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22(1 / 2)

加入书签

对方出示公文。否则,另一方有权出兵维护本国权益。

是以,当初朝廷调集关东军入朝袁世凯是颇为反对,生怕再出一个甲申。再者说了,东学道隐隐于大院君有联系,打着屠灭贪官、尽逐夷倭的旗号,就算是真政变了,对大清也没什么坏处。相反,眼前的闵妃开化一党,却是亲日派。哪儿有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道理

倘若真调兵平乱,给人倭人借口,那可就真不好收拾了。

顿了顿,又道:“窃以为,方今东学跳梁,招讨重任,而使孺子之洪启薰任之。国家不误而何余近遣使至战地侦察,将无严威,军无纪律,官校终日不为一事。兵卒出入闾里,偷财贪色,为害居民贼军在前。则远阵于数十里以外,待其退却,然后追讨。是岂讨贼之本意余谓朝鲜无人物以此。若使余画策,期以十日,必不难讨灭之。”

对面闵妃扫了袁世凯几眼,见其一脸凝重,半点也没昔日的情分,心中暗恨。出言道:“全罗道监营兵力微弱,不足以镇压之,而京畿防务亦不甚固,唯有借调中队代戡。如今朝堂吵做一团,反对借兵者无外乎担心靡费之钱粮王上亦摇摆不定,生怕倭人趁机出兵王上此番让哀家代为询问,无非是想从袁大人口中得知,倘若借兵,大清宗主可派兵力几何”

“只要李王出示正式照会,则大清随时可以考虑调兵。”袁世凯没有将话说满。李王是大清承认的宗藩之主,若他提出调兵,自个儿就算再怎么劝阻,也阻拦不了。

“既如此,哀家代王上谢过袁大人了。”说着,闵妃微微一福身子,却是有了送客的意思。

袁世凯与之会面,本就尴尬,此刻巴不得早走。起身躬身行礼,随即转身出门。刚拉开房门,就听后头一声饱含深情的低呼:“慰亭”

袁世凯身子一震,停在原地,右手紧紧捏着拉门。久久,却始终没有回身。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二人厮混多年,若不是闵妃的身份太过敏感,已经危及到了自己的仕途,袁世凯又怎么会忍心舍弃。

“袁慰亭儿女情长岂是大丈夫所为你太过无能了”袁世凯暗道一声,旋即一咬牙,头也不转,大步流星走了出去。只留下闵妃跪坐在垫子上,泪眼朦胧,却又咬牙切齿满是恨意。

“来人”闵妃也不擦拭眼泪,高声叫来了一名侍女。“告诉金大人,本宫明日有空”这一刻,闵妃终于毫不犹豫地倒向了亲日派。

感谢沙沙弄了一个书友群,群号:87304497,欢迎列位一起进群讨论。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一二九歌声高处怨声高

东京,日本外相陆奥宗光私邸。零点看书

“我们从一开始就不应该将希望寄托在韩人身上决定东亚的未来,只能是我们大和的先觉勇士”说话的是一身和服的头山满,挺直着身子,跪坐在一张茶几前,面色激动,语气激昂。

听他说话的,除了一身西装革履的日本外相陆奥宗光,还有一位穿着军装的中年人。这人四五十岁年纪,面向颇为显嫩,他就这么面沉入水,静静地听着,扶在膝盖上的手指有节奏地弹动着。这人,却是日本陆军参谋长川上操六中将。

“日本不需要开化党的配合到时候他们只不过是一个过渡的门面罢了对于帝国外务省鄙人很失望,十天的时间,居然还在与清国扯皮。日本需要这场战争,我们不能再让清国再增加一支驻朝军队了”

陆奥宗光脸色有些尴尬,点了点头,道:“头山先生,我知道您一向高瞻远瞩,可是没有开化党的配合帝国很难再搞出甲申年间的政变至于说驻朝军队,你说的是何绍明的关东军么根据与清国的交涉,清国人已经做出暗示,很快就会撤回这支军队”

“我要说的不是这个”头山满一改往日的从容与淡定,神色颇为狰狞。“一年,整整一年,帝国情报部仍然对这支军队一无所知,而鄙人麾下的仁人志士前后失踪了近四十人,而只带回了关东军可能有两万到三万人的规模,以及是清国新式陆军这样的情报。至于它的军队建设、部队训练、组成、参谋、后勤、各部队番号、主官等等等等,对这些我们一无所知一无所知这是帝国的耻辱”说话间,头山满攥拳狠狠地砸了下榻榻米。

“所以”一直凝神听着,不说话的川上操六开口了。“所以,参谋部需要重新考虑征韩征清方案。此前预计,清国在朝鲜出现变局的情况下,最多会派出五千人的陆军,而帝国则需要派出六七千人的陆军。如清国继续增兵,则帝国需要继续增派一个师团待击破在朝清军,消灭清国北洋海军,第二波两个师团登陆辽东半岛,第三波两个师团登陆山东,直插清国腹地,则大局底定。现在”川上操六皱了眉头,眼神闪烁着,显是在心中不停地计算着,究竟要如何应对清国新冒出来的关东军。

何绍明的关东军一直让在座诸人如鲠在喉。凭空就冒出了这么一支军队,而且据说实力强悍,情况到底如何谁也说不清楚。这让三人不得不重视。

“川上中将帝国如今的情形已经是岌岌可危,我想这点你我都知道”头山满蛮横地打断了川上操六的说辞。

二十年之期,日本上下一直为了征清计划做着准备。为了打败北洋海军,日本政府勒紧了裤腰带,硬是将每年财政预算的百分之四十投入海军,天皇更是节衣缩食从内库中每年拿出三十万日元用于海军。多年下来,海军已经有了与清国北洋海军决一死战之力。而国内,因为多年的扩军政策,贫民苦不堪言,生活窘迫,社会矛盾已经累积到了一定程度。此刻的日本,就如同一个地基没打好的大厦,若不及时修补,大风一吹时刻都有倒塌的危险。

是以,征清大计如今已经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地步。

头山满站起身,走了几步,指着墙壁上的地图道:“朝鲜乱起,鄙人早派了先觉之士奔赴汉城,只待汉城之兵抽调一空,帝国在汉城的势力就可趁势而起到那时,控制了王宫,政府,只消一封照会,帝国十余万虎贲驾船东渡,必可一血先祖之耻”顿了顿,头山满脸色缓和,随即笑了起来:“至于关东军,清国上下已久,最精锐的淮军也不过如是。诸位可想而知,一支刚刚建立不到三年的新军,能敌得过天皇的无畏勇士么”扫视二人一眼,见二人都在注视着他沉思,满意地笑了下。

良久,陆奥宗光结束了思索,低声道:“那么,这一切都要等到朝鲜乱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