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266(2 / 2)

加入书签

两项叠加之下,日本人想要谋求成为一个正常国家,绝不是改改宪法,或者增加一些军队的用兵权限就能实现的。日本人花了五六十年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却不可能只花上五六十年再变回去。

“波多野常务虽然是个老古董,但我们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出售光刻机子公司,对尼康来说会是一个可以接受的选择”

处理了波多野常务的指责,众人又将目光重新聚集到白石茉莉奈脸上。

她知道,波多野常务虽然被大家排斥,但那是他自己做人有问题,却并非是这些人认同了自己的看法。想要实现自己的目的,还必须努力说服更多的人。

“我是尼康光刻机原事业部部长,同时也是现任尼康光刻机子公司社长。但我只是尼康的一名高级管理人员,并非是真正的高层,所以我只能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来说明一下这个问题。”

白石茉莉奈稳定了一下自己的心境,缓缓的说道:“日本和中国是不同的,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可以在全世界毫无障碍的进行技术和资本的引进。实际上我们尼康第一代光刻机生产技术,不就是在美国ib公司引进的吗这说明我们和中国,永远不会处于相同的起跑线上。中国人实际上是必须以自己的力量,来对抗整个西方世界的技术水平。”

她这段话倒是说到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坎里,日本战后五十年能够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整个西方自由世界为了建设对抗苏联的桥头堡是最大的因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日本的支持,在苏联没有倒下之前是无与伦比的。

唯一能够相提并论的,也只有后来韩国人得到的支持了。

“我在中国这些时候,听说过一句玩笑话。这是泛翰集团社长的自嘲什么是国际上的低端产品我们中国人能够生产的就是低端的。”白石茉莉奈勉强的咧了咧嘴,表示了一下可笑的意思,然后接着说道:“由此可见,中国人目前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在低端上和我们争取市场。在高端和高技术市场上,他们自己对自己都没有什么信心。”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西方科技的强大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数百年积累而成。比如说材料学、精密加工技术、科技人员的素质,这些高科技产业的基础,绝不是一两天能够补上的。”

白石茉莉奈的目光在会议室里环视了一下,叹了口气说道:“什么时候,我们日本人竟然连和中国人竞争的勇气都没有了呢即使把光刻机子公司整个卖给泛翰集团,只要我们的人才还在,一年时间就能将其完整重建起来。而且我相信,三到五年之后我们尼康一样可以回到世界领先行列然而中国人呢他们能保证五年之后,光刻机的制程工艺起码能够达到013微米,他们能跟得上吗”

“泛翰集团虽然有些手段,能够暂时的领先我们一段时间,但连他们自己也不相信能够永远领先下去。”

“然而想想看,如果把光刻机子公司卖给泛翰集团,我们能够有什么损失”白石茉莉奈停顿了一下,让所有人都有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没有,我们如果把它当做是一个普通的生意,实际上也根本不会有什么损失,反而会是一笔极好的生意。为了这条国际先进的生产线,中国人愿意拿出多少钱来五个亿美元还是十个亿美元”

白石茉莉奈这话一出,会场里当即乱套起来。众人之前多数都是觉得,要讲自己的公司卖给一个中国人,是一件深为耻辱的事情。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却猛然发现原来刨去偏见,原来还有这样的解释方法。

想想看,十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尼康全年的营业利润,也不过才这个数字罢了如果下一个财季的报表里,收入突然多了十亿,那股票的曲线上将会多么好看

一想到这里,在场的所有人都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了。是啊,如果不考虑对方的身份,这何尝不是一笔极好的生意呢

无法无天,这本来就是日本财团的真实写照。

木村社长见到下面的股东代表们一脸认同,连忙站起了身来:“那么,下面我们为是否向泛翰集团,出售尼康光刻机子公司进行投票。”

第四百零三章层次

“周总”

周硕此时是坐在绣城宾馆最顶层的旋转餐厅上,这个餐厅可以说是绣城最为高档的餐饮场所了。

这里每天中午十一点半到一点半,两个小时时间里会启动地板下面的旋转轨道,作为绣城城内次高的建筑,是颇为让人心旷神怡的休闲去处。

今天周硕约了高摩和李赤旗,三个人在旋转餐厅定了一个包间,正好可以顺便商量一下泛翰广场的事情。

绣城宾馆的餐饮水平非常不错,市里领导如果有重要的招待任务,大都会选择在这里。

当然,官方的青睐有好也有坏。绣城宾馆的餐饮说不上奢华,但却绝对算得上是精致。吃的东西不求珍稀,但却要有特色、有文化。

酒是绣城老字号的凌川酒,取大、小凌河水纯高粱酿造,独特的风味可以说是绣城的酒中招牌了。而菜也没有什么特殊,仅仅是一些小菜、烧鸡和豆腐皮之类的家常菜,但每一道的原料都是直接从定点农家采购。务求是原汁原味的还原,绣城上千年历史的文化底蕴。

三个人就着绣城的城景,李赤旗和高摩偶尔自斟自酌一口小酒,偶尔交换一下在泛翰广场上的设想,倒也是自有一番惬意。

然而,饭没吃过几口,周硕就诧异的看到两个人从餐厅外面,直直的冲着自己走了过来。

来的人打头那个,正是周硕在绣城软件园管委会做主任的五叔。而在他身后的,却也是他的老相识。正是福林集团的董事长周鑫鑫。

“周总,咱们许久不见了吧”周鑫鑫这么叫着。心里倒是有种别人叫自己的感觉。

想想两年前,周硕不过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学校校长。因为一个x键盘的专利,就要面临自己的打压。

两年以来,他的福林集团还是原来的福林集团。而泛翰集团,却再也不是当初那个泛翰集团了。曾经需要仰视他的周硕,也成了他必须尊称一声周总的存在。

“周总,你还是叫我小周吧。”周硕站起身来,和周鑫鑫打过招呼。俩人年纪相差将近三四十岁,叫一声小周倒也不算什么。

“我还是叫你周院长吧,听说你更喜欢这个称呼。”周鑫鑫呵呵笑着。他这个年纪到这个地位,早就不是在乎那点口舌之利的人了。

在商场上和官场上不同,当官的人可能会更在意这些,但周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