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3(1 / 2)
表面上的功利,表面上的功利,我们可以将这些技术卖给那些企业,从而获取应有的回报,但如果我们这么做,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这句反问让叶云先的眉头微微一皱,这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这会直接影响到专区的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产金联固然是一家联合会,但它从来不是一家赢利的商业机构,而是一个非赢利机构,它的建立,是为了促进专区的经济发展,而这些技术的提供方北方公司他们之所以提供这些技术,同样也是为了促进专区经济的发展,如何令本地工商业获得最大发展,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北方公司
在记录本上记下这四字,叶先云的心下不由感慨万千,这或许就是成功商人从事地方行政的最大益处吧。
“通过无偿的技术输出,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促成一批工厂的建成,或许,地方士绅他们不懂得管理现代工厂、不懂得技术,但是没有关系,我们可以提供现代管理人员、相应的技术以及技术人员”
而李树翘并没有提及的一个问题就是,随着这一系列工厂的显效,越来越多的本地士绅欲投资实业,使得他们为筹措资金,从而开始出售土地,从去年直至今年,超过两百万亩土地移转,超过一亿元的资金从数十万户人家流出,进而进入资本市场,这些资金转化成为厂房、机器,使得邯彰专区的实业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农村的土地分配问题正日趋缓和,这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只不过现在一切只是刚刚开始。
几个小时后,当叶先云从的产金联办公大楼离开的时候,他不仅没有得到答案,反倒有了更多的疑问,而他看着这片日显繁华的邯郸新城区,那些疑问则不断的在他的心底翻腾着。答案,答案究竟在什么地方“在邯彰专区,有近五百万亩土地集中于地主和富农之手,以目前的土地售价格来看,每亩地可以卖70一i00元,甚至150元,这意味着,那些地主、富农掌着超过6亿元的不可动资本,而如何促进这些资本进入市场,并发挥其作用,则是我们发展工商业最为重要的工作”
在专员公署内,管明棠又一次和李树翘一同讨论着这些问题,尽管有时候李树翘这个广东人那一口并不流利的国语,会影响两人的交流,但却并不妨碍他对其的欣赏。因为这个曾获科罗拉多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和科罗拉多大学社会学博士的广东开平人,是第一个能够了解自己设立“产金联”用意的人。
“所以,才通过产金联推出项目清单,从而吸引乡绅们进行实业投资”
那位叶记者的来访,尽管李树翘解释了一些问题,但同样的,他的问题又让他的心底生出了一些新的疑惑。
“的确”
可这也不过只是其中的一个用意罢了。
“用技术和市场吸引社会固定资本,将固定的土地转入市场的同时,又使得社会游散资本进入资本市场,在某种程度上,大大的推进了专区的实业发展,公司生产的机械设备亦获得了市场,可以说是合之两利的事情,如果排除新区和公司资本的话,在专区成立前,专区十二县工业经济资本不过只有163万元,而现在呢是7584。5万元,现在平均每个月,专区十二县都有超过300家新建工厂他们的规模不大,小则资本不过一两万元,高者亦不过三四十万元,但正是这些小型企业,繁荣了我们的经济,现在,整个华北,甚至一些偏远省份,都能够看到“邯彰造”可以说,就目前来看,我们的这一政策是成功的。”
管明棠的脸上带着得意,因为这一切都是他缔造的,或者说他一手促成的,现在的邯彰就像后世苏南一样,一大批“乡镇企业”出现在乡村,繁荣了乡村的经济,吸纳乡村富余劳动力,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这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现在的专区是什么状况呢减租降息、水利建设及良种推广使得大多数农民收入倍增,而收入增加后的农民渴望得到土地,而市场的繁荣以及无偿的技术转让吸引了本地士绅们的目光,乡绅为投资实业,资本不足只能售出土地,一个无形的链条在专区已经基本形成,而在这个链条中,政府、公司、士绅、农民,他们都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一切”
都满意了,至少绝大多数人会对目前的一切感觉非常满意,农民得到了土地、乡绅得到了工厂、企业得到了市场,而政府呢
政府则从中得到了财政收入的增加,即便是不计算实业工厂举办引发的税收增加,今年不过是一个季度,仅土地转让所收取的印花税之外的“教育附加”就高达七百余万一张官凭土地合同,无论售出者或者买入者都需要交纳一元教育附加,而出于限制土地集中,则通过每户每年购买土地不得超过十亩,次年再次购地教育附加增加至交易额的0,随后逐年递增10,且限购额降至五亩,以限制土地买入,而对于售出不仅不给予限制,反而对二次交易减收教育附加。
至于另一项收获则是农村、农民得到了稳定,上百万农民在其收入增加后,他们得到了的梦寐以求的土地,当然是自己出钱购买,如果长此以往,最多两年,专区的土地分配情况就会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土地集中的现象或许会存在,但绝不至产生影响,而土地交易中不断提高的教育附加,则又能限制农民的购地意愿,进而将其收入转向消费市场,从而促进消费市场的繁荣。
尽管现在专区并没有进行土地改革,但实际上,只需要两到三年,这场借助市场作为剪刀的“惠泽”将会改变这里的一切,既没有暴力,政府也不需要额外承担那怕一分钱的负担,不仅如此,政府还获得了大笔税收。
对于先生提到的这些,李树翘当然知道,甚至于这种“借助市场实现土地再分配”还是他在目睹了乡绅售地、农民购地后总结出来的,现在专员公署只是进一步促成这些,比如通过农村合作社公积金向农民提供小额购地贷款,以帮助农民购进,但在今天之前,他似乎没有注意到那个问题,可是叶先云临走前的一句话,却让他不得不去思考这个问题o
“先生,有一个问题,我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李树翘的情绪显得有些低落,而声音更极为低沉,意外的看着李树翘,管明棠点了点头。
“说来听听”
“如果仅只是邯彰一地的话,我们可以不断的办工厂,我们可以办上万家工厂,以促成邯彰的发展,改善邯彰民众的生活,我们可以把全中国变成我们的市场,也许十年,可能还要再短一些,邯彰造也许就会代替洋货,可到那时,邯彰是发展了,可是”抬起头,李树翘迎着先生的视线问道。“先生,可是中国呢中国其它地方呢”
第四百一十一章润物无声
添加开头
“家、生活、国家”
念叼着这几个词,在青年中国俱乐部内,曾琦这位专员公署高级顾问,反复看着他为醒狮杂志写的特稿,从邯彰组建常备民团,再到民众踊跃从军,曾琦便亲自采访了多人,以了解士兵们的心态,了解他们为何投军。
“幼椿,你知不知道,上个月,在乡下碰到一个老农,你猜他为什么让儿子去从军”
放下手中的特稿,曾琦看着坐于旁边的好友。
“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