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207(1 / 2)

加入书签

是儒雅,戴着一副金丝边的眼镜,一头梳理的非常整齐的黑发,双眼不大,但却显得很是精神。

虽说在外表上,看起来他极为儒雅,但从他走出电梯时所迈的脚步的步速,方芷云还是敏锐的得出了一个结果,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

正如同方芷云的观察一样,29岁时孙郡的确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他想施展自己的抱负。而北方公司和董事长能提供给他实现抱负的机会。至于他自己,他希望能够得到这个地,在适当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当他走进房间时,管明棠已经把丁慧婕的报告放到了桌子上的筐子里去了,方芷云会根据报告上的指示,将报告转给合适的部门,从而完成他交待的工作,这些事情几乎不需要他操心。

对着进入办公室的孙郡,管明棠和蔼地微笑了一下。

“请坐”

之所以请孙郡过来,正是因为通过其在铁道部争取“kfi国造机车”的项目,使得管明棠相信,他比孙平逸更适合那个岗位,机会向来只青睐付出者,在管明棠看来,眼前的孙郡更能充分体会到“重点项目”的意义。

“谢谢,董事长”

坐在董事长的面前,孙郡知道,自己期待以久的机会来

“长安,现在铁道部的专家正在对我们公司的设备进行考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们会得出一个结论我们具备生产机车的能力”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随着公司在美国定购的大型设备,尤其是自己在另一个时空中以废铁的价格购进的数百部苏造旧式机床安装之后,现在公司完全具备制造机车的能力,至少在设备上具有这一能力。

“这一点,恐怕需要应先生一行鉴定之后,才能得出答案”

虽然在南京、在公司,孙郡都是全力争取这一项目,可是,这时他的回答显得很是谨慎。

点点头,对于这个答案,管明棠并不觉得的意外,说实话,这是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到这个时代的“官方”技术代表,实际上,压根就没有接触到,从三天前应尚才一行来到新区,对新区的工厂加以考察,这支完全由铁道部的专家组成的考察团,便与公司保持着距离,甚至拒绝参加公司举行的欢迎宴会,原因非常简单避免外界非议,做出公正的评判,这到是让管明棠非常好奇,要知道,原本公司可都是给他们每个人都准备了少则数百元,多则千元的“行脚费”,这是同官方打交道的“潜规则”,可谁曾想,这一次却行不通了。

“董事长,他们只是一群从事技术研究的人,所以,他们”

在孙郡的潜台词中,似乎是告诉董事长,这些人并不是官员,所以,不能把他们和官员混淆一团。

“他们会做出公正的评判”

“好了,长安,我们不谈论这个问题了,我相信他们会从技术上作出对我们非常公正的评判,总之这件事,你办的非常不错”

话声一转,管明棠用听起来很是平淡的口气问道。

“长安,如果,现在让你主持新区的项目建设的话,除去当前的重点项目之外,你会重点推进什么项目”

董事长的话字字句句掷地有声,就像是擂鼓一般的让孙郡的内心猛然一阵激动,但他强自让自己冷静下来,先是沉默不语,在沉默良久之后,才深吸一口气回答道。

“汽车”

在孙郡吐出这两个字时,管明棠蹙紧着眉头,但却保持着沉默。

“董事长,就我所知,就在上个月,公司进口了多达四百辆汽车,其中三百辆为卡车,虽说这些汽车无一例外的都是从美国进口的二手汽车,价格相对廉价,但是,目前,公司的汽车保有量多达四千五百辆,其中85为卡车,这些卡车皆用于新区建设,而在未来,随着新区的发展,汽车需求量会继续增加,比如新区扩建后的公共交通需要大量公共汽车、新区建设需要大量的工程卡车、甚至企业间的物资配送、零件供给,同样也需要大量的汽车,汽车维修厂、汽车配件厂,这两座工厂是新区建成的第一批工厂,在过去的近一年中,通过对数千辆汽车的维修以及零配件生产,公司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汽车维修与生产配件的经验,尽管并不完全具备生产汽车的条件,但是”

深吸一口气,见董事长依然蹙着眉头,孙郡却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而是继续说道。

“既然公司可以借助美国的大萧条,于美国市场大量进口二手廉价汽车,那为什么不能考虑从美国购进一家破产的汽车制造厂呢然后将其整体搬迁到新区,从而自行制造汽车呢”

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章还来得急

第320章还来得急

“既然公司可以借助美国的大萧条,于美国市场大量进口二手廉价汽车,那为什么不能考虑从美国购进一家破产的汽车制造厂呢然后将其整体搬迁到新区,从而自行制造汽车呢”

在孙郡的声音落下后,这间宽敞的办公室内,随即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寂静的办公室中,此时只能听到钟表的秒针走动声,在这种静寂之中,孙郡只感觉自己的心跳越来越快,他紧张的甚至不敢直视董事长。

汽车

在这种沉寂之中,孙郡后悔的都想咬自己的舌头,自己的脑袋让驴踢了,竟然想到这两个字,他甚至可以想到,接下来董事长会说什么,也许他会说。

你压根就没有考虑到中国的现实,中国一年才需要多少辆汽车生产汽车开什么玩笑

可是对于汽车,孙郡却有着自己的理解,甚至曾经,他之所以对张学良充满好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其曾计划将奉天兵工厂改建成中国第一家汽车制造厂,无论那时张学良的内心想法如何,但在孙郡看来,那种远见却是其它人所不具备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