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2(1 / 2)
分为五。分别是用来洁身的。香精油混合制作而成的香皂。以及。丝绸、麻布各用的肥皂。还有新布匹染色之前,更白净的清洗粉,以及两种重要的原料生意。”
“大人。以我等听来。这原料肯定是有,但没有大量生产的原料。这原料的生意估计每年何止几百石万的量,不知是一家,还是几家”
“你们自己去商量。原因就在哈密卫以北的盐湖,一是纯碱、二是硼砂。在那里就象是沙子一样堆着,只需要能够分清你们挖得是什么,然后简单的处理办法也会传授。哈密也有非常大的煤矿,以及所需要的其他矿区。至于说安全的问题,我已经向于大人申请要了三万精锐,以及一位敢战的勇将负责镇守。能挣多少银子,你们自己算吧,这东西眼下原料不足,花力气加工的成本价,就是一块三文钱。”
白名鹤把一块肥皂叫人递给了问话的商帮代表。
正在商帮的人准备开始讨论的时候,一队侍女进来,然后在桌上一字排开,摆了十几只瓶子。白名鹤一只一只的敲着:“这个可以用作蒸馒头,这个可以造纸用添加剂,这是增加丝光度的,这个是高品质战刀用添加的,这个是专用的脱硫剂,这是”
白名鹤一个个敲着瓶子在讲着。
这些东西,眼下还都是试验试产品,想量产至少两三年内不可能,除非大明已经有了基础的化工工业,否则的话光凭眼下的工坊与手工能力,连想都不用想,根本不可能。
不可能不代表不能画饼。
白名鹤清楚的知道,碱在化工中的作用,可以用到的地方非常多。
把应该要说的话讲完,白名鹤转身就离开了。
没说这招商怎么一个招法,也没有提到有什么特别需要考虑的规矩,只是留下了各商帮在那里商量。
户部后堂。
“白大人,如果商人们没有兴趣当如何”萧镃一见到白名鹤进来,就急急的开口问道。白名鹤笑了笑:“先富起来的永远是那些敢于冒险的人。而咱们大明永远少不了的,就是敢冒险的人。”
喝了一杯水,白名鹤又说道:“等着别人把生意作的成熟了再下手,到时候他们只有喝汤的份。大海有多危险,一但有风暴可就不是货物被毁掉的风险,巨大的风景甚至会把命丢在大海里,连尸骨都找不回来。”
“可愿意出海作生意的人,却排成了长队。”徐承宗在旁边接了一句。
白名鹤说:“就是这个道理,他们爱作不作。只是眼下这生意太小,我没有兴趣动用国力去作,否则那里轮得到他们。一年几千石的利,要投入的人力、物力都太多了。光说人手,那里不扔进去上万人,根本就出不了大成绩。”
“也就是说,如果商人们不作,你就会自己去作”于谦这才开口问话。
“是”白名鹤给了一个非常肯定的答应,然后又补充了一句:“当你手上有比这个利大三倍的生意之时,你是没有兴趣再作这个的,这只是小生意”
小生意,于谦等人在默默的重复着白名鹤的话。
什么生意才是大生意呢
白名鹤绝对不会告诉于谦,最大的生意就是军火生意。那西北还有一种产量巨大的东西,叫芒硝,这东西白名鹤也用得上,而且有大用。
大明没有人知道,白名鹤一年花大本钱从高丽进口优质铁矿石图得的是什么
现代的武器讲的是高科技。其实大明也一样,超人一等的炼钢技术、最优秀的制刀工艺。冷兵器一样的科技水平之差,白名鹤早就计划好了,而且后世也有人作出了范本,保证这东西会有足够的市场。
小生意
正堂之上,商人们也在计算着这个生意的大小。
眼下的矿业不是那么容易作的,第一大难题就是所有的矿都是皇家的,各种文书很麻烦,而且管的严,税也多。另一大难题就是开挖的成本,成本太高就没有利。
可有两种矿却不同,一种是露天矿,一种是极富矿。
哈密那里有盐湖,距离哈密也不远。这个就是露天矿,以前倒是没有人知道,那里除了盐之外,还有什么宝贝值得挖回来。
谢一元拿起了一块肥皂:“这东西只要制造三文钱的成本。以老夫看来,十文一块卖出去也不算贵。再加三成的税,两成的运费,一成的人工,半成的仓库。卖价十三文至十五文,不知道各位以为如何这么一块,依各家洗衣而言,一户一月有那么两块就足够了。”
“谢老说的是普通人家,大户人家用量自然不会少,用的最多的怕是各工坊了。干活一天,出了许多汗,无论是洁身还是洁衣,都应该用得少。可晚辈看到最多的,却是往海外运,这东西可以卖到五十文吧”
“五十文贵了,三十文差不多。”
利不小,而且数量极大。但考虑到运输的问题,很可能没有什么大工坊投入,而是各府开小形工坊,运输方便的地方开大工坊为海外备货。
“那么,原料是大头了。这可是卡脖子的事情,不说随便涨价,就是断了那家的原料都是麻烦。相信这原料一项,不仅仅是哈密有。肯定其他的地方也有,那么为什么选在哈密呢。老夫有些想法,各位不如听一听”
众商人齐声说道:“请谢老指点”
前辈就是前辈,在大明绝对会尊重这个辈份的差别。
“可能其他地方更远,更难。但老夫更相信,选择在哈密必然有其他的考量。大明三万精锐之师,连同辅兵、杂兵加起来少说也有六七万人。这么多人马护卫着外邦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的一个盐湖,没意思。”
大明还是开通的,至少是对于议论朝政没什么禁言令之说。
当下就有人问了:“那么,这是朝廷需要我等”
“不以老夫看来,是白大人看不上这小生意。驻军六七万人的花销在白大人的账本上,不算是什么大花销。所以他需要的是一个借口,一个驻军的借口。当然,这也是一个生意,对于我等而言,一年几十万两银子已经不是小利了。”
大明的商人,还没有到那种家产几千万两银子的程度。
许多商号,一年进账五万两银子,那在当地就是士绅的级别。净利过十万两,那就是绝对的大户,能有百万两银子的进账。在白名鹤出现之前,大明最多不会超过三家。而且这三家,也脱不开盐、铁、粮这三样生意。
谁想过,丝绸坊、麻布坊会有近百万两银子的收益呢
谢一元双手一平:“各位,我徽商的要求是,盐湖的矿商我们在占两成的份额。”
“谢老,不如各家挖各家的。”宁波帮提出了意见。
可也有人不同意,你十大商帮各自保各家,那其余的小商帮只能跟着你们喝汤了吗
第346节大争之世
白名鹤争的是未来的生存空间,大明争的是脸面与地位,商人们就是争利。
这盐湖的生意没有官方的规矩,但白名鹤点石成金的名声不会假,也绝对不会错。
户部正堂十大商帮在大明的商圈之内,头一次落了下风。先是因为十大商帮本身就不是绑在一起的,有各自的利益。这一次小商帮们却紧紧的绑在了起,他们需要一个垄断型产业来支撑他们发展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