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405(1 / 2)

加入书签

是劳务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劳务公司才是北方公司雇工最多的企业,多达48。5万人,北方公司的职别分成多个等次,而最简单的等职就是职员、职工以及雇员、雇工,前两者是固定职员或工人,有稳定的工作岗位,有完整的社会保险,而雇员则仅只有相对固定的工作岗位,仅享受医保,至于雇工则是最下层的,他们是日薪劳动者,只享受工时医疗,而雇工则是由劳务公司在各地招工后,那些未来心理测试选拔的的普通工人,虽说他们是最下层的、最廉价的工人,但在另一方面,他们却是邯彰最常见的建设者,楼房工厂的建设、厂矿的兴建,都离不开他们。

但在另一方面,几乎每个月,他们中都会有一部分人因其表现而升级为雇员,进入某家工厂或公司,并最终成为职工,对于许多人来说,成为职工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公司也从未阻断过他们的晋级之路,也正因如此,他们的工作才会极为努力为了获得晋级的工分。

“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志愿服役”

抽调雇工的目的非常简单,无非是为了加强军事力量。

“在公司当雇工,一个月的工薪是5块钱,而一个列兵,军饷也不过就8块钱,多出了三块钱,但军人那个职业担负的风险,却非常大,上次公司同意服役期间,按每天5分计算,可最后愿意从军的,只有不n5万人,也就是0的样子。”

作为劳务公司的经理,魏子铭比谁都清楚,军人那个职业对于那些家不在邯彰的雇工来说,并没有多少吸引力,多出几块钱的工资相应的风险却加大数倍,而且极不自由,尽管每天5分,意味着退役后,他们可以直接进入公司,成为公司雇员,从而拥有廉租房的租赁权以及个人医保。但,天知道,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

“这我得承认。”

点点头,对于动员雇工参军不利,王恩蕃并没有否认,事实上,在第一次动员雇工参加之后,作为劳工委员会主任以及防御委员会委员,他就开始思索着,如何动员雇工参军,甚至如何引诱其它人来邯彰参军,从而充实邯彰的军事力量,在战争时期,军事力量才是所有事业的根本。

“可,并不意味着,没有解决的办法”

“有解决的办法吗”

魏子铭有些紧张地追问一声,如果真的有解决的办法的话,那么,也许劳务公司的人力就更紧张了,不过,还好,至少现在各省招工处的工作非常顺利,在中国,人力,总不是太大的问题。

“不能说彻底解决,但至少,能解决一部分问题,我敢说,如果实施这个计划的话,那么,从此之后,总司令就再也不会为兵力不足发愁”

第一百九十一章潜力

清晨时分,初春时的阳光柔和的撒在大地上,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夹带着露水的清澈的植物芬芳。平静的水面上笼罩着一层轻纱般的薄雾,在芦苇丛中,几只早起的水鸭在芦苇丛中钻进钻出,此时的华北大地恰如仙境一般的平静,似乎没有一丝暴雨之装。

而就在四个月前,这里还曾爆发过一场激战,中日双方近三十万军队,纵深上百公里、宽达三百公里的战线上撕杀着,最终,日军南下的势头被打断了,两股迎头而撞的浪潮在片刻的撞击之后,似乎都恢复了平静,但任何人都明白,这平静不过只是暂时的,日军仍然会南下,而邯彰军一定仍会北上。

几乎是在战场上的硝烟依还弥漫着的时候,从太行山直至黄河畔,三百余公里的战线上,数百万民众和十数万军队一同,修建了一条绵延380公里的战线,这道纵深约100公里的战线,或许并不是最坚固的,但没有谁会怀疑,任何进攻者,在试图攻克这道战线时,都会付出血的代价。

而与此同时,日军同样也在石家庄一带修建了他们的防线,而在两者之间,形成一条纵深达数十公里的,对中日双方都是前进地幅的“交织地带”,在这里,充斥着大量的迟滞障碍,铁路被破坏了,桥梁被炸断了,甚至日军还征发了数十万百姓,耗时数月,修建了多条战车防御壕,这处交织地带的地形,甚至因此而发生了改变。

“对于日军而言,我们的战车,是他们最大的威胁”

置身于前置观察点之中,从潜望镜中观察着数公里外的那道战车防御壕,王庚的语气显得很是平淡。

对于日军而言,邯彰军的战车是最大的威胁,但是对于邯彰军而言呢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参谋部一直在进行着反思,在整个战役中,表现最差的正是战车部队。

如果战车部队能够与步兵部队的配合更完美一些,如果能够再大胆一些,甚至,如果能再多出十几个师,也许现在邯彰军至少已经兵临平津城下。但是战车部队的表现并不理想,甚至可以说,连参谋部都没有意识到战车部队上场会碰到那么多的问题,从道路到桥梁,再到运用,一个个问题都暴露了出来,就连同曾经抱以重望的,准备“履踏石家庄”重型战车营,亦因为桥梁的问题,被迫撤出战场,最后在围歼第五师团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而反观原本最担心的预备师,表现却极为出色,准确的来说是营团级部队表现非常出色,师级运用上有所不足,倒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高层军官的经验不足,虽说白崇禧等人尽了最大的能力,但是却无法改变问题的根本从士兵到军官都是初上战场的“菜鸟”。

“日军的师团防御纵深不超过30公里,我们的突破纵深上次战役是50公里,而实际上,却可以达到200300公里,如果部队配合默契的话,高层军官的主动性再强一点,上次,我们完全能打日军一个措施不力”

“不过,我们的兵力依然不足,我们的兵力与日军表面上是1比1,但实际上,却是1比2,如果我们兵逼平津的话,就必须要考虑到关东军的绥察兵团,以及关东军的问题,如果日军将关东军投入战场,到时候,我们只怕连守都成了问题,更不要提攻了”

依在潜望镜边,望着战防壕后方高达数米的土坝,于秋扬颇有赞赏的说道。

“这一点,白长官,看的比咱们清楚”

战役目标是根据自身实力制定的,而最终的事实证明,白崇禧对作战计划的修建,无疑是符合邯彰军实力的。

“总得来说,现在,我们的兵力,实在是太过有限了”

在掩体内站直身体,于秋扬又继续说道。

“我和联勤处的人聊过,现在,咱们的仓库中库存的邯七九40万支、二四式冲锋枪有10万支之多,而且新武器还源源不断的制造出来,咱们的库存武器,足够武装60个师,当然是轻步兵师,可,咱们现在有这么多的装备,但是却没有足够的人力”

在第一次了解到邯彰军庞大的武器库存时,于秋扬几乎不敢相自己的耳朵,即便是当年最阔绰的东北军仓库里也不见得能闲置那么多的武器,其它人的部队是有人无枪,而在邯彰,却正好翻了过来,有枪无人。

“武器是很多,可总归都是改膛武器了,如果不是因为考虑到将来扩军的问题,而且还有支援敌后武装的问题,那些武器早就转卖给中央了”

站直身子,王庚清楚的知道,那些被称为“邯七九”的改制步枪,不过是有几个月前,才获得正式的编号“二六式步枪”,那种用美制莫辛纳干改膛的武器,不过只是当年为满足民团使用低价购进的武器,但是,数量庞大的“邯七九”却制约了步枪的生产,因“邯七九”可堪使用,因此出于节约经费的原因,司令部一直无意制造新步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