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431(1 / 2)

加入书签

可能被埋没的。

但是现在,张群重提杨永泰,却让蒋介石的眉头微微一敏他隐约猜出张群的意有所指是为何意。

“岳军,其它人或许不知道,但你是明白的,畅卿绝不是亲日派,他所做一切,无非只为麻木倭寇而为”

蒋介石当然不会说杨永泰之所以亲自是出自于自己的授意,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张群也算是半个亲日派,说罢,又把目光投向远方,轻声说道。

“岳军,真正的亲日派,不可怕,最可怕的还是居心叵测之人”

虽是简单的一匀话,让张群觉得他号准了委员长的脉于是便点头赞同道。

“总裁说的极是,岳军也是如此以为。”说着,张群的话锋突然一转。“虽说许多人怀疑杨耿光出任战区长官部参谋长一职,但岳军却以为,委员长任命耿光为战区长官部参谋长,倒是为战区将来抵御日军入侵作准备到时,那些人自然知道了总裁的苦心。”

蒋介石微微一笑,并没有说什么,只是点点头,毕竟让杨杰去第六战区,并不是自己主动提出的,现在自然也不便争功了。

“现日军欲集重兵以报复第六战区对东京轰炸,单以第六战区之兵,显然是有些薄弱,他时,中央必调兵增援第六战区,哲勤起于商界,成于政事,于军界,一无人脉、二无故旧,届时如何调配协调各地增援部队,自是问题,而耿光曾任陆大校长、庐山军官教育团团长,于军中学生、旧识甚多,想来到时,各地增援部队,必定会完全服从”

提及此张群注意到,原本面带微笑的委员长的眉头猛一锁,他便意识到,自己的提醒,委员长怕是听进心里了。而此时蒋介石的心底,正如张群所料想的那样,一时心情却难以平静,在动荡中起家的蒋介石,深谙旧中国的统治之道。逢到凶险,他总是跳进池中,先把水搅个混沌不堪,尔后远交近攻,各个击破。对手下人的相互之争,他从不介意,甚至喜欢这样。他知道这么些年来,中国再难冒出个与他抗衡的军政巨头,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而张群的提醒,却让他突然意识到,不是再难冒出一个军政巨头,现在一个隐隐可现的军政巨头,正于他的面前浮现,而且还是在他的帮助下。

杨永泰曾为政学系之首,于政界人脉甚广,而杨杰,更是曾任陆军大学校长,虽说与陆大就读大都为师旅长,但是其于军界的人脉,前者以政为辅,后者以为军助,而管明棠则轻易得到了军政两面的“左膀右臂”。

心下警惕着,蒋介石并没有说话,但脸上色的笑容却消失了无形了。过去,虽说对管明棠有所警惕,但在他看来其却又不足为惧,因为他在政界人脉所赖为张静江之人脉而张静设的“建设系”长于建设,短于政治,在军界,虽说那彰军兵强马壮,但其在军界却没有任何根基,其军官又大都为商人出身,如此一来自然也就不足为惧,但现在“二杨”却使得一切发生了改变,二杨接触多少郁不得志的政客、军人,若这些人经二杨引荐惧为管明棠所用“兆铭,他们近年来忙些什么”蒋介石把眼光移开,轻声问道。汪精卫是他多年政敌,资历比他高,眼下虽居国民党副总裁,但却绝非安于现状之人。汪精卫韬光养晦,蒋介石心里十分清楚,而且,他还知道,张群与这伙人勾勾搭搭,关系也不错。但他对此并未太在意,原因很简单:张群离不开他蒋某人。相反,他却能从张群口中更多地了解到汪精卫这帮“主和派”的行踪。虽说他没有在意,可张群却象个在外面偷汉而被发现的妇人一般,见委员长猛的提及汪精卫,浑身顿时变得不自在起来。他偷偷抬起眼帘,溜了蒋介石一眼。

“汪副总裁是坚持主和。只是近来我与他接触也不多。不过,听说他把高宗武等人弄到了香港,想与日本人搭上线,具体情况不太了解。”

此时的张群闪烁其辞。蒋介石听着听着,眉头蹙成一团。

“岳军,你要提醒兆铭他们注意一些现在正值抗战最关键之时,让他切勿误已误国”

“总裁,岳军有一匀话不知当讲不当讲”面对委员长的训斥,张群萎萎缩缩地问道。“是,是,总裁所言极是。”

在怯缩的应声时,张群的心里犯起了嘀咕,总裁这是怎么样了,明明先前所有反应,怎么这会反倒像是没事一样,原本觉得自己号准了总裁脉的张群,一时间不由有些拿不准主意,总裁到底在想什么

难道,他对“二杨入邯”就没有任何警惕不可能啊照理说而就在他嘀咕着的时候总裁的声音又一次传进他的耳中。

“岳军”

像是突然想起了一件事,蒋介石转身盯着张群问道。“最近曾琦一直在武汉,你见过他了吗青年党方面下一步到底有什么打算”

听总裁提及曾琦,张群的心下便是一动,他知道委员长不是没有对管明棠加以警惕,而是在等着自己把一些话说出来,曾琦是谁、青年党又是谁这些可都是邯彰的政务之基。如此寻思着,张群凑近一步,开口说道。

“总裁,虽说青年党群多得管明棠的帮助,但曾琦诸人却是支持中央,也是支持总裁的,他们表示青年党愿团结在中央周围。只是他们的一些理念与中央相抵触,再则,其又无法脱离邯彰的支持,所以”

“岳军,当此非常时期,我们也要讲讲民主。我相信,青年党今后会是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该花的钱一定要花。经费一事,你找子文商量解决。”

在张群离开之后,蒋介石却置身于庭院之中,此时这珞珈山的空气依然象被滤过一般清纯,那阳光依旧照得水珠静物晶莹剔透,但此时,蒋介石却没有一丝欣赏之意,山湖相映,绚丽多姿武汉风光再难吸引他的注意了。此时,他的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

二杨,二杨反复于心念叨着二杨,蒋介石的眉头越皱越紧,而握着拐杖的手也却握越紧,

杨杰,在历史上被称为近代中国三个半参谋长中的一员,也是几无所成的一员之一在某些方面却又是最适合邯彰军的参谋长,好了,现在,邯彰军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参谋长了〉

第二百三十一章你的学生

民国二十七年五月二十六日,此时的中国大江南北都笼罩于明媚的春光之中,但这明媚的春光却又被一片不详的阴云所覆盖,每一个关心实事的人都知道,也许大规模的战争就在眼前,也许,又将有大片的国土随之沦丧。

在白南向北的暖气流中,一架银白色的“y2”双发客机,静静地在河南的上空飞行着。这架隶属于第六战区航空队的专用客机是专程运送新任战区长官司令部参谋长杨杰上将前去上任的。

明亮的阳光透过舷窗照射进机舱里,杨杰靠着柔软的座椅,翻阅着有关第六战区的资料,这些资料既有军令部提供的,也有飞机上随机携带的资料,而此时表面镇静的神态里透出几个紧张。

而紧张的原因非常简单,负责第六战区防御的邯彰军远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强大,邯彰军的骨干是第十六集团军只有4师3旅,兵力仅十万,至于战区预备军,亦不过21个师及8个团、旅,至于刚刚编遣的“战区国民自卫军”亦不过只有15个师,林林总总的武装力量总合,亦不过只有70万人,而这却已经达到了第六战区的动员极限。

而他们所面对的敌军呢

预计日军将投入7至20个师团,这意味着

“参谋长,再过一个小时,就到达战区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