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51(2 / 2)

加入书签

秋若悄然一笑:“你喝了那样多的酒也难怪会头痛御膳房熬了醒酒汤给你你快喝一些吧”顿了顿又道“万岁爷昨晚确实來过了还吩咐你若醒了便叫你去养心殿”

素依点了点头整个人却仿佛沒了力气她真不知该怎么面对他

素依撑了把浅粉的油纸伞缓缓地饶过回廊走至养心殿门外的小六子早灵活地接过她手上的伞笑着说:“姐姐快进去吧”

素依动了动唇却沒有一丝笑意

精神恍惚间人便已进了养心殿的暖阁外面淅淅沥沥地下着雨本已进了秋日里那雨自然是带着些寒意可暖阁里却是温暖如春脚步踩在金砖铺就的地面上沉静无声正殿中央是一尊三足掐丝珐琅熏炉缕缕轻烟自那炉中升起整个暖阁却是寂寂无声

素依深深地吸了口气饶过明黄的帐幔便见到弘历一袭明黄色缎绣彩云黄龙夹龙袍神色淡漠正坐在紫檀雕西番莲平案前批折子他看的极是认真素依进來他都未抬头素依心中忐忑轻声道:“奴才给万岁爷请安”

弘历这才抬头向她望去眸子里闪过极轻的一丝痛楚起身走到她面前将她扶了起來她的手柔白细滑却是冰凉一片弘历双手覆在她手上蹙眉说道:“身子才刚好怎么也不添件衣裳你当真是一点也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子”

虽是斥责可却包含无限地宠溺素依不由得微微一怔却是心绪难安抬眸见他正目光沉沉地望着她不由又低下头去恍然想起秋若的话咬了咬唇便抬头说:“奴才有一事想求万岁爷”

弘历只定定地望着她并不说话素依沒來由的便是一慌他的表情淡然叫人瞧不出喜怒可却叫她觉得害怕许是觉察到素依的不安弘历伸手挑起她的下巴迫使她抬头瞧着自己一字一句说:“我跟你说过不许自称奴才”

素依讶然一惊继而又垂下眼眸弘历无奈地放开了她说:“什么事”

素依这才想起來说道:“云柔她奴才我不知道她犯了什么错被送去了慎刑司可是她素來心思单纯直率坦诚若她不小心有什么过错还请皇上能饶了她这一次”

“素依”弘历唤她“你还在怪我”

素依咬唇道:“素依不敢”

弘历渭然嗟叹将她拥入怀中温声说道:“这段日子西南战事未平总是不得安生等过些日子时局稳定了咱们便去圆明园那里极是清幽一年四季风景如画秋日寒冬也无所畏惧至于云柔”心底无奈地叹了口气素依中毒一事他并不愿让她知晓因此她并不知道云柔为何会去慎刑司“明日便放她出來”素依昏迷这几日他已派人撤查了此事花房并沒有云柔说的那两名宫女可那千日眠却是有数的因着是贡品宫里一共也才两株而负责养千日眠的宫女也因为到了出宫的年龄在几天前便被放出了宫虽是派人寻查却并未找到显然是有人设了一个局云柔不过是这个局的一个替死鬼

素依闷闷地声音从他怀中传來:“素依替云柔谢过皇上”

弘历无奈地勾唇扬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容想到什么忽然放开了素依唤了声“吴书來”

吴书來本就立在门外候着此时听到传唤立即便从外面走了进來行了个礼将一个小巧的锦盒放到狮头虎足榻上的黄花梨木的炕桌上便又走了出來

弘历牵着素依的手走到榻边坐了下來说道:“猜猜这是什么”

素依摇了摇头表示不知弘历微微一笑将那锦盒打了开來取出一样东西來素依这才瞧见那是团乌黑油亮的东西却不知是什么物件弘历见素依满脸的好奇疑惑便将那东西摊在手心里递到她面前:“这是极罕见的墨玉前段时日暹罗使臣进贡的找了最好的玉匠费了些时日这才雕刻而成昨儿是你的生辰本打算昨儿就给你的可你醉醺醺的又不省人事这才留到了今日”最后一句已经带着些调笑

见素依怔怔地望着那墨玉出神弘历又绕到她身后说:“我给你戴上”

“万岁爷”素依直想拒绝可弘历已经不由分说给她挂在了脖子上素依低头望着那漆黑如墨的暖玉只觉得心中又酸又涩轻轻地拾在手里只觉得那墨玉仿若烧红的炭火般滚烫火热竟叫她一时难以承受那墨玉本是极罕见之物触手生温细腻如脂细瞧那形状竟是一条赤龙盘旋着一株兰花心中顿时一痛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敲着她的心一下又一下极是沉闷的疼痛

弘历见她沉默不语便慢慢地扳过她的身子这才瞧见她一双清眸直如一汪泓水般耀眼不禁心中一震“怎么了”

素依惶然便垂下头去弘历轻轻拥她入怀说:“你身子弱这墨玉冬暖夏凉戴着对你的身子是有好处的”

素依默默地垂着泪双手缓缓地环住他御用的明黄色在泪光中逐渐模糊起來龙袍上绣了极繁复的花纹她只觉得那金线银丝万般的刺眼只刺到她心里去

她靠在他胸前他的声音低沉沙哑仿若从胸腔中传來般清晰无比:“素依替我生个孩子吧你跟我的孩子”

素依猛然一震他这一句低语却犹如晴天霹雳般在耳边炸响她只觉得心底仿佛被人用一根根细细的针在來回的刺着极小的伤口却是万般的惊痛衍生出千丝万缕的思绪只叫她理不清一时只觉连呼吸也变得沉重起來

张广泗很快便将搜集到的情况回报给了顾谚昭顾谚昭经过仔细的分析慎重的考虑终是找出了百姓不满管制妄图谋反的症结所在

原來清廷对偏远西南地区一直实行的便是改土归流政策

由清廷派流官代替当地民族的首领來管辖治理本是为加强清廷的统治集权却未能上行下效部分清军在新地区肆行抢掠﹐甚至于之前几任流官不善于治理﹐骤然增加赋税﹐兴派徭役﹐又加之贪赃勒索百姓对当地百姓风俗习惯加以扼制使得百姓对清廷大为不满那些被流官替代的首领本就心生不满微微的煽风点火便引得百姓对清廷怨声载道这才发生叛乱

有道是攻城容易治城难

清军只一味地攻城略地平反叛乱却始终未解决百姓的生计问題由此一來攻下一座城池待军队回朝百姓便再生叛乱往往复复竟无休无止如若他们不解决百姓的生计问題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