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9(1 / 2)
明棠穿上了军装,不过相比于上一次的心甘情愿,这一次,管明棠却有些心不甘情不愿。
“让姓蒋的给坑了”
只要一起到,那姓蒋的给自己的命令,管明棠的心底便会冒出一团火来,这股火不仅仅只是因为,他并没有把自己置之于险地,可是他却把刚刚为国立下大功的第五十八路军送到绝境不得撤入关内
“娘西皮”
学着蒋介石的口吻,管明棠恨恨的在心底骂了一句,终于,今天,他算是见识到了什么是借刀杀人,什么是消灭杂牌,什么是
第五十八路军,并没能撤入关内,而被命令死守长山塔,而现在,整个关东军都盯上了长山塔,盯上了第五十八路军而在这种情况下,五十八路军,却要死守长山塔。
这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
英雄的五十八路军,也许此战之后,就会成为历史,自己坐在炉边,管明棠闭上了双目,尽管内心愤怒非常,但他却知道,这也许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既然第五十八路军现在是日军的眼中钉,肉中刺,那就给他们一个机会吧“我们需要时间,多抵抗一天,前线增援部队亦多一分,多一分胜算,少一分牺牲”
“中国是个落后的国家,欲求得国家的生存,民族的生存,国民必须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牺牲第五十八路军的牺牲是值得的”
“哲勤,你可以拒绝”
与何应钦的对话,一再地在管明棠的脑海中浮现出来。
拒绝自己还有拒绝的余地吗
苦笑着,一个声音传入管明棠的耳中。
“副司令睡不着”
是王润波,“第三团”的团长,虽说刚是睡醒,却不见睡眼惺松的他,坐到了炉子边上,然后看着那火炉说道。
“你不也没睡”
“副司令,其实,你”
看着身边的这位副司令,在他的身上,王润波并没有看到任何军人的气质,他并不是军人,而是一个商人,而且还是一个成功的商人,现在,他却需要带领第三团前往长山塔,然后在那里和大家同生共死。
“王团长”
轻语着,管明棠的双眼盯视着车厢。
“你知道,我也是中国人”
一声轻语之后,管明棠沉默着,不再言语了,这车厢里只剩下了列车奔驰时发出的咣铛声,列车距离北平越来越近了
“放下武器”
在离长山塔还有十几里地的山地隘口,看着与守军对峙的下属,看着周围山腰处架起的轻重机枪,在兄弟们的骂嚷声中,方居跃大喊了一声,并亲手压下身边官兵的手里的武器。
“营长,这帮子义勇军,想他娘的缴咱们的械”宋庭骂着,怒视着眼前这群穿着绿大衣的义勇军,原本看到那面国旗的时候,大家伙从来没像方才那么激动,不少人差点都哭了出来,可谁曾想,结下来一幕,竟然是对方要缴他们械,让他们交枪。
冷哼一声,孙大茂扫着这支成建制,几乎没有多少损伤的二十九旅的部队,脸上尽是轻蔑,二十九旅刚一开战便夺路而逃的事,早就传到了他们的耳中,自然的这会他也谈不上什么客气。
“你们的枪,老子们还不稀罕,身为军人守土有责,现在你们有两个选择,一是把枪和子弹留下来,你们不敢打鬼子,枪在你们手里连烧火棍也不值,老子们就用它们打鬼子,二是觉得自己是个带把的爷们,就编入我们第五十八路军,跟我们一起在这打鬼子”
五十八路军
几乎是在走出野山沟,碰到路人的时候,方居跃便听到了这个番号,他们全歼了日军一个联队是他们
“你们五十八路军还要留在这打鬼子”
睁大眼睛,不仅方居跃不信,就连其它人也是不信,难道五十八路军的兄弟们都疯了他们就不知道,现在日本人可正调兵遣将的,准备围攻五十八路军,这一路上,从北边逃来的老百姓,可都说,那公路上,到处都是日本兵,什么铁甲车、汽车的,那可都是一辆接着一辆的,占了那么一个大便宜还不跑,可不就是疯了
“怎么,胆子吓破了,是爷们的丢句话,不是爷们的丢下枪,没人笑话你们,告诉你们,他娘的只要留在这,就没有一个能活下来的”
提着手枪的军官嚷了一声,眼着这小千把号人,脸上依还是轻蔑的笑容,就在这时,人群中挤出十几个人来,是冯子民和他手下的弟兄,这会他还扛着挺十三年式重机枪。
“报告长官,第三十旅六十团五连中尉连长,冯子民及全连所乘十二人,愿意留下阻敌,还请长官分配任务
吼声,从那头缠着纱布的汉子嗓间迸发出来,那张黝黑的带着血迹的糙脸上,尽是绝然之色,没有太多的犹豫,没有任何顾忌,有的只是一名军人应有的觉悟同,在过去的几天中,没人能睡好,也睡不着,此时,当知道还能再打鬼子的时候,众人的心下,总算是落下了一颗石头,也许,今天他们能睡个好觉,至少能心安一点了。
“他娘的,咱二十九旅可有带把的爷们,别他把的不把咱爷们当成爷们”
啐了一口,“刀痕脸”走了出来,跟着他走出来还有十人,跟着更多的人走了出来,看着身边的兄弟们一个个走出来,方居跃朝前走一步。
“鄙人二十九旅五十八团二营营长方居跃,还请长官代为通传一声,我等皆愿编入贵部”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
第一百九十九章敌后战场战事紧
第199章敌后战场战事紧
3月i日,在弘前地区征召的上千名补充兵登上一条军用运输船,上千名恢复征召的退役老兵,躺要黑乎乎的舱底,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也不知道航行了几天,终于到达了一个港口,尽管这些补充兵从未到达中国,但他们还是一眼认出了这里就是中国的大连港码头上成麻袋、成麻袋的大事堆成了一座座小山,石灰以及各种军用物资更是堆积如山,码头上一个个蓬头垢面的中国苦力正在不停的搬来推去着货物,这些苦力一个个脸晒的黑亮黑亮的,只有牙齿是白的。
“快点,列队、不得喧哗”
在军曹们的命令中,一千余名补充兵一上码头,便被赶到了码头一角的一列火车,这列火车比日本的大多了许多,车窗上挂着白色的窗帘,一上车,外面的世界什么也看不见。对于好不容易来到向往已久的满洲,谁都想看看满洲到底是什么样子,这些退役少则一年多则三四年的补充兵们,早就忘记了严酷的军规,事实上,军规对于他们来说,意义也不大,他们趁着当官的看不见的功夫,偷偷地掀起窗帘往外瞧上两眼。
旅途是慢长的,火车怎么跑也看不见头,直到此时,这些人总算是体会到“满洲国”的地大物博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