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45(1 / 2)
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在这片法国殖民地的边缘耀武扬威。是什么造成了这一切呢是现在中国变得强大了吗不,显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事实上,正是从那些该死的德国佬击败了法队,占领巴黎,从那一刻起,法兰西所有的骄傲都被德国佬踩的粉碎,尽管现在贝当元帅重建了法国政府,但又能怎么样呢
远在法国的贝当,是不可能给予远东任何支援的,至于那些该死的中国人,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卑鄙的选择了趁火打劫,试图用武力收回所谓的他们失去的“尊严”,但法兰西的尊严呢
是的,那些卑鄙的中国人,压根就不在乎就像他们给予菲尔少校的羞辱一般,如果是在过去,他只需要派出一名少尉,那些中国人就会像哈巴狗一样的卑躬屈膝的百般讨好自己,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像打发一条野狗似的,把菲尔少校赶了回来。
“上校,那些中国人根本就是一群粗鲁的土匪,完全不顾外交礼节”
面对菲尔的抱怨,德谋克上校只是无奈的耸了下肩膀,他当然知道那些中国人是如何的卑鄙,但是,现在又有什么意义呢没有任何意义“少校,我想,也许,很快,我们就需要把这里的交给中国人了,毕竟,”
尽管并不愿意面对这个事实,但是,德谋克上校还是不得不去面对这一现实。
“我们并没有其它的选择,我想唯一的选择是,要么我根据西贡的命令把广州湾交给中国人,要么,我将屈辱的签署投降协议书”
是和平的移交还是屈辱的投降
对于德谋克上校而言,似乎是唯一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更希望是前者,但是,前者却需要西贡作出决定。
“上校,也许中国人会屈服于英国人的压力,毕竟,英国人还要考虑到他们的香港”
菲尔少校的话,换来的却是德谋克的一阵冷笑。
“那些该死的英国人,根本就不值得相信,如果不是他们”
如果不是他们,法国会败的那么快吗更何况
“现在,英国虽然需要考虑到香港的问题,但是,对于英国人来说,现在的法国根本就不是他们的盟国,不要忘记,他们刚刚在北非袭击了我们的海军所以,绝不能相信英国人”
想到英国海军对撤退至北非达喀尔法国海军的袭击,德谋克上校的神情便显得有些激动,在他看来,中国或许卑鄙,但绝没有英国人那么可恨
就在德谋克上校咒骂着英国人可恨时,办公室房门突然被撞开了,闯进来的是一名上尉军官,只见他一进门便惊慌失措的急声说道。
“长官,中队,中队强行突破了边界,解除了边界部队的武装”
第四百零六章市间风云
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匀。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好象是含着笑告诉北平的人们:在这些天里,大自然是不会给你们什么威胁与损害的。西山北山的蓝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还披上各色的晚霞。
在这个还算太平的年月里,街上的高摊与地摊,和果店里,都陈列着即便是那些北平人都觉得有些新奇的,一般人叫不出名字来的水果。葡萄、梨、苹果,这些都是寻常能见着的水果,而在北平的一些商铺里却还摆着从海南或者徐闻的那些产自热带种植园的香蕉、菠萝以及其它诸如此类的热带水果。
在街道上到处都是熙攘的人群,人们的脸上带着笑容,往返于各个商家店铺之中,为即将到来的中秋准备着,甚至其中不乏手中提着新鲜的热带水果的人们,人们的脸上充满了祥和的笑容,这一切,似乎都在证明着这是一个很好的时代。
确实,对于民29年的中国人来说,现在确实是一个极好的年代,从民26年起,作为“战时农业”的核心之一,由徐闻水稻试验场研制的“中山5号”杂交水稻以及江西、湖北等地水稻试验场试验改良高产传统稻的大规模推广,加之化肥、现代堆肥的相对普及,中国人第一次普遍的分享到农业科技带来的变革,农村产出的增加改善了农民的生活。
在过去的几年间,华北农村建设,尤其邯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惊人的成效依然令各地侧目,在社会各界的呼吁下,在民27年,在对日停战之后,全国性的“三七五减租”亦开始在江苏、浙江以及南方诸省推行,尽管遭受了相当大的阻力,但是,仍然顽强的推行着,在民28年,随着“三七五减租”初见成效,学自华北的土地改革亦开始推行。
在民29年,随着土地改革的推行,自耕农和佃农土改后的收入自然比以前多,以前要交租,现却不用了。他们收入增加后就有比较大的消费能力,可以买工商业的产品,从而帮助工商业发展。这时土地改革的功效开始显现,一方面增加农人工作诱因及其收入,一方面让农户可以消费得起工商部门的产品,而且又引导原本无所事事的地主去发展工商业,整个经济就被往上带动。
一切正如民27年,北平绥靖公署推行土地改革时所言“土地改革对整个经济发展的帮助在于,把土地给真正耕作的人,至于那些本来赖在土地上收地租的地主,就逼着他们从事工商业,从而让整个经济活络起来,让整个社会的氛围往好的方面发展。”,在民29年时,中国的经济,真正进入到了快速发展时期。
而作为华北的政治中心,北平,这座大城市,在某种程度上亦见证着这种繁华与发展。而相比于繁华,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政治上的稳定,曾几何时,不时见于报端的内战阴云、政治纷争,似乎都消失了,不仅如此,甚至就连同诸多失去的国家权益亦也收回了,上海的法租界、广州湾租借地,所有的一切,都在清楚的告诉人们,这个国家此时充满了希望。
“叮、叮”
骑着脚踏车,陈明轩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在凉爽的秋风中,骑脚踏车原本就是一种享受,对于他来说,他每天放学后,最喜欢的便是骑着脚踏车四处闲逛。
“咦”
突然,刚刚逛到长安街的陈明轩猛的刹住车,他只看到远处,一队队既有学生,也有工人或者市民的人群占据着整条马路这样一群人,手里大都有小旗。这样的队伍浩浩荡荡前来,沿路吸收了无数人进去,长衣的和短衣的,男的和女的,老的和小的。
其中甚至,有些人和他一样骑着脚踏车,在队伍旁边,手里拿着许多纸分给路边的行人,也和行人们说些话语,似乎是在宣传着什么。是游行示威对于好热闹的陈明轩来说,他几乎下意识的就想离开,作为一名高中生,他清楚的知道,华北民代会早在两年前就通过了特殊时期临时条款,绥靖公署更是早在成立之初便签署了戒严令,在戒严令下,像集会、结社、出版等各种权力无不被限缩,这也是华北当局饱受指责的地方。
不过,阵明轩却是这一政策的支持者,在他看来,戒严令颁布后的权力限缩保障了政府的权威,这更有利于对日备战,或者说“国家建设”。
“这些人”
就在陈明轩想要出言抱怨的时候,忽然,震天动地的一声喊
“中华民族解放万万岁”
这是数千人的喉咙里喊出来的震耳欲聋的喊声,只让陈明轩感得内心一荡,但也让原本觉得有些无聊的他,感觉有那么点意思。
就在这当口,有个人把一张纸放在他手里,并且说:
“同学一起去一起参加爱国示威吧”
说话的是一个女孩,一个只有十六七岁的,穿着淡青色校裙的女孩,然而对于陈明轩来说,他却想拒绝,和这些人不同,他是政府的坚定支持者,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态度依然是很坚决的。
“这个同学,你们这么做是不对的”
面对同学递过来的传单,陈明轩大声喊道,他试图劝说这位女同学,告诉她,这是错的。
“同学,现在,值此外患之际,我们更需要团结,更需要”
“同学,你难道忘记东北处于日本奴役中,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同胞了吗”
“这个同学,你怎么能这么说呢”
一时间,在陈明轩的周围尽是愤怒的呼声,而对他们的责任,他只是大声辩解着,为自己,同样也为他所支持的华北当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