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383(2 / 2)

加入书签

反观主公治下,竟然将如此舒适的马车拿出来公用,但凡交钱就能乘坐,到达目的地后,再将马车就近退还给驿站。这样以来,确实方便很多,如果价钱再稍微便宜一些,那寻常百姓也坐得起马车,出行就变得简单快捷又安全。”

说到这里,周瑜好奇问道:“不知此法是何人献于主公的”

李利闻言惊愕,说道:“公瑾此言何意难道有何不妥吗”

周瑜摇头说道:“不,非但没有任何不妥,反而令我等大开眼界。献此策之人当真是治政大才,思维敏捷,行事不拘一格,理当重用啊”

“这个嘛、、、真的有你说得那么好”李利神色怪异地迟疑道。

周瑜肯定说道:“有过之而无不及。事实上,马车通常是士族和富户人家彰显身份地位的象征,或是大户人家的女眷出行才会选择乘坐马车,并不经常使用。如今主公治下另辟蹊径,竟将马车当做公用工具,如此便可将马车的利用价值尽数挖掘出来,其价值就会暴增无数倍。因此,想出此等良策之人岂是庸碌之辈,定然是一位胸怀宽广的大贤之士”

李利闻言轻笑,坦言道:“些许微末之技竟然得到公瑾如此高的夸奖,李某实在是愧不敢当啊”

“呃主公,你这是、、、、、、、”周瑜神情愕然,惊讶得不知该说些什么。

“哈哈哈”稍稍愣神后,周瑜和李利对视一眼,随之车内六人开怀大笑。

笑罢后,李利颇有感触说道:“实话实说,这个主意还真是逼出来的。不怕你们笑话,当初平定西凉之后,各州郡府库内空空如也,甚至连长安城内的皇家府库都没有多少积蓄,整个西凉军穷的叮当响。但是西凉军数十万还等着发饷吃饭呢,平均每一天人吃马嚼的粮草都不是小数目,各营将领三天两头跑到我面前求取粮饷,可是府库是空的,我拿什么发放给他们再加上。各郡县府库内为数不多的粮饷还要发给百姓恢复生产,大力发展农耕。于是我整天被逼得不敢见人,唯恐他们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催要粮草。

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我西凉各郡县都是百废待兴,府库内确实没有多少钱粮,但我军唯独不缺战马,而且普通百姓家里也有很多矮马和驽马。有鉴于此,我就想出这么一个办法,将军中淘汰下来的战马和百姓手中矮马驽马购买回来,然后修建驿站。再调集各营之中的俘虏前来修路。只要道路通畅,百姓们出行方便,就可以把家中的蔬菜或山货拿到集市上卖掉;来往商队自然也能更加快捷,加速货物流通。与此同时,驿站凭借马车、马匹代步和客栈食宿收入。不仅能供应战俘们的口粮,还能结余一笔可观的收入。充实府库。如此一举多得之事何乐而不为”

说到这里。李利话音稍顿,缓口气之后接声道:“两年多下来,这个看似效用不大的无奈之举,为我西凉府库增加大笔钱粮,随之而来的便是从长安三辅到凉州乃至雍州各郡县,全部修建了官道。开设驿站。截至目前,雍凉二州虽不敢说四通八达,但官道已经贯通至各县,甚至延伸到各个镇甸。出行十分便利。以前从长安前往凉州刺史府需要两三天时间,如今只需快马加鞭一天就能到达,沿途驿站不仅有矮马和驽马,还有专供哨骑换乘的战马。

与此同时,很多战俘如今都已在官道两旁安家落户,成为我大汉百姓。以至于西凉境内如今已经没有战俘了,而仍在继续修路的那些人都是罪犯或游手好闲的不法之徒,只要他们服刑期满或是表现上佳,很快就能恢复自由身。因此,我西凉境内治安很好,近两年内几乎没有草寇和强盗为祸一方的事情发生,虽然算不上大治,但还算是安稳祥和之地。”

话说到这里,李利不由得摇摇头,肃然说道:“可惜此番于夫罗大军犯境,战事一起,百姓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必要时还得征召青壮运送粮草和军械。如此一来,眼下这等祥和安定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势必引起一连串的战事。”

“主公不必忧心。”郭嘉接声劝慰道:“于夫罗大军兵马虽大,却还不足以对我军构成威胁,只要我大军出动,两个月内即可剿灭蛮军”

周瑜欣然附和道:“奉孝所言极是。西凉全境的安定局面来之不易,但恰逢乱世,战事无法避免。相对而言,眼下我军钱粮充足,足可支撑一场空前大战。这个时候于夫罗大军率先撞到枪口上,那我们就不用客气,直接挥师北进,一举荡平南匈奴部落,收复河套之地,除恶务尽。如果战事顺利的话,我军此番或可趁势收取并州。纵然无法占据并州全境,也定要夺取大半郡县,为日后攻取并州全境奠定基础”

李利确实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事十分痛恨,对眼下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感到惋惜,但这种惋惜的本意是担心百姓受苦,却不代表他怯战,不敢应战。实际上,正如周瑜所说,西凉军眼下不缺钱粮,足可打一场大战。而这,还是建立在不用征收赋税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西凉境内的休养生息战略仍将持续进行,不会受到太大影响。而真正受苦的百姓主要集中在战乱之地,眼下主要是北地郡百姓,这是难以避让之事,毕竟北地郡目前处在战争的前沿。

此刻,听到周瑜一番话后,李利朗声笑道:“公瑾好志向,豪气干云哪哈哈哈”

周瑜含笑不语,坐在他身边的郭嘉接声道:“这并非不可能之事。以我军目前的处境来说,攻占并州势在必行,越早下手越好,迟则生变。目前,我西凉各地,惟有北面和东面边境不稳。东面姑且不说,那是与中原各路诸侯接壤,绝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事情。

但北面边境眼下正是一个契机,只要我军能够尽快击败于夫罗大军,既而一鼓作气攻入河套,横扫南匈奴部落。随后挥师东进,攻占并州云中、雁门等郡县就是顺理成章之事,因为这些郡县原本就在南匈奴人手里。待攻占这些郡县之后。再挥师南下攻取整个并州。

如果战事顺利,估计入冬之前便可结束战事。倘若战事不顺,亦或是途中又有变故,那我军此次也一定要攻占河套平原,将南匈奴人全部赶到塞外或并州腹地,为我们将来攻取并州赢得先机。”

“嗯,此事我等稍后再议。”李利微微颔首,看到大乔和小乔二女略显疲惫之色后,他轻声道:“中午我们在蓝田大营歇息,明日清晨再前往长安城。不知公瑾、奉孝意下如何”

“我等无异议。一切听凭主公安排。”周瑜、郭嘉和鲁肃三人都是人精,留意到李利的眼神后,自然是欣然应允。

“嗯。”李利微笑颔首,当即挑开窗帘,对跟在马车一旁的武关守将杨秋吩咐道:“前往蓝田大营。派遣快马前去通报。切记,不得泄露行踪。不用劳师动众出营接应。只需准备好军帐和食物即可”

“诺,末将领命”杨秋闻声应道,随之招来亲兵前去蓝田大营传令。

不知不觉,夕阳落山,天边挂满红彤彤的晚霞。

蓝田大营,后军大帐。

歇息一个下午的李利轻轻起身穿衣。既而轻吻吵醒熟睡中小乔的额头,随之走出内室。

诚然,最近几天连续赶路,尤其是武关至秦岭路段。颠簸得厉害。小乔和大乔姐妹俩都是柔弱女子,体质自是不能和李利等人相提并论,她们哪里受得了如此昼夜兼程的赶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