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319(2 / 2)

加入书签

杨楚生接过电话,也是“喂”地一声。

“杨楚生呀,回来了”是柳书记的声音。

“嘿嘿,昨天下午才回来。”杨楚生也不会在四个人的面前就叫出柳书记三个字。

“那,你现在到我办公室来一下。”柳书记说完了,“咔”一下就放下话筒。

杨楚生往柳书记的办公室走,这哥们还不好意思见她呢,在厕所里看了她的身体,那可是啥都让他看见的啊。

“柳书记,你好”杨楚生进门就礼貌一下,看这美妇,天气在渐渐变热了,她身上的衣服也开始在变薄,又开始要展露她完全成熟的风韵。

“嗯,坐吧。”柳书记笑着请,虽然看到这家伙,她也会想起厕所事件,但毕竟是县委书记,有些尴尬,也只是尴尬在心里。

“你回来正是时候,这几天也是农改的关键时刻。”柳书记说着,拿起那份地区翻印的省革委会文件又说“而且省里也发了文件了,全省要学习珠三角,努力寻找跟港商合作的机会。”

“柳书记,还是农改先行吧,招商的事急不了。”杨楚生接过文件,看一下就说。

柳书记在点头,又笑着问“你这次到香港,效果怎样”

“有几家港商想跟我们合作。”杨楚生简单地回。

“好好好”柳书记连续三声,多高兴,反正吧,瞧这情势,平县吸引外资,以后就靠杨楚生了。女人嘛,高兴的时候,目光有时也会无意中露出点温柔。

虽然这种目光是无意中流露出来的,不过杨楚生却真不好意思跟她对视,原因还是几天前的厕所事件,眼睛又移向文件。

“杨楚生,发展要均衡,不能将那些工厂,都集中在红光大队,县城发展起来了,起的火车头作用更大。”柳书记又笑着说。

杨楚生的眼睛,又从文件上瞄向柳书记,她这样子说,意思很明白了吧,就是县城先要发展起来。

柳书记脸上还含着笑,两人的目光就碰一起,这回也有点怪,这美妇先不好意思,将目光往一边移。

她的意思,杨楚生当然不,县城能不能发展,不关他的事,所谓各顾各的吧。也笑着说“这次有四家港商有意跟我们合作,我准备将两家推荐给滨海市。”

“什么”柳书记一听就提高声音问,原来她这个县委书记也跟杨楚生一样,就是有各管各的思想。看着这家伙在点头,又说“凭什么我们引资的项目,要推荐给滨海市”

“这是我答应在这边回城的知青们的。”杨楚生很无所谓地说,反正他就认为,是他自己吸引的港商,只要港商和当地政府都同意,他要推荐到那里那是他自己的事。

“知青就为了那些知青,你就不管我们自己的发展。”柳书记连续两次用上我们,听起来还让人感觉多了几分亲近。

杨楚生才不管,又说“因为我是知青,所以看到回城知青们的生活困境,能帮我就帮。”

柳书记咽一下口水,在这全省都开始号召吸引外资的当口上,两家工厂哪,对于向上面汇报成绩的数据来说,那可是实实在在的好成绩啊。她心里当然不爽了,还是耐心地说“杨楚生,你是平县的干部。”

是威胁还是啥杨楚生听这话,感觉好像含着威胁的成份。不过他也不想放弃他的承诺,又小声说“柳书记,我说过的话,就要做到。”

这家伙死脑筋的性格,柳书记是领教过的,但她是县委书记,也要有县委书记的威严,也说“不行,我们县也急需跟港商合作。”

“那好吧,柳书记,农改还没有完成,我带人到附近的公社走走。”杨楚生将话题转开,说着还放下手里的那份文件。

这话又让柳书记有些不爽,这家伙就是不想跟她谈什么港商的事了,她没让他走,他还准备溜。

“好吧,但你要将厂设在滨海市的事,你还是要多想想。”柳书记也只能这样说了。

这家伙,柳书记看他走出去了,要能骂她敢大声就开始。她就有点搞不懂,就这家伙的固执样,地区的张主任,还有以前的陈书记,怎么就好像挺喜欢他似的,就连地委的文书记,也有喜欢他的意思。

几天后她还要到地区开会,得好好在文书记的面前说说。

杨楚生才不管你是什么,反正他答应的事,就一定做到,大不了他就重新只当红光大队书记罢了。

第414章 有奶便是娘

第414章有奶便是娘

“呼”人货车一上国道就加快速度,杨楚生边开还边吹着口哨,这哥们上班时,就到农改办露个脸,算是来上班了,然后开着车就往滨海市跑。

这哥们当然爽了,不出他的想法,这农改其实并不难,联产承包好不好,红山公社已经是明摆在那里。是有一些大队想跟他们一样,实行田地全部划入大队,统一耕作的方式,但到他们大队一参观,谁都清楚了,没有处理闲置劳力的地方,也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根本就搞不成。

现在吧,管辖着县城还有县城另一边的公社,几乎都完成了小组联产承包的改制,其他的公社,杨楚生也有信心,清明前后的春耕,联产承包制可以百分百在全县实施。

“嘀嘀”杨楚生按了两声喇叭,车子一进入滨海市区,就直奔滨海市委大院。

杨楚生要介绍港商到滨海市办厂,两天前就先跟以前的陈书记,现在是地区经委的陈主任打了长途电话。

这滨海市革委会主任听陈主任一说,那高兴啊,求之不得。反正杨楚生今天要来,是事先说好的,他的车才一开进市委大院,那位革委会主任亲自欢迎。

谁不高兴,现在整个南滨省,就是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还有找港商合作这两项最为热门。也就是说,杨楚生有奶在身,又赶上人家正饿的时候,人家就当他是娘。

这时候有这种搞笑的做法,各地方政府为了能找到跟港商合作的渠道,有的还抛出让人感觉抽风的条件,谁要能为当地拉来港商办一个工厂,没单位的安排进国营单位,有单位的,立马就提升为股级干部。滨海市也跟着来这一手,但还是没见效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