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524(2 / 2)

加入书签

杨楚生前世可是在市机械厂,对于电,不懂十分也有三分,重生前也是经常接触过这种东西。这年头,冬天了,多少人还在用碳火取暖,要是能生产这种东西,不被抢光才怪。

这会,连这位女厂长也搞不懂了,听着他说的电热扇的原理,其中一些还说得挺专业,上下打量着杨楚生,终于问了“你怎么懂这些”

“嘿嘿,我懂这些,很奇怪嘛行了,最迟后天晚上,我画一张图纸给你。”杨楚生说完了又笑。

“哗,真要能生产出来,年底我做主,给你十万元设计费。”这女厂长说完,掩着嘴巴笑。

“我稀罕你们十万块呀,你要给我,还会让我戴上一个受贿的罪名,不过到时候,记得申请专利。”杨楚生说完,冲着许兴文说“喝茶呀”

都听呆了还喝茶,这许书记也在挠脑袋,这家伙怎么搞的,还懂这些。

“你们三方都是想发展家用电器的,这次的工业改革,我也要将我们县的工业,往家用电器这方面发展。就刚才她说的,冬天电风扇没生意的情况,科技研发的重要性,你们都应该清楚了吧”杨楚生问完了,又喝茶。

“哎呀什么话就说。”许兴文也有点不麻烦。

“后天,在外地的知青们,都要到我这里聚会,我想请大学读过机电专业的知青们,帮我们搞研发,这个就需要一个研发室也好,研究所也一样。”

杨楚生才说完,桂香嫂也拿起茶杯说“我还以为什么事呢,地方我们多的是。”

“不是,我要跟你们说的是,如果有懂专业的愿意留下来,每月给他们一千块工资。”

“我的妈呀,杨楚生,现在万元户,还是人们的奋斗目标,你每个月就要给人家一千块工资,你疯了你”许兴文就仗着老,冲着杨县长就喊。

这工资,听得桂香嫂和马琼珊的心肝都在怦怦跳,吓人呗。一年一万二,佬佬的,他这个县长,每个月的工资也才两百多。

“这个我同意,如果能解决我们的技术问题,别说是每月一千,两千我也愿意出。”这女厂长却一口赞成。

“不是我说好听的,就刚才我说的,生产电热扇的事,她说要给我十万,多吗不多。想想,如果生产出来了,在别人还没有的情况下,这产品要赚多少钱单单一个产品,就能救活一个厂。”杨楚生在解释,他就知道这样的工资,他们接受不了,才让他们一起来的嘛。

“行了,人不还没请嘛,就是请了,工资也是我们三个厂分摊。”许兴文还是比较干脆。

桂香嫂也点头,她也能听明白是不是。

能明白就好,杨楚生就等着后天,知青们又跑到他这里。说真的,每年两次的聚会,他都是有些激动。

来了从外面来的第一个还是陈燕,她当然是自己开着车,才这样快的。

“你还挺早的。”杨楚生笑着伸出手。

陈燕抿着嘴巴一笑,也伸出手。

一切都还是那样的熟悉,当时在红山公社当书记的许兴文也来。

又是一次热闹的相见,老远的,老是有人边往这边跑,边喊着杨楚生三个字。

“哈哈”杨楚生冲着一位当时也是插队的知青肩膀就捶,这家伙,读大学的时候就是机电专业。

“杨楚生嘿嘿,去年我到外国,不能来,今年,我可是将我老婆也带来了。”喊话的这哥们,当时在知青场,是负责养猪的,读大学的时候学的也是兽医,却还能出国。

“哎呀,就差孟跃进了。”那个在特区市房地产公司的哥们,往草地上一坐就说。

“王升也没来”另一位女的也说。

“别提他了,我跟这家伙呆着的建筑公司打过招呼,将这他妈的家伙辞退,反正他在特区,已经成了我们这些人的公敌。”这哥们说完了,又将王升做的事来个当场宣布,就是要让这些曾经一起战士的知青们,都知道这家伙的德性。

“行了,今天不应该说这些话,喝茶”杨楚生打断这家伙说。

“杨楚生,你的成绩可不小。”一位在省城工作的哥们也说,虽然他春节时才来,但半年一过,试验区那边已经大变样。又笑着说“看来,平县的下任县委书记,谁也不能跟你争了。”

“别说这些了。”杨楚生一说,又站起来,差不多是最后的几个知青也来了。

这一班知青,连同现有红光乡的小两百个,人数多少很难说,总之马琼珊带着一群女知青,挑了几口大铁锅,然后立马架起土灶。

女知青们负责做饭,男知青就随便乐,反正杨楚生的四用机又派上用场,知青们都会跳迪斯科的。

“关掉了,可以吃饭了。”马琼珊冲着跳得连背心也不要的家伙们大声喊。

陈燕在土灶前站起来,朝着杨楚生就笑。这家伙是县长呀,瞧瞧,背心在那里可能找起来也很麻烦,身上全是汗。

“许书记,我代表全体知青,敬你一碗饭。”一个哥们端着一碗饭,往许兴文面前一举就说,然后就是知青们的大笑声。

“好,我接受,不过,九年前,你们来的时候,我是公社书记,现在来了,我还是公社书记,可杨楚生却是我的头顶上司,我冤枉啊我”

“哈哈哈”知青们这回笑得更疯。

杨楚生也端起一碗饭,笑着说“许书记是在说笑的了,你们这些读大学的,为什么还没有人敢下海”

“怎么没有,我已经向单位提出申请了,准备到特区。”一位哥们大声就说。

杨楚生咽下饭,将他准备在平县,搞起家用电器产业的打算先说,然后又说“所以,我们打算建一个研发室,你们愿意来的,每个月的工资一千块钱。如果研究的技术有价值,那还有奖金。”

“哇噻,我还没结婚,我来,我读大学的时候是学电子的。”一个女的立马站起来说。

“欢迎,不过我们这里的男知青,没结婚的也不少,刚刚好。”

杨楚生一说,又是一阵笑声。

“家电的技术,有电子,机械,还有新材料这些的人才,我们都要。如果不想跟单位脱离的,也可以这样,我们急需什么项目,你负责研发,也可以召集你们的同事帮忙,研发完成的,我们同样有报酬。”

杨楚生才说完,两位学机械的也立马答应,他们也愿意来。这些大学生,虽然一安排就享受国家干部的待遇,但工资也低。现在已经有保职停薪的政策,他们为什么还要呆在单位,到这边,又能跟以前的知青在一起,研发的条件,可能比单位还好,何乐而不为。

有三个,杨楚生能不高兴嘛,立马就说“行,明天我们找地方,成立一个机电研究所,你们所需要的研发设备,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