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500(2 / 2)

加入书签

古玩界有个俗话,越小越精致的东西,越难以造假。在古时候有些手工艺人,可能一辈子就做出那么一两件传世的物件,所以他们都会花费很多的心血,精益求精。所以这些精巧细致的玩意儿,都是当之无愧的艺术品,是后人无法用现代科技作假的东西。

李默拿起来的是个掌心大的鼻烟壶,通体为玛瑙材质,外面雕刻着蔓藤般的花纹,防滑而精美,在放大镜的映照下,能看到藤叶上的纹路,精湛的雕工,用心的布局处处都透着匠心独具。内壁的打磨也很圆润,瓶盖与瓶身浑然一体,最难能可贵的是,瓶盖与瓶身采用的是同一块玛瑙。

摸着鼻烟壶上的包浆,李默啧啧称奇,转头问玄齐:“哪里找来的这么件东西,摸在手里就感觉是真的,但从雕工来看却又不是清中期的风格,看这藤,看这叶,如果不是我看了看瓶口,差一点就把这当成是存疑的臆造品。”

玄齐耸了耸肩膀,没对这个鼻烟壶发表任何的意见,手掌往前一伸,示意李默继续往下说。

而李默把这个鼻烟壶举了起来说:“这是明末工匠用超越时代的嗅觉,用上好玛瑙雕刻而成的鼻烟壶,足足比清朝鼻烟壶兴盛时早了数百年,这是件真

鼻烟壶的确是从明末传入华夏,后再清朝时期发展兴盛,道光年间才形成鼻烟壶的雏形继而量产。聪明而具备智慧的工匠们,不可能想不到制造一个简单的小壶用来盛放鼻烟,所以这个玛瑙鼻烟壶就在特殊的情况下出现了,就类似于现在超越时代的概念车,没有量产只是一种可行性的尝试。

如果换成另外一个人,很容易就会把这个当成是臆造的赝品,但真正的古玩行家仔细求证之后,会发现这个鼻烟壶是真的,因为瓶口处有日积月累使用过的痕迹。这一点是无法造假的,也许当年这个鼻烟壶的拥有者只是想彰显自己的富贵,并没有想到自己在无意间超越时代。

当李默给出答案后,五人组先打开他们的信封,就看着信封内写着:“明晚期真品鼻烟壶。”而后再打开玄齐书写的信封,里面果然也是:“明晚期真品鼻烟壶。”

旗开得胜的李默,脸上闪过一丝的小得意,也只有经验丰富老玩家,能够从细微之处辨别出这个物件的真伪。

李老太爷可比李默高兴多了,男子汉大丈夫,总要有一份安身立命的活计,李默渊博的古玩知识,已经能成为谋生的技能,甚至能在上层社交圈里形成新的谈资,所以李老太爷很是为李默高兴。

首战告捷的李默把鼻烟壶放回到桌子上,而后望向第二件藏品,也许这一件藏品并不是广义上的古玩,而是一个座钟,一个高约半米,混杂西洋风情与东方神韵的大座钟。

钟表在古玩界属于是个较为奇特的行当,要知道钟表之所以被人重视,是因为他们的精准性,每天不错时间的走着,在对的时间为人们传达对的信息。一般的古董钟都是由发条与齿轮的机械构造,时间久了难免会出现正常的磨损,走起来也就没有原本那么精准。

当然并不是说钟表在古玩界就没有价值,恰恰相反钟表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代表一定时期内特定环境下的科技、文化、艺术发展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记录着时代的痕迹,有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早在明朝西洋钟就以被作为最珍贵的贡品由意大利传教士带入皇宫,乾隆皇帝更是成为华夏历史上最重要的西洋钟收藏家,这些都展现钟表所展现的厚重文化积淀和历史文化内涵。

但是玄齐所拿的这个古董钟,与一般的古董钟有着明显的不同。相对其他西方工艺显著,甚至富丽堂皇的钟表来说,玄齐拿出来的这个座钟显得太过寒酸,没有金粉银箔的装饰,更没有西方浓郁显著的风情。

木质的底座好似一座苍翠的山峰,空缺处进行小范围的镂空,一个硕大的钟摆从上面穿下来,山顶上才是原型的钟,并不是传统的阿拉伯数字,也不是罗马数字,而是华夏独有的天于地支。

围着这个中转了两圈,李默很想说它是假的,但直觉又感觉这个钟是真的,不由得回头望向玄齐说:“玄总你可真是好手段,从哪里搞到的这些东西”说着还不由自主的拍了拍脑袋:“伤脑筋啊伤脑筋”

玄齐耸了耸肩膀,故作轻松的说:“这也都是朋友们抬爱,知道我喜欢古董,所以什么都往我这里送,一开始我也没在意,送的人多了还别说真有几件好玩的东西。”

李默凑到钟的前面,伸手打开钟盖,里面的构造一目了然,不管是发条,还是其他的齿轮,仔细看上去都透着特殊历史的味道,让李默不由自主的低声说:“这是真的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东西存在”

闹不明白的李默双手握着大钟的底座,想要把它搬起来,一开始力气用小了,沉甸甸的大钟他居然没抱起来,李默的眼中闪过异色:“这么的重难道是阴沉木”说着不由得往前凑了凑,还拿起放大镜观察底座木质的纹路,仔细一瞧从纹理中有了发现,果然是阴沉木。

确认了木质后,李默对这个大钟有八成的把握,双手再次用力把它抱了起来,李默看向大钟的底座,一行纤细的满文出现在李默的瞳孔中,李默的眼中闪着喜色:“内务府,果然是内务府”李默对这个大钟已经有了定论。

内务府是清朝独有的机构,职官多达三千人,比事务最繁的户部人数多十倍以上,可以说是清朝规模最大的机关。内务府主要职能是管理皇家事务,诸如皇家日膳、服饰、库贮、礼仪、工程、农庄、畜牧、警卫扈从、山泽采捕等,还把持盐政、分收榷关、收受贡品。内务府主要机构有七司三院,最重要的是广储司,专储皇室的金银珠宝、皮草、瓷器、绸缎、衣服、茶叶等特供品。

再仔细观察了一番细节后,李默大声的说:“这是一件清早期的内务府匠人们仿照的钟表,是真品无疑。”

“清早期的断代有些笼统,请给出确切的朝代。”已经的对这个古钟有过确切断代的评委会,要求李默给出更为确切的朝代。

“自明朝末年至康熙年间民间的用钟、造钟、修理钟表有了一定规模。再从康熙至清末的两百年间,逐步形成御制钟、苏造钟、广造钟三足鼎立的局面,其中广造钟尤其受到清帝的青睐。”侃侃而谈的李默,说起自己过目不忘掌握的知识,而后指着这座木质钟说:“这个钟下面篆刻有内务府,属于是御制钟,看工匠的手艺与冶炼技术都比较落后,制造的也不够精美,所以年代可以往前提,如果我没有看错,这是一尊康熙年间的御制钟。”

为了增加说服力,李默还高声的说:“古董钟我也曾涉猎过,华夏国内仿造的古董钟我也曾见过,乾隆时期的工艺已经达到巅峰,要比这个精美的多,所以我敢断定这个不是乾隆时期的,而雍正时期并不推崇这些奇淫巧计,那么只能是康熙年制的古董钟。”

五人组见李默已经确认,也打开了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