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3(2 / 2)
迟沧海皱眉:“你为何连事情的缘由经过都不问,仅听他们的一面之词,便直接定罪”
衙差不耐烦的道:“李家的话怎么会有假这是名门望族,岂会随意冤枉你们几个莫要抬举了自己,都给我带走。”
迟沧海气的有些想笑:“大人这断案的本事,在下真是佩服。”
一边的连璟霄淡淡的道:“哪个李家”
衙差还未说话,那家丁急忙一翘大拇指:“户部侍郎,李庭玉李大人”
秦扬点头看向连璟霄:“原来是他,听闻当初向正德帝启奏淮南少了纳贡的,便是他”
连璟霄嗯了一声:“他本就是正德帝的人,小人而已,也难怪本家也是如此荒唐跋扈。”
预想中的恭敬害怕没看到,对面两个人反倒气定神闲的谈论他家大人,家丁不由怒道:“我看你们真是不想活了。”
那衙差也皱眉道:“你们是不是没听明白他的话户部侍郎,当朝三品,岂是你们能议论的”随后忽然想到了什么,连着退后了两步看向连璟霄:“你们面生的很,到底是什么人”
连璟霄仿似根本没听到,对影九吩咐了一句:“叫秋清过来。”随后径自走到迟沧海身边,看着他笑着道:“不是说要放灯走吧。”
迟沧海也笑笑,却忽然一挑眉,对那老人道:“老人家,我们想放灯,你这些,都卖给我们吧”
老人一愣,一时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只是几个人的淡定倒是让他也没有那么害怕了,索性也不管什么连累不连累,转手把竹篮递给迟沧海:“我老头子多谢几位,这灯,便送给你们了,愿几位都能平安如意。”
迟沧海一愣:“这不行,老人家不是还等着钱买药用”
老人憨厚的一笑:“石峰城的百姓放灯,便是为了祈福,如若这灯真能保佑了各位,便值了我做他们一回,而且刚才几位救了我,我也只有这个能送给几位了。”
迟沧海淡淡一笑:“如此,多谢了。”
这边迟沧海接过了竹篮,那边的家丁不干了,碍于影九又不敢上前,只能对着衙差喊道:“大人,这你还管不管啦这让我们大人的脸面往哪放”
那衙差被几人无视的脸上也有些挂不住:“问你们话呢,你们到底是什么人若是不说,便只能带去衙门问话了。”
衙差的话音刚落,远处又有一对兵将向着这边过来,不同于衙门里的衙役,这一对人马皆穿着轻甲,虽只是安静的走着,却也带着一身萧杀,打头走着的人见到面前的几人和围着的人群一愣,上前一抱拳施礼:“世子,世子妃,出了何事”
连璟霄看着林秋清挑眉:“你怎么过来了”
林秋清回道:“如今城中没有守军,几位护军担心城中百姓有事,便趁着入夜出来巡视一番,而且世子出来这么久,先生怕有什么事耽搁了,差末将来看看。”
正说着,从另一边也过来两队人马,前面的两人看着几人似是松了口气,急忙过来行礼,秦扬的统领看着眼前的情形皱眉:“世子,林二爷,这是怎么了”
而乔问之的统领则是急忙看着他的主子:“世子,您没什么事吧”害的乔问之看着那统领的眼神很是哀怨,生生憋了一口血:为什么只有他的人会觉得他家主子会出事你看看人家
之前是一群家丁加一群衙差围着中间几个人,这一下形势完全反转了过来,三群沙场浴血的正规军围着一群家丁和一群衙差而且听着几人的称呼,想猜错对方的身份,真的很难
连璟霄只是回了林秋清一句:“来的正好,城里的李家,抄了,石峰的知府,擒了,这几个,砍了,之后的事,交给何毕。”说完揽着迟沧海的肩,转身走了。
秦扬也拉过林丹阳的手,对他的统领道:“还有,李家的灯烧了,这种心肠,卖的灯怕也保不得平安。”
乔问之看着两个人笑着摇头,这时连璟霄和秦扬回头,停下脚步看向他,乔问之勾起嘴角,知是在等他,忽然想到了什么对他的统领道:“那位老人家家里似是有人生病,派人跟去看看。”说完,向着四个人追过去。
直到林秋清带人把那些完全愣住,甚至瑟瑟发抖的衙差和家丁都绑住擒下,而李家的纸灯更是被烧起一片火光,周围的百姓才似回了神,大声欢呼起来,在这作威作福了不知多少年月的李家大厦,就因那男人的一句话,转瞬倾塌,而那为虎作伥的知府大人,也终是得了他该有的下场。
有人来询问那卖灯的老人家在何处之时,老人还回不过神,随手一碰,在棉衣口袋里翻到一锭银子,竟不知是那白衣的男子什么时候放进去的
百姓看着几人走远的背影,皆兴奋的瞪大了眼睛:“三藩,真的是三藩。”
一旁的百姓也忍不住感叹:“传言三藩一路救百姓于疾苦,竟是半分不假,你们说,哪个是镇南王世子啊”
有人得意的道:“自然是揽着白衣男子的那位,你没听有人喊那男子世子妃,三位世子中,只有连璟霄是娶了亲的。”
有人一脸惊喜:“原来那个人便是镇南王世子妃”随后暗自点头:“那个样貌,的确错不了。”
百姓了然,随后再问:“那另两位”
穿青衣的人回道:“穿着蓝衣的定是镇北王世子,他拉着的男人,便是林丹阳。”
边上有人不解:“林丹阳”
青衣男子回道:“林丹阳你不知道那林家二爷总听过吧”
另一人焕然大悟:“不是皇商更胜皇商的那位他与镇北王世子”
青衣男子啧啧两声:“秦扬为了他退了公主的婚事,你们不知道”
又有人好奇道:“倒是没听说镇西王世子有意中人啊”
众人皆是一愣,随后缓缓的摇头。
押着一干人等准备离开的林秋清听着百姓的议论,暗自好笑,似乎比起三位世子,他们的意中人更让人津津乐道
晚上闹了这一出了,石峰的灯祭节反而更加热闹了,所以点灯许愿,当真是会灵验的。
迟沧海等人提着竹篮来到城中百姓放灯的地方,那里已经聚了不少的人,天上时不时的升起暖黄色烛光的孔明灯,越升越高,越聚越多,飘飘荡荡,再远处更似这灯光代替了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