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332(2 / 2)

加入书签

第二道防线也没有坚持多久,很快也被突破。不过随着两道防线的失守,西夏军队也回过神来了,大多数的西夏将领更是看出来了蒙古人的企图,那就是要迅速穿透西夏军队的七道防线,然后将二十万大军分割包围。

既然识破了敌人的战略意图,那么西夏将士焉能让蒙古军队轻松的手就在第三道防线之前,接连经过了第一、第二两道防线突击任务的蒙古军队,终于遭受到了西夏军队最为顽强的阻击。

盾兵和刀斧手相结合成的第三道防线,就像是一道人形的城墙一样,将高速行进中的蒙古骑兵拦截了下来。

盾兵的巨大盾牌,让蒙古战马都难以跨越,与之相撞,更是人仰马翻。当盾兵成功的将蒙古骑兵拦截下来后,盾兵之后的刀斧手立即在盾兵让出来的空袭中将那些企图继续冲击盾阵的蒙古将士砍成肉块。

殷红的鲜血,将一块块盾牌染成了红色,也让蒙古人感到了一丝心悸。

但是心悸也只是瞬时之间,作为苍狼的传人,鲜血,只会让他们变得更加的凶猛,更加的残忍。

就像是没有看见那些惨死在盾牌之下的袍泽一样,一队队的蒙古军队,继续冲刺着,寻找一个个的可趁之机,尽管大多数人的尝试都是无用,甚至要用生命来作为代价,可是却丝毫没有人后退一步。

蒙古人爆发出来的坚韧,也让西夏军队为之颤抖,不过敌人越是步步紧逼,他们越是不敢放松警惕,每个人都明白战线被撕碎之后的下场,是以不管多么凶险,多么的艰难,也没有人放下手中的武器。

“殿下,第三道防线至关重要,可否将您的东宫六卫与臣一半````”

战争还在惨烈的进行着,作为战场指挥,昧克却不得不向李承祯请示增派援军,不管纵观全局,昧克觉得还是应当将装备最为优良的东宫六卫增派上去。

昧克之言,让李承祯有些两难,毕竟东宫六卫是他的亲兵,要是在厮杀惨烈的第三道防线前损失惨重,那么无疑是在割他的心头之肉,但是李承祯转念一想,要是丢失了第三道防线,蒙古人长驱直入,将全军分割包围,以致输了这场战争,那么又是极为不智之举。

昧克也看到了李承祯面色上的难色,想了一想,昧克从旁说道:“殿下,此战要是胜了,这万里江山都是您的了,何况区区几万将士”

昧克的一席话,终于使李承祯下定了决心,“昧克将军,你是战场指挥,一切军队,咸由你来调派,哪怕是孤都一样”

李承祯的高姿态,也让昧克内心轻松了不少,说实话,他还真的怕李承祯这个时候也犯浑呢。

有了李承祯的点头,东宫六卫一半人马在昧克的指挥下迅速投入到战场之中,有了这一万五千人的加入,第三道防线顿时成了金汤之固,任是蒙古人百般冲击,也难以撼动半分。

拼人数、拼装备,蒙古军队自然难以比得上西夏人,好在铁木真从一开始也没有打算和李承祯比拼人数。

看着敌人往第三道防线继续增派军队,铁木真为对方的调度点了点头,然后与身边的传令兵说道:“升旗,传令,命令忽必来、速不台、者勒蔑三人,带领兵马从敌军后方发起攻击,命令合撒儿、别勒古两人率领本部人马从两翼包抄敌军”

铁木真的军令,迅速的通过中军旗帜的变换传到了相关的将领之前,当得到了出兵的命令之后,在五虎山山南隐蔽许久的忽必来三人还有负责诱敌深入的合撒儿、别勒古精神纷纷一振,然后催动本部兵马,就向毫无准备的西夏军队包抄过去。

李承祯和昧克万万没有料到,在只有十万人的情况下,铁木真居然还敢行分兵之策,但是,看到已经冲锋到眼前的几路伏兵之后,二人都不由的暗叹一声此战艰难咯

何止艰难,忽必来三人想猛虎下山一样,将西夏军队的后阵,轻轻松松的就突破了,而合撒儿、别勒古两人从左右两翼,将西夏军队相对防守薄弱的侧翼也撕开了几道裂口,几方攻击之下,西夏军队只能各自为营,防守抗击,战场之上,越加的混乱不堪。

第490章 溃败

说是混乱,却也只能说是西夏军队的混乱,毕竟面对四面八方的攻击,就算是在后世拥有战场指挥系统的帮助之下,恐怕都难以形成有效统一的防守,更何况是在一千多年前靠着口口相传的古代战场

失去了统一指挥,西夏军队只能各自为战,尽管战势一度十分的危急,不过在经过了最初的慌乱之后,西夏军队还是形成了有效的反击,并且将几条主要阵线牢牢地掌控在手中,丝毫不给蒙古人突破防线的机会。

尤其是在第三道防线的争夺之上,双方几乎都是靠着人命在拼耗。这一点上无论是李承祯还是昧克都做得十分明智,哪怕就算是在后阵被偷袭的情况下,也没有递减对第三道防线的增援。

李承祯和昧克都能够看得出来,不管是身后的伏兵也好,还是两翼负责包抄的蒙古军队也罢,这几路军队,充其量只能算得上是奇兵。既然是奇兵,那么也就只能起到扰一时之作用,对于整个战争,要说有多么大的影响,很难,尤其是在经过最初慌乱之后己方军队对几路蒙古奇兵开始反击之后,奇兵之效,更是有限。

倒不是说几路奇兵的战斗力太弱,实在是人数上处于劣势,像忽必来、速不台、者勒蔑三路人马,总计才有一万五千人,对于动辄三四万、五六万人一个方阵的西夏军队来说,一万多人冲刺进来,也就是针扎一样,痛一痛就过去了。

整个战场之上,让李承祯和昧克始终都不敢放松警惕的就是铁木真亲自督率下的进攻第三道防线的蒙古军队,也就是但当正面进攻的蒙古军队。

是以双方较劲的主要着力点,也似乎就落到了这里。

昧克有意将第三道防线打造成一个巨大的磨盘,然后在这里将蒙古主力军队抵挡住并且尽可能的予以消耗。不管怎么说,蒙古军队只有十万人左右,只要在第三道防线前能够消耗掉敌人一半左右的军队,昧克都觉得这都是一场胜利。

哪怕,从整个战场上来看西夏军队可能会败,但是昧克有信心,只要蒙古人死伤一半以上,那么就算是野战己方失败,那么也大可以退回到克夷城坐等蒙古人退兵。

昧克不相信在损失了一半军力之后,铁木真还会继续攻打克夷城。

“只要蒙古人最终退兵,那么对于殿下您来说,这就是一场胜利”昧克一边指挥战事,一边犹不忘给身边的李承祯鼓励打气,战争进行到现在,他还真的怕李承祯这个二杆子下令退兵。

如果不是昧克时时鼓励打气,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