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7(2 / 2)

加入书签

宁静掌控灵力的方向,在身体各个器官中游走;心脏中的火灵气,肝部的木灵气、肺部的金灵气以及脾胃的土灵气都会受到宁静自身灵力的影响,变得活跃起来;只有肾脏处的水灵气,在宁静的灵力经过时,不仅没有半点波动,反而让人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

待宁静用灵力细细察看,才知道老头子病确实是不简单,“阴肾气虚、淋沥不畅、手足心热、湿浊内阻、气血两虚、下焦阴寒之邪太盛、寒水之气使少火不安其位、迫阳上越”在中医上讲就是风水症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慢性肾炎,若是治疗不当,很容易转化为尿毒症或肾癌。

肾炎主要由饮食、环境、七情、生活习惯、劳累等导致,在古它代算得上是绝症;当时大部分肾炎患者,如果遇到医术不错的大夫,能够对症下药,虽然不能根治,但也可以抑制;如果遇到庸医,找不到病因就胡乱开药,也可能马上一命呜呼。

不过这位老爷子的情况,还不算太差,只是由于饮食、环境的影响,导致病情复发,本来开一剂药就能搞定的事,却因为先前开的药剂太猛,产生了抗体,现在再开同样的剂量,当然不会有好的效果;另一方面陈大夫开的药方,不仅药量大而且有些药物含有轻微的毒素并没有被中和掉,造成了对肾的损害。

宁静把情况梳理清楚,又结合了神识里的关于肾炎发病特征,才转头对芽儿询问:“小姑娘,你爹爹是不是经常就像现在这样全身发肿,头晕心悸、腰部钝痛、食欲不佳,如厕的次数比较多”

芽儿听着仙女似的小姐如此一问,顿时开心起来:“嗯嗯小姐说的都对,我爹爹就是那样。”一边说一边狠狠地点头。宁静看着小姑娘的反应,知道自己诊断对了。

确认了病情,就可以施针治疗,光光凭借药物见效不会太快,只有辅以针灸,才能立刻稳定病情。于是宁静站起身对身旁的陈大夫询问:“可不可以请一个人过来,帮我把小姑娘的爹爹翻个身,方便我为他扎针,顺便再拿些白酒和白棉花过来。”宁静站在一边,把位子让给上前来帮忙的管事。

宝芝堂管事心里也是波涛起伏,真没想到自己也小看了这个满族小姐,人家不仅判断对了病症,还会针灸之术,那可就更加不简单了,一般说来一百个大夫里,有十个会针灸的,不过九个都是半吊子;所以能够运用银针的就已经很了不起,更何况小姑娘还是个年龄不大的满族女子。

在满州贵族女孩子中,懂得汉学的已经是凤毛麟角,能看懂深奥晦涩的医术,几乎没有,跟别说集合汉学精粹的针灸之术;那真让人不得不赞一句奇女子所以一听这位小姐需要帮忙,管事马上窜了出来,就算不能讨好也要做到不得罪这位神医,那样对宝芝堂的未来只有好处没坏处。

宁静看着管事已经把老爷子身体翻了过来,才上前把他的衣服推到腰部以上,用伙计拿来的棉花用酒沾湿,轻轻的擦拭后背和腰部。等到一切准备完毕,宁静才拔下头上的坠珠铛的银簪,这个银簪不是普通的货色,它是专门装银针的空心簪,虽然宁静手里有师傅所赠的九转神针,它是闪闪亮亮的纯金色,太招人眼了,同时需要大量灵力支持才能使用,所以宁静不准备动用它。再说那些银针也是师傅留下的遗物,好歹也是灵器级别的银针,比那些凡夫打造的俗物高上不知多少个档次。

宁静回想师傅提到的穴位,与自己所知的穴位一一对上号,用食指和拇指捏着银针快速的在关元穴扎下第一针,把灵力缓缓注入银针,通过它流入到体内,修复损伤的肾部。然后又依次在中极穴、太溪穴、膈俞穴、章门穴以及脚底的涌泉穴扎下银针,等到把针全部拔下,这时候宁静已经满脸是汗,脸色苍白,只是被纱帽罩住没人看得见,宁静在心里暗骂道:“妈呀,灵力透支真是苦逼了”反观芽儿的爹爹面色红润,健康的不得了,一点儿也看不出他是个病人。

围观的群众立刻沸腾起来,啧啧称奇“我们都小看了这个丫头,没想到她真能治好绝症。”“是啊这位小姐不简单以后我们盛京又出了一位神医喽”一个赞叹又带着恭维的声音在人群中响起。

宁静看着那些先前嘲笑她的人,这会儿又换了一副讨好的嘴脸;心里感到无奈和好笑,不过马上又释然了,正如鲁迅先生说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既然我们不能左右别人的思想,那就走好自己的路,坚守本心就成,何必在乎别人的看法再说自己又不是黄金白银,人人都要喜欢。

芽儿见爹爹经过仙女似的小姐针灸治疗后,面色红润健康,眼脸上的水肿,也在慢慢消退,心中震惊不已,赶紧跪地:“芽儿代爹爹谢谢小姐救命之恩,愿意做牛做马,为奴为婢伺候小姐一生。”说完就不停的磕头,本来就已经受伤的额头,看起来更加严重。宁静在她跪下的时候,就对旁边让了让,她可不能再受这小姑娘的跪拜,不然的话,何时才能了解因果赶紧使力把小姑娘拉了起来,又马上安慰:“你不用谢我,这只是一个大夫的医德罢了。”又转头对宝芝堂的管事吩咐:“去拿纸笔来,我再开一个药方,温养滋补月余就会痊愈。”

宁静把毛笔蘸了墨,沉思片刻,才提笔写下:“丝子、巴戟天、补骨脂、肉桂、乌头、附子、祝味菊、仙灵脾、车前子、当归”写完后用嘴吹了吹,才递给管事:“你帮这位小姑娘,按照药方,抓一个月的用量就行,银钱方面算在我账上就好。”

管事还没把药方拿到手,就被旁边的陈大夫抢了过去,一入眼就是漂亮的簪花小楷,字里行间氤氲着灵动缥缈,精致细腻之感,有当年卫夫人的风范;陈荣镜心里也是一阵翻江倒海,他万万没想到这个满族小姐,不仅医术高超,更是写得一手好字;再看其开的药方,与自己开的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人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