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3(1 / 2)
他有着自己的要求,比如最简单的要求就是“严格按照原车仿造”而这种仿造并不仅限于外形上的与结构上的仿造,同样还包括材料上的仿造。
为了对比国产化材料与原车材料的差别,他特意列出一个表格,不仅把材料的金属化学化验结果都记在专用的表格里,注明了全部数据,分析材料的化学成份,而且还记录了它们的物理性能,而通过“原型车”材料的分析,他注意到原型车车体各个方向的材质都有着一定的区别,在这一点上,他同样遵守了这一原则,可谁曾料想,北方钢铁公司的研究机构,根本就没能提供性能与原型车一致的钢材,两者的化学成份相同,但是物理性能却相差0,虽说出于试验的原因,他勉强接受了这些材料,可现在从美国定购的履带寿命不达标,仍然让他还是把怨气丢到了让他有所不满的北方钢铁公司身上。
“这样下去,根本就不可能摸清试制车的性能”
眉头猛的一皱,看着那辆搭着一项帆布篷的试制车,面上尽是凝重之色,起初,孟亚清觉得可以先用这些勉强勘用的材料制造出这辆试制车,先完成机械部分的试制,通过摸清其机械结构,最后再完成它的整体设计,但是他却忽视了一点,原材料直接影响到它的各种性能指数,就像现在,看似简单的履带材料,直接导致在行驶一千公里后,就发生了履带断裂故障。
“还是材料不过关啊”
几天的试验之后,孟亚清终于认清了他当初所忽略的事情,也第一次认识到基础材料的落后对于整体工业水平意义和必要性,看似并不大的材料差距,不过是稍一整合,即暴露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孟工,试验还要继续进行吗”
就这时断裂的履带被技术人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重新安装之后,一个技术员大声喊着。
“继续”
既然已经造出了样车,就让这台样子继续试验下去吧,至少可以检查出来一些问题,柴油机的轰鸣声再一次响起,随着主动轮的转动锰钢履带再一次“哗啦啦”的运转着,试制车再一次于试车场上疾驰着。
“这是”
转过坡边,李直民便看到了一台大型拖拉机
“拖拉机”
“不”
尽管视线中的坦克并没有炮塔,待看清行驶中的底盘那熟悉的大倾角车首时,管明棠随之露出了笑容,而李直民的话,更是让管明棠认真的说道。
“是坦”
正准备说出是坦克时,管明棠才想起这个时代称坦克为“战车”连忙改口说道。
“是战车,嗯,tnak”
战车
tnak
先是中文名然后又是英文名,只让李直民整个人不由一愣,对于曾在诺威奇大学研修军事学的他来说,对坦克他并不陌生,他也曾见过坦克,但却没有任何一辆坦克能够给他带来如此直观的冲击,它的高度不及人高,但是却非常宽,而且履带也极宽大。
那熟悉的柴油机的轰鸣和履带运转时的声响,只让管明棠的脸上笑容越发灿烂起来。他们终于制造出了坦克尽管只制造出了底盘,但底盘却是坦克的根本。“孟工程师”远远的喊了一声,管明棠笑着走了过去,孟亚清是公司从特皮勒拖拉机公司聘请的拖拉机工程师,谁曾想到在特皮勒拖拉机公司会有一个中国籍工程师呢
“啊”
听着身后传来的喊声,转过身时孟亚清不由一愣。
“董事专员”
诧异的看着走过来的专员,孟亚清在惊讶时脸上流露出了一些苦笑,他知道是一定是那位仲隆仲经理给专员打去的电话,毕竟专员一直都极为关注“试制车项目”进展情况。
“你们造出了来了”惊喜的看着那辆炮塔座圈上带着帆布篷的坦克底盘,管明棠笑说道。
“怎么样现在试验进行的怎么样什么时候能够量产”
所谓的“试制车项目”实际上依照管明棠带回来的“原型车”进行仿制,而“原型车”则是管明棠在俄罗斯的那家俄军报废中心购进的两辆炮管上钻洞的t55坦克,当时在俄罗斯同时购进的还有其它武器,但真正让管明棠放在心上的却是那两辆t55坦克,他清楚的知道对于这个时代而言,t55坦克意味着什么,它不仅仅意味着这个时代最先进的坦克,一但拥有这种坦克,意味着他的军队将拥有这个时代最强大的装甲部队,当然唯一的前提是成功仿制它,并且实现批量生产。
尽管在那个俄军报废中心,存放着t62、t72等各种各样的先进坦克、装甲车之类的划时代的武器,但管明棠还是选择了t55。选择它的原因则在于其技术仅相当三十年代技术水平,他的发动机是36年研制成功的,他的装甲也是这个时代的技术,他的机械传送装置整体技术水平,也不过是30年代末期水平,而它唯一的先进之处,则在于其是苏联总结了二战坦克战的经验研制而成,总之一句话,它是“一堆由落后技术整合而成但却经历了战火和时间考验的杰作”
接连的问题让孟亚清脸上苦色更浓,应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在思索片刻后,迎着专员那期待的眼神,孟亚清的神情中略带着些许苦涩之意,而看到这个表情,管明棠似乎得到了答案,也许答案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理想,那
“孟工程师,有什么问题就直说吧”
第二十一章问题
“阿塔纳索夫博士,按照您提出的申请这台新型计算机,是为特定目的设计的,就是为求解线性方程组”
“是的,王院长”
阿塔纳索夫博士并没有否认自己的出发点是为了便利个人研究,但他随即又补充道。
“如果其获得成功的话,学院可以依其研究求解其它方程组的设备,”
“那么”
沉吟片刻,王守竞先看了一眼阿塔纳索夫,随后又把视线投向慈云桂的身上,缓声说道。
“为什么不能研究一种可以计算大多数数学问题的计算器呢”
似惊雷般的一句话,只让所有人一愣,而阿塔纳索夫的眉头更是一皱。
“王院长”
阿塔纳索夫说道,
“我想在一台计算器上实现这一愿意恐怕并不现实,至少在短期内很难做到,不过我们也许可以尝试,先把这一台计算设备制造出来,等将来再进行其它的尝试。”
相比于阿塔纳索夫的皱眉与毫无底气的回答,慈云桂却是在心里喃语着院长先前的那个建议,几乎是在阿塔纳索夫教授拒绝了这个提议之后,他几乎是有些焦急的看着院长说道。
“院长,我,我可以试试吗”
“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