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57(1 / 2)

加入书签

己军人粗犷的一面,不过在给管明棠的接风宴上,他却是把家学所致的个人涵养功夫全然表面出来,即亲热却又不失风度。

酒足饭饱之后,李竹筠识趣的离开了饭店包厢,在她离开之后,于秋扬主动倒起了一杯酒说道。

“明棠,当哥哥的只是一个军人,不会什么花花肠子,过去若是有什么对不住兄弟的地方,还请兄弟多担待一些,这杯酒算是哥哥赔罪了”

听他如此一说,管明棠连忙站起身端起酒杯说道。

“二哥,明棠刚回国时,没有什么朋友亲人,所幸认识了两位兄长,最佩服二位哥哥的为人,哥哥您,弃笔从戎,何等的胸襟,何等的气魄,真是剑胆琴心,古之贤良也不外如是。王大哥呢,虽说人粗点,可是为人豪爽重义,真乃铮铮铁骨,好汉也明棠我几日前才见着二位哥哥,真是相见恨晚啊,哥哥这么说,可真是拿小弟当外人了。”

“明棠,你的话真是愧煞哥哥也”

满脸愧色的于秋扬地拿起酒杯道。

“上次在北平,只想着把兄弟介绍给王天木,如此一来,兄弟将来在华北也有些照应,可就是没想到,给您添了许多烦事,当哥哥的心中甚是愧疚”

见他这么说,管明棠只是在心下微微一笑,面上却是露出不愿的神情为,同时忙端起酒杯说道。

“过去的事还提它做甚,您那时也是不晓得详情,也怪我太贪心,没想到算了,既然过去了,就不提了,别让这事影响到咱兄弟的情份。来,二哥,千言万语都在这一杯酒中,干”

说罢,管明棠便是一仰而尽,而于秋扬自然也是一口干掉了杯中的酒。

放下酒杯,看着满面尽是诚挚之色的管明棠,只当已经把事情访开了,已经不再存在什么误会的于秋扬便试着问道。

“明棠,不知你这次来上海是为何事若是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地方,明棠你尽管直言”

管明棠突然来上海,只让原本就有意待再过两月,闲时去北平当面和他解释于秋扬心下着实欢喜,可寻思着他是商人,来上海显然是为了生意上的事情,想到他人生地不熟的,于秋扬自然希望自己能帮上什么忙。

为什么来上海

当然不能说是为了来“赌钱”的,要有一个合适的借口,无论是对于秋扬,还是将来对外人,都需要一个相对合适的借口,可有什么借口比较合适呢考察市场还是想到自己在车上认识的那个人,管明棠的眼前便是一亮。

“嗯,这次来是因为公司最近有拓展新产品的想法”

“新产品”

于秋扬微微一愣,若是他没记错的话,现在报纸上可都说北方公司之所以没接受所有的订单,是因为产能不足,而现在他们却要弄什么新产品

“嗯”

点了点头,管明棠吐出三个字来。

“脚踏车”

第八十八章小车之中藏乾坤

第88章小车之中藏乾坤

“脚踏车”

听着这三字,于秋扬微微一愣,却是有些不明所以,虽说他是军人,对经商之事远谈不上了解,可是他却从报纸上看到过一些关于脚踏车的新闻,现在脚踏车和纺织、生丝一般因日本倾销而日陷困。

“明棠”

眉头微微一皱,于秋扬不无关切的说道。

“你应该知道,现在脚踏车全国一年销售不过几万辆,而且其中大都为日货,从去年开始,日本人便开始向国内大规模低价倾销脚踏车,在上海已经有多少生产脚踏车的工厂或者车行,因受日货冲击而倒闭,你这”

于秋扬的关切让管明棠心下稍暖。

“二哥,你有所不知”

摇着头,管明棠把自己在火车上从林少白那里现学的东西卖弄了出来。

“中国的国情与欧美不同,以交通工具来说,现在世界上所盛行的两大陆用交通工具,一为火车,二为汽车,中国虽说已修铁路达数万里,但却只有数省有铁路相连,铁路交通我国尚远落后于他国,欲发展铁路交通,则需发展机车制造于炼钢业,而我国一无机车制造业、二无大型炼钢企业,且两者技术条件高,非一时所能决,而且因铁路修建成本较高,所以铁路发展一直受到限制,再者就是汽车,汽车是新兴交通工具,其运力虽小于火车,但却远大于马车,速度更数倍于马车,但且不论我国全无汽车制造之工厂,只是汽车对公路依赖性,就颇为恼人,虽然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励精图治,开辟公路,便利交通,于多省修建国道、省道、县道,但这些等级公路,虽适合汽车行驶,但驾驶汽车对驾驶员要求高,非人人可学,所以就目前来说,我国之交通,仍然以马车、人力为主,即便是军队行军打仗,亦是如此”

在管明棠说话时,于秋扬则是不住的点头,因为在后勤部门工作数月的关系,他自然知道中国陆上交通的现况,对于现代战争来说,交通可以说是首要战役条件,而在进入军政部后,因与接触德事顾问的关系,获知德事顾问对中队未来几年的发展建议就是“建立一支依托铁路作战的轻装步兵部队”,因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中国落后的交通现况。

而根据这一原则,未来大兵团战役作战将控制在铁路线两侧各500华里内,如果超出这一距离,就需要大量畜力或者汽车提供后勤保障,而无论是畜力还是汽车对于中国都是极不现实,最终只有一个办法人力

“代马输卒”

于秋扬有些无奈的吐出这四个字来。

“明棠,你不知道,咱们的部队一个师的马匹连拉大炮都不够用,而且中国马未经改良,小如骡驴,马力小,根本就是不堪使用,而且养马一日所需超过数名士兵,若是每师满员需战马至少3000匹以上,全国各师皆是如此,养马耗费之大,超乎想象,再则改良战马至少需要十五年至二十年,所以部队行军打仗、后勤供给大都是依靠人力,靠征发壮丁拉车、引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