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252(1 / 2)

加入书签

双眼盯住耍起无赖的他,轻轻地“哼”了一声道:“不要脸。”

双眼早已经睁开,两手交叉放在胸前的李文轩,自鸣得意的哈哈一笑,接着就是冲着她开始不停的挤眉弄眼道:“这上了床之后,为夫对你还会做出更加不要脸的事情。”

林若曦是少有见他这般反常的当着众心腹丫鬟们的面来调戏自己,却慢慢地品出一点儿滋味道:“你们都先出去。没有我的吩咐不准进来,而绿儿,你就把天佑抱回房间去吧”停下手的大小双,及其紫鹃,紫嫣,绿儿都听得清楚和明白。先是不约而同的回应了一声,然后就前前后后地离开了房间。

“连我接下去要和你谈重要的事情都能预先知道。你真是我肚子里面的蛔虫。”脸上洋溢出笑容的李文轩,不无夸奖道:“这应该就算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了。”

没有再和他闹小别捏的林若曦,情绪是一下子就调整了过来,一本正经道:“是不是朝廷里面发生了什么大事儿”

“平心而论,这事儿是说大算大,说小就小。湘西那边的一些部族又开始不消停了。和以往遇到这一类事情全是一个样子。朝中的大臣们是分成两派。一派是提倡兴大军进行剿灭,另外一派则是提出招安和安抚。”和盘托出了整个事件的李文轩,可是明白府中这一百多号人当中。唯有她一人能够和自己谈论朝廷政务道。

把每一个字都听了进去的林若曦,自然是要先行搞清楚他是一个什么意思和立场道:“夫君位居礼部左侍郎,想必躲是躲不过去。到时候,天子需要垂询你的意见之时,定然是要表明一个态度和立场。再说,听你这一番话中的意思,想必当今陛下还没有做出最终的决断,而是意在先由你们这一些臣子畅所欲言得出一些预案和建议。再说给他听,以备参考。”

“正是此意。”收起了不正经笑容的李文轩。毫无保留的把个人看法说与她听道:“对湘西那一带是征剿了这么多年,非但没有彻底剿灭,而且还耗损了朝廷不少钱粮。与此同时,北边的鞑靼,从来就没有消停过,一直在暗中都是蠢蠢欲动。伺机进犯。至于南边东南沿海一带,时不时又有倭寇,海贼为患。这相比之下,北边才是我大明的心腹大患,而湘西那一边却是摆明的小疾。东南沿海一带的倭贼。则是暗疾。若是放任不管,恐怕就会肆意蔓延,酿成大患,毕竟那一带可是我大明朝的赋税重地。哎最为麻烦和要命的地方,还不在于此,而是朝廷府库内的银钱空虚。”

李文轩是拿起放在茶几上的茶碗,喝上了一口茶水,却没有放下,而是继续的拿在手中道:“这一旦兴师征剿,那么就得关系到最为直接的钱粮问题。朝廷没有,那自然也凭空变不出钱来。肯定又是得向普天下的臣民们征税。等朝廷把这一项征税政令发到了地方,定然又得层层地加码。有自留地的农户,交不起税,恐怕就只得变卖赖以生存的土地给大户。在这种非常时期,总是会有为富不仁的大户干出一些趁人之危,压低价格的事情。比如,你爹和你大哥就最为喜欢这般干。”

听到这里的林若曦是知道他借故奚落她娘家人。默不做声的她,自然也清楚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不过,自己心里面还是或多或少不舒服,便冲着他是翻了一个白眼,以此表达她不满情绪,却默认了娘家人是会以此来敛财。

清了一下嗓子的李文轩,顿了顿道:“至于地主,自然是要把多交的税转嫁给佃户。新一轮的兼并土地,卖儿卖女卖婆娘的残酷戏码,也得跟着上演。民生本就清苦,还得再背上这加来的税银,便是黄连地里种苦瓜,苦上加苦。”

“依照你这一个意思,就是不打,而是选择安抚了”听得懂他这一番意思的林若曦,却不能十分肯定道。

摇晃了一下脑袋的李文轩,似笑非笑的样子道:“若是讲道理都能讲得通,那还养那一帮子鹰犬做什么用所谓不战则屈人之兵,那是建立在拥有强大实力,甚至要兵临城下,才会凑效的策略。这要是换成你拿刀,他拿剑,而你还打不过他,那么他凭什么要怕你,而要听你的话去做所以,想要湘西那一边的闹腾的部族安静下来,还是得依靠武力。”

“这不打不是,打也不是。相公,你到底想要和妾身说一个什么”被他弄得有一点儿泛起糊涂的林若曦,显得哭笑不得道。

第526章波澜又起五

心里面着急,满脸苦笑的李文轩,一阵子唉声叹气,而心里面是想着,自己要是有好办法,那还和你商量一个什么就是没有两全其美的解决之道,才会和你聊一聊,并且希望从中能够得出一点儿启发来。

左手反反复复地摸着下巴,沉思起来的林若曦,那能不清楚他得这一个意图呢好好地想了一想的她,自是能够抓住关键点,便是要解决掉这一个银钱的问题。既要能够把银子解决掉,又不伤民,确实是比登天还要难。

林若曦又不是不清楚,一则是老百姓好欺负,好收拾,如同芝麻一般,越榨越出油;二则就是秀气,举人,进士等等,一帮子人又有这样,那样减免税赋的特权;三则是一般的地主,乡绅,商贾完全可以向下面转嫁加在他们头上的税赋。至于四则,五则,六则往下面细分起来,那就不得了和了不得了。总之一句话,朝廷要是最终定下了这一项加派,必然到结果都会归结到每一个平头老百姓的头顶上去。

“这样不断得把新的税收加在老百姓身上,不是长久之计,而是竭泽而渔。一旦到了临界点,那么就会使得他们纷纷地揭竿而起。那时候,大明的天下,恐怕就不止是外患那么简单了。我们的孩子要是生活在了战乱四起的年代,可就不是福了。”不无担心的林若曦,自然是不希望看见天下大乱道。

手中依旧拿着茶的李文轩,豁然站了起身,踱着步子在屋子里面是走来走去。自己女人说得这一番话,完全是大实话,毕竟倾巢之下,安有完卵。虽说自己清楚明朝就算是要灭亡。也不会是在嘉靖年间,但是不少历史学者都说过,大明朝实亡于嘉靖。

为此,李文轩是不表明任何态度,毕竟还有人说明朝实亡于万历,或者党争。等等。自己身为社稷之臣,官居高位,就算不信奉食君之禄,担君之忧,那么也得替天下的老百姓及其子孙后代着想一下。反正,他是十万个不愿意看见“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后世历史局面有出现的那一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