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427(1 / 2)

加入书签

长多田骏声泪俱下的解释,甚至以内阁总辞职相要挟,终于达到了目的。

但他很快就发现自己错了。中国国民政府并未被他的声明吓倒。济南等山东地区的胜利,也没能使蒋政权垮台。军事上没能解决中国,国内的矛盾却在日益扩大。虽然苦恼,但他已走上了战争这条路,就只能走下去。他就象一个失手后的赌徒一样,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下一轮赌注上。

“真是一个麻烦啊到现在南京还没有打下来”

想n8个师团围攻下的南京,至今仍然没有拿下来,他的内心激起一片涟漪,不仅南京至今没有打下来,甚至皇军在南京的伤亡也越来越大了。

想到这,他的内心充满困惑与失落交迭的复杂感觉。他想不到南京一战会是这么个结果。几个多月前,为促成这次大战,他完全与陆军省站在了一起,跑上忙下,终于促使天皇和政府各部门通过了会战的议案。几十亿经费用到了战场上,中国派遣军也几乎尽数投入,可到头来,不仅没有攻占南京,反而让皇军陷入那座血肉磨坊。

“陆军真是些饭桶,成不了大气。谁指望他们谁倒霉。ot

感叹之余,近卫一阵怨怒。他摇响了手中的铜铃,吩咐道。

“收拾东西,今天就动身回官邸。”

从获洼别墅返回东京城区后,近卫没顾得上回家,便径直向首相官邸。一路上,他思索了很多问题,身处上层,他最能体会日本所面临的矛盾和永无休止的争吵。他相信,官邸那宽大的办公桌上一定又堆满了文件,想起这些他就头痛

但真正令他头疼的还远不止这些。先是天皇宣他进宫,虽然表面上是征询他对下一步中国事务的意见,但质问中他明显感受到天皇的责备之意。这也难怪,当初是他把政府推入军方怀抱的,今天战场失意,他自然难咎其责。谁知天皇余音未落,参谋本部、海军省、枢密院一些对华持消极态度的“温和派”也先后发难,指责他破坏了政府的常规,对天皇施加战争影响,并激愤地要求他和他的内阁辞职。一向稳重的近卫一时有些慌乱,他感到一场狂风暴雨正向他铺天盖地地袭来。希望陆军尽快拿下南京吧只要陆军拿下了南京,他就有理由说服那些“温和派”,当然,还有陆军中那些对陆军兵力陷于中国泥潭的“北进派”们相信,支那事变很快就会结束,到那时,支那的丰富的物产资源、人力资源都将为日本所用,日本即可以此为依告,北上挥师苏俄,从而一举完成帝国伟业

心底如此思索着,汽车驶进了首相官邸,正如近卫之前料想的那样,在他的那张宽大的西洋式办公桌上,堆满了文件,不仅如此,政务秘书则不断的提醒着他,有那些人请求与他会面,当然其中有些人是可以拒绝的,有些人却是不能拒绝的,比如军部的人。

“多田俊,从上海回来了”

“是的,多田次长在昨天下午从上海返回,在返回后,他第一时间要求与您会面”

“真是个麻烦的家伙”

长叹口气,近卫对政务秘书吩咐道。

“再麻烦总还要见的,他刚从上海回来,正好,有些事情我想向他了解一下”

“总之,现在的支那的情部,比我们想象的更为严重,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只要我们拿下了南京,蒋介石就会和谈了,可是他们却没有想到,现在蒋介石从苏联获得相当多的摇助,几乎每天都有一艘运输军火的苏联商船靠上广州,再这样进行下去的话,我们将来要面对的将是全面倒向苏联的中国”

相比于中国,多田骏更看重的是“苏联的威胁”也正因如此,他才会支持与中国议和,以恰当的方式结束目前的“冲突”。

面对多田骏的解释,近卫只是保持着沉默,而他的内心却无法平静,正像多田讲述的那样,支那的局势非常恶劣,根本就看不到任何“速战速决”的希望。

“多田次长,你觉得现在和谈成熟吗”

看着多田骏,近卫反问道。

“这”

首相的松动让多田的心底一喜,同样亦又是一忧。

“恢复到战前的态势,国民是不会答应的,而保持目前的态势,蒋介石是不会接受的。”

两难,多田骏的心底暗自苦笑着,对于东京而言,唯一能让他们接受的停战条件,无非就是保持目前的态势,同时支那支付多达数十亿日元的战争赔款,否则,根本就没有一丝停战的可能。

“现在最棘手的事就是这样。”

又一次,近卫使用了“棘手”这个词汇,接着他又说:

“如果打下南京的话,你觉得蒋介石会接受和谈吗”

之所以支持陆军进攻南京,近卫的出发点非常简单攻克南京有助于迫使蒋介石政府倒台,从而令中国政府换上一位对日本亲善的政客,到时候,自然也就有了结束事变的契机了。

果然,又是老生重谈,打下南京结束支那事变,但是就没有看到,支那人是不会屈服的吗多田骏的心底长叹一声,然后看着首相说道。

“阁下,南京的抵抗非常顽强。”

“如果陆军攻克徐州的话,那么北支军就可以一路向南,于长江北岸形成对南京的包围,到那时,南京的防御应该就可以瓦解了。”

对于军事问题,近卫并不怎么了解,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军令部的将军们告诉他的,从而使他相信,攻克南京近在眼前了,徐州的抵抗,不可能再持续多长时间,也许,明天,也可能是后天,攻陷徐州的战捷电报就会从北平发来。

“首相阁下,即便是那样,我们占领了河北、山东、江苏、浙江,还有南京,到那时,我们应该如何与支那政府进行和谈呢”

多田骏的反问只令近卫为之一哑,首相的呆滞让多田骏明白,眼前的这位首相,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到如何结束事变的问题,或者说没有认真考虑过。

“我们占领的地方越多,和谈的条件就越苛刻,条件琥苛刻,支那政府就越不可能让步,到那时,除了打下去,恐怕真没有别的选择,而支那军可以得到苏俄源源不断的援助,到时候,他们就会”

“那就打下广州吧”

随口道出一句话来,近卫认真的说道。

“现在大本营觉得,支那军之所以能够坚持,就是因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