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450(1 / 2)

加入书签

力量与财政力量的角逐,谁拥有足够强大的工业力量和充足的财政资源,那么谁就能够赢得战争”

随手将烟蒂按灭于烟灰缸内,管明棠看着会议桌两侧的众人说道。

“现在,我们就是用羸弱的工业和财力去进行一场国家规模的战争,这,已经远超过我们的能力范围”

尽管并不愿意承认,但现在管明棠却又不得不面对这个事实,想法是好的,但现实总归是现实,现在的现实是邯彰不可能凭借一已之力彻底击败日本,甚至就是中国亦没有这个可能。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以一区之力承担着整个华北地区的防御,我们不仅没有向中央索要一分钱的军费,甚至从本就紧张的财力中,向中央供了三千万元,以支持中央财政,但是,我想问的是,我们还能支撑多长时间”

问题从管明棠的口中吐出,先前持最强烈反对意见的李璜将视线投给了李树翘,他是产业金融联合会的理事长,产金联和过去一样,一直负责全区的工商业规划,或许,现在他能够给自己一个答案。

“如果”

在道出两字时,李璜的语气显得有些犹豫,甚至就连同他的视线都有些飘移。

“我只是假设,假如,现在战争的话,政府重新转向建设,在未来的四年中,山东河北,将会发生多大的变化四年后,我们能不能具备反攻东北的能力,我是指工业和财力上”

过去在野时,他或许可以高唱着反攻,但是现在,他却知道反攻需要以实力作为后盾,而不是爱国者的嘴巴一动,就能把百万日军赶出中国。而这个实力并不是简单的军事上的实力,军事实力是以工业与财力作为后盾的。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四年后,北方企业集团所属企业可以生产2500万吨钢铁以及27万吨机床设备,同时,随着大型战车工厂、大型飞机制造厂、重炮厂的投产,邯彰军的装备将发生量级的转变,而在另一方面,如果可将建设费抽回,那么公司项目投资将达到史无前例的57亿元,考虑到激活山东本地资金用于工商业投资,预计投资将超过100亿元,届时河北、山东两省的财政收入亦将随着工商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达到50亿元左右”

扶了一下眼镜框,最后李树翘又特意强调道。

“当然,这只是最理想的数字,考虑到种种变化,我认为,财政收入确保在45亿元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根据50政赤字水平计算,四年后,两省可负担的财政支出应该为70亿元,而其中70可作为军事支出,在五年后”

一个简单的回答,几个简单的数字,就这样的落在的诸人的心底,尽管,他们有些心不甘情不,但简单的数字对比,还是在他们的心底烙下了印迹。

“但是到时候,如果中央不对日宣战呢”

当李璜道出他的顾虑时,杨永泰却在一旁回答道。

“这一点并不值得担心,对于委员长而言,只要他的实力足够强大,且外部环境亦对中国有利,那么他就一定会对日宣战,因为,”

语声稍沉,杨永泰的语气一凝。

“他毕竟也是中国人,再则,按我同陈布雷初步的商讨,如有必要的话,可要求委员长可在司令面前签写民三十二年对日宣战书,并由司令保存,如果届时中央拒绝,司令即可直接以此宣战书为凭,对日实施反攻。相信委员长是不会反对的。”

“啊”

惊讶的看着杨永泰,就要曾琦想要说话的时候,管明棠却摇头说道:

“这是万万使不得,如果接受的话,与我等携械威逼中央有什么两样与张杨两人当年西安兵变又有何区别只需要有委员长的保证就行”

在管明棠看来,所谓的书面保证、签署宣战书,不过都是画蛇添足之举,根本就没有那个必要

“是啊”

赞同管明棠看法的曾琦点头说道。

“多年来,委员长一直自命是英雄人物,而且又有言出必行的虚荣心,若不然当年西安之变后,委员长安抵南京之后,完全可以食言,进而对陕西各方实施报复,可是最终的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

“我知道。”

有些沉重的点点头,左禹生透口气说道:

“这一点确实如此,如果委员长承诺的话,相信他是不会违背承诺的。”

虽说如此,但是他的眉宇间却不改先前的忧容,相比于这个承诺,他更担心的却是另一个问题,想到这里,他立即绷紧着脸不无忧虑的说道。

“如果对日停战的话,那么今后中国的局势就将变得很微妙,司令将会取代其它人而成为当今中国第一军阀,这会不会导致未来”

左禹生警言,让所有人的神情微微一变,而管明棠则是思索一阵,让窗外看去,顺着那夏日的细雨视线慢慢的投向远方,然后他似问非问的说道。

“地方实力派,确实是让人引以为忧的,但是,我觉得的至少在未来几年内,我们都不需要担心这一点”

许是自信的原因,突然,管明棠那沉重的声音却又变成了纵声大笑,笑摇头说道、

“至少,相比于其它的军阀,我管哲勤,他人还挑不出个刺来,再者”

那笑容到此却突然又结束了,随后他若有所忧,怔怔地望着远方叹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