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226(1 / 2)

加入书签

专区内的水利工程一是利用自然河道,二是引水渠,去年冬天先生组织了四十万民团对自然河道加以整治,同时维修了前代遗留的引水渠,并新建了一批水渠,这些水利工程配以现代抽水机,将使专区数百万再无旱灾之忧,农民再也不用靠天吃饭专员去年兴修之举,可谓是活民无数善政”

话时望着专员,白子新的语气中尽是崇拜与感激之色,他还记得春节时,父亲曾对他说过,从他老祖那辈起,就没听说过当官的去修水渠,单就是这一点,就证明专员是个心怀百姓的好官。

而现在旱灾当前,专员命令政府、民团与合作社一同组织抗旱更说明了这一点,所以望着专员时,他才会生出现在的这种紧张而又崇拜的情绪。

“别拍我马屁,直接说问题吧”

虽说被人奉诚的感觉很不错,可是管明棠的理智却告诉他,马屁被人拍多了,人也就飘了,到那时,人就会失去理智,千穿万穿唯有马屁不穿的另一面是千坏万坏唯有马屁最坏

被先生如此训斥的白子新,只觉脸膛一热,连忙收拾心情指出了问题。

“水利工程的浩大,使得只能由政府去组织实施,但是问题在于,政府是否适合作为水利灌溉设施的运营者”

在提出这个反问时,白子新开始说道起他在报告中指出的问题。

“先生,在报告中,我提到现在政府采用的是政府组织民团修建水利工程,由合作社出面配合政府抗旱,表面上看来,是由合作社负责,实际上依然是由政府主导,合作社的介入,只是因为合作社拥有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基础,但却无法改变政府主导从修建到运行的局面,而事实上,政府并不适合作为水利灌溉设施的运营者,至于原因,无非就是以下几点”

深吸一口气,在提及报告中讲述的问题时,白子新已经慢慢忘记了先前的紧张。

“政府灌溉水管理效率低下。现在专区内灌溉水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及其政府机构。由于水利灌溉设施建设期和运行期均需要大量的投入,同时为了防止灌溉用水滥用、无人维护的局面,政府依靠强大的行政和财政力量设计、建设了大量的灌溉水利设施,并直接或由其下属机构负责灌溉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就像现在各县成立的“水利灌溉委员会””

听着白子新的讲述,管明棠则不时的点着头,虽说未来灌溉将以灌溉合作组为主,但在另一方面,灌溉基础设施却是要靠政府去修建去维护,而成立“水利灌溉委员会”则就是基于这一原因,尽管管明棠明白依靠长官意志和行政集权的管理方式往往暴露出管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行事拖沓等弊端,面对成千上万用水者的需求,难以提供高效、细致和令人满意的服务,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选择。

“第二点就是政府管理成本偏高,财政投入不堪重负,以去年兴修水利工程为例,四十万民团,按照一天一人o。13元的伙食费,每天支出高达五万余元,年年如此,专区财政可以负担吗而且从今年起,不仅有水利工程的修建,还有诸如维修和日常管理”

白子新的“警告”让管明棠想到后世的水利工程,由政府部门管理的多环节和低效率导致管理成本居高不下,超出了公共财政体制下政府应该支付的成本。同时,无限制的投入使政府背上了沉重的财政负担,正因如此,才会有后来一刀切的市场化,而市场化的同时,作为一个存在有大量“亢员”的行政机构,直接导致了水利站运营成本高,而运营成本又加在了农民用水上,正是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导致了大中型水利设施无法发挥其作用。

最终,在政府的主导下,专区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兴建的水利设施,将会如后世的水利设施修建、运营一般陷入“财政补贴不足管理低效一设施恶化一资金短缺”的恶性循环之中,自己只不过是在复制着一个“失败的典范”可除此之外,自己还有什么样的选择呢以兴修水利工程行以动员民团,检验动员的实质,这一切看似是如此的“完美”,可现在呢双重目标却只实现了一半。

沉默着管明棠将视线投向白子新,这正是自己请白子新过来的原因,他指出了问题,同样也应该有解决的办法。

“那么,白同学,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分离”

面对先生的问题,白子新吐出两个字来。

“将专区的水利建设与运营完全分离开,政府负责修建水利设施,再由信用社成立专门公司,负责对灌溉设施进行改进、扩建,并通过提供灌溉和工程服务获取合理的利润”

在白子新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管明棠的眉头微微一皱,这个建议在后世并不陌生,灌溉设施的公共资源的特点,使得只能由政府组织修建立,而运营则交给企业负责,这样企业只需要承担商业风险而非资本风险,而资本风险则由政府承担,而私营企业依靠灵活高效的经营和管理手段,极大地提高了灌溉设施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白同学,你的建议也就是将所有权和运营权进行分离,这是再简单不过的办法,可却没有从根本解决问题,无论是水利设施的兴修资本由政府投资,亦或是灌溉用水的属性,都决定了水利灌溉设施属公共资源的本质,而这一本质决定着,任何以此谋利并赚取商业利润的行为,实际上都损害了民众的利益”

在管明棠提及以全民修建的灌溉设施和全民所有的水资源谋利时,他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挂职时碰到的那高达每小时四百元的泵站供水,由民众出钱、出力修建的工程,最终还需要民众付出高昂使用费的方式,根本就不符合民众的利益。

可在另一方面,这又是一个两难的问题,政府去修建去主导带来的是财政压力,而企业又需要考虑到利润回报,即便是合作社,同样需要运营成本。

“现在的问题,最关键的说白了就是成本的问题”

见白子新一语点到了问题的根源,管明棠并没有否认。

“没错就是成本的问题”

实际上许多问题都是这两个问题,正像现在自己在专区建设中所面临着的问题一样,说白了很多问题就是成本的问题,包括基层建设在内,所有问题的根本,最终都回到了成本,也就是钱上,现在这个灌溉设施的问题,实际上也是钱的问题。

“成本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是钱的问题,所以,只要解决了这一问题,实际上也就解决了所有的问题”

“但问题怎么解决呢”

靠着椅背,直视着面前的年青人,管明棠倒是有些好奇,难道,他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点石成金管明棠当然不相信,正是资金不足,导致管明棠才会陷入当前的这种,明明看到其问题,却没有任何办法加以解决的局面。

“水利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