在制作的简易炸弹,也算是人赃并获了。
李鹰用塑料手铐将几个人给捆了起来,还嘴中意犹未尽地道:“让咱们来做这样的任务,其实真是大材小用了,像我们之前就确定这个房子里只有这些恐怖分子,没有别人了,就应该派无人机来将他们灭掉。”
上官熙摇头道:“这是不可能的,这里是沙特阿拉伯,又不是我们国家,在别人的国土上使用无人机轰炸别人国家的房屋,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这里虽然不是闹市区,但也有一些人居住在此,如果出了一点问题伤及无辜了,那就不好处理了。”
队长苏天道:“无人机处理攻击目标太过草率了,而且很多时候都可能造成连带伤害,我们不可能不考虑这一点的,而且在别国领空和领土上使用军事力量,讲究太多。”
李鹰摆摆手道:“要是美国佬的话一定不会想那么多。”他猜测的一点不错,另一个位面中,美国人疯狂地迷恋用无人机进行反恐活动,并称收效甚好。可是在无人机的使用中出现了非常多的道德性问题和衍生问题,比如美军轰炸了也门一处村庄,声称那里有一群恐怖分子,可是他们实际轰炸的是正在举行婚礼的当地人,美国人经常在不验证自己的情报来源可信性地时候发动打击,而造成重大的损伤。那些失去亲人的阿拉伯人,在之后就投入了恐怖事业之中,可以说是美国人把他们变成了恐怖分子。这也是反恐为什么越反越恐的主要原因。
像是苏天的龙息小队打掉的这个恐怖团伙,其实不是直接的伊拉克的情报机关人员,而是他们征召的外围成员,伊拉克方面在这次行动中进行了悬赏,使得一群没有下限的亡命之徒,愿意为了几十万的美金,而发动几次规模其实不大的恐怖袭击。
即便这样,实际进行恐怖活动的团伙也不是很多,经过严厉打击,多国部队消灭了五六个恐怖团伙,破坏了几场尚未发生的恐怖活动,算是基本上就控制住了伊拉克的诡计。萨达姆当然想多管齐下、多点开花地挟制这些海湾国家和西方国家,可是他手中能够用的力量并不多,当发现自己埋在别国的很多钉子已经被拔掉,萨达姆已经无法接受这样的损失,于是亲自叫停了这次的恐怖袭击。
在这期间一共发生了9起恐怖袭击事件,造成119人伤亡,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普通的民众。
当多国部队通过对俘虏进行盘问,获知了躲在这一切背后的罪魁祸首就是萨达姆,也猜测出了他是想利用恐怖活动来拖延多国部队的脚步,甚至瓦解多国部队,美国立即加快了推进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拉克的动武决议。
联合国于11月20日提前通过了由美国提出的向伊拉克发出最后通牒的决议,同时决议的内容也是有变化,萨达姆在1990年底之前从科威特撤军,并赔偿一系列的战争损失等。另外,最后通牒的时间也变成了一个月,至迟到1月31日,萨达姆必须向联合国多国部队投降。
同时,因为中美对外宣布,策划近期一系列恐怖活动的就是伊拉克和萨达姆,也使得国际上一片对萨达姆政权的攻讦和讨伐之声。
这一条决议的通过使得萨达姆彻底认清了自己在国际上孤立无援的地步,在多国部队还没有发动攻势之前,盛怒的萨达姆下令,由在科威特、沙特边境上的伊拉克炮兵,向驻守在最外围防线的多国部队,发起了持续性炮击。
第394章394恶劣的开局
海湾战争的初期真应了一位名为三胖的“伟人”的那句话现代战争就是炮战。
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对伊动武的一个月零10天的最后通牒决议之后,萨达姆首先命令边境上的伊拉克部队向边境另一侧驻守的阿拉伯国家联军和法军发动了炮击。伊军在科威特境内部署了一定规模的苏联的2s1、2s3和2s4自行火炮、b21火箭炮,来自巴西的阿斯特罗斯2火箭炮,甚至还有来自中国的老式152牵引式火炮,总规模超过一百门。
有心算无心,当伊拉克的炮兵炮击多国部队的阵线的时候,还是造成了一些慌乱,因为多国部队根本没有料到萨达姆在这个时候居然动手了,而没有等到通牒时间截止。顶在边境线上的是沙特的三个装甲旅,基本上属于美式装备和中式装备混搭,配备了一定量的中国履带式装甲车,坦克主要是48、60之类。
装甲部队以静止状态接敌,而且还是接受炮击,自然受到了严重的打击。特别是一些重炮的轰击,对于主战坦克、步兵战车都有很好的打击效果,很快沙特人就损失了数十辆装甲车辆,不过这三个装甲旅也起到了自己作为“早期预警”的作用,他们遭到了攻击,就说明伊拉克人要攻打过来了。
除了沙特的“预警部队”,拖在最前线的是叙利亚第9装甲师和1个别动营、科威特第35机械化步兵师和第20机械化步兵旅和埃及第4装甲旅等部队,在沙特装甲旅遭到了伊军猛烈的炮火打击后,这些部队居然没有上去增援的意思,而是开始收缩防线,缓缓地向后撤去。
按照联合作战指挥部定下的方略,在遭到伊拉克打击之后,应尽量将伊军拖住,为后方留出时间,撤离当地人口,并实行区域性防御。
尽管多国部队人多势众,但是对于伊拉克还是十分重视的,普遍认为伊拉克军队的战斗力比较强,除非是美国上,其他国家联手起来与伊拉克作战也可能会吃亏。这也导致了在战事一开始的时候,伊拉克的大规模炮击就使得一些前线指挥官腿软了,连忙从前方往后撤,而且还美其名曰是“既定方略”。
法军的第6轻型装甲师幼鹿部队是防守在哈夫阿巴廷西侧,拱卫整个多国部队防线侧翼的,可是现在阿拉伯联军回缩了,法军的第六轻装师就等于凸显在前了,即便是法国人自傲比伊拉克人强,但是当面的伊拉克军队可是多个师超过十万人的规模,高卢雄鸡就算是自负,也不认为有能力抗衡数倍于己的敌人,也只能脱离。
结果,多国部队这样不靠谱的举动,导致了边界上原本作为预警和拖延的三个沙特装甲旅被完全暴露在了伊拉克人的兵锋之下。在被炮击得相当惨之后,沙特装甲部队又遭到了伊拉克坦克部队的冲击,这场战事进行得并不怎么好看,一群t72、69式坦克,对48和60坦克,双方打得也没有太多章法,基本上就是拉开阵势互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