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49(1 / 2)
场前所未有的革命,而这场革命将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炮兵的威力。
“考虑到空气阻力的影响和对真空中斜上势物体运动方程进行修正即可以得出雷达的外推原理”
书写着外推原理时,他又在笔记本上写下真空弹道的方程表示。
“为外推段水平距离,h为外推点高度,为平滑点弹丸的水平分速度,为平滑点弹丸的垂直分速度为重力加速度,为外推段弹丸飞行时间”
时间过的飞快,当高自强抱着厚厚的一叠资料离开图书馆的时候,天色已经微微放明,已经是凌晨4点了,尽管感觉有些疲惫,但是他的脸上却带着笑容,尽管依如以往一般匆匆步行,但是他的脚步却显得很是轻快,经过不过的演算,他已经在理论上证明了那一设想的可能。
“在战争中,地面炮位侦察雷达可以在数分钟内测定敌方炮位以及已方炮弹落点,从而可以起到压制敌方炮火,减少我方伤亡的效果,其测定误差远低于目视侦察以及校射”
在坐着十几名同学以及教授的教室内,讲解着自己的构思时,高自强注意到在教室的边角,坐着一名军官,他只是静静的坐在那,似乎是在记录着什么。
“在对弹丸跟踪的同时平滑出以及测出平滑点的位置,则由式1可求得,从而算出弹丸的或者落点”
转身在黑板上的弹道公式上写下几个数字,随后转过身,高自强又继续解释道。
“为了提高外推精度,考虑到真空弹道受空气阻力的影响,对侦察情况选择弹道函数,对校射情况选择弹道函数来代替1式中的项,这样得到以下两组新的方程”
拿起粉笔,迅速的在黑板上写下两组新的方程式,高自强的神情显得极为自信,而看着同学以及教授们若有所思的神情,他的眉宇中隐带着些许自得之意。
对于电子工程系甚至对于全世界来说,这都是一个全新的,从未曾有人尝试过的学科,通过雷达解决多年来困扰炮兵的技术问题,同样的,这也是一个专门为战争服务的科技创新。
“所以方程2外推的弹道必然不能与所有的真实弹道相符,他只是具有一种平均的补偿作用,这种补偿作用,对某些火炮在一定程度是有效的,但是对某些炮种就要差了,但是可以引入一个弹道轨迹系数再对进行修正,使方程3更接近真实弹道”
听着台上的发言阎文勤的只觉得的心脏不时的剧烈跳动着,作为一名炮兵军官,他同样意识到如果这一构想实现的话,对于炮兵的意义,甚至远胜于他所发明的“同时弹着”,那只是一个简单的炮术,而高自强构思根本就是一场革命。
“将最大限度的发挥火炮的作用,一门百发百中的火炮不亚于一百门百发一中的火炮,如果我们研制出这种炮兵侦察雷达,那么,火炮的利用效率将最大限度的得到提高,不仅可以有效的压制敌军炮火,减少已方伤亡,同时还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率,过去需要上千发甚至几千发炮弹才能达成的任务目标,只需要数百发甚至数十发炮弹就可以达成任务目标。”
在发言结束之后,当高自强从台上走回到坐位的时候,阎文勤便主动的朝他走了过去,然后径直问道。
“你当过炮兵”
在高自强的身上,阎文勤还是发现了许多军人才有的气质,他也许当过兵,甚至可能是炮兵
“你是”
“我叫阎文勤。”
不过只是听到这个名字,高自强不由的一愣,他立即意识到站在自己面前的是谁华北集群炮术总监,他所发明的“同时弹着炮术”曾在“夏季攻势”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华北集群的炮兵之所以强大,绝不是仅仅只是因为拥有数量众多重炮,更多的却是战术理论上的先进,而促成这一切的正是眼前的这位陆军中校。
“是,是的,我,我曾在炮十旅三团二营六连服役”
“很好”
点点头,阎文勤认真的看了看高自强,然后说道。
“如果炮兵总监处全力资助你的研究,需要多长经费需要那些方面的协助”
作为炮术总临,阎文勤从没有放弃过任何一个可以提高炮兵作战效能的新技术,而现在他自然不可能放过眼前的这场。革命”,此时,他倒有些庆幸自己临时起意,旁听了这场内部的学术交流会。
“啊”
惊讶的看着对方,一时间,高自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他在说什么资助自己的研究是资助这个项目吗
第四百一十二章开启地狱之门
“中国农业的问题在于如何改良生产技术。因此,农学家的任务就是帮助农民改良农业生产技术的各个环节。即,通过培育良种来增产农业,通过改良工具来提高工作效率,通过防治农作物的各种病变来提高产量。”
民二十三年邯彰行政督察专区农业问题总结报告
民二十九年,在良种、化肥以及新式农具推广以及“二五减租”的强制性推行下,曾日益萧条、濒临破产的中国农村再一次唤发了生机,而其中中国的农学家以及数十名在中国居住了数年甚至十数年的美国农学家付出努力是不容忽视的,他们邯系良种的基础上培育了十数种适应中国各地环境的良种,并与工程人员合作开发了新式的农具,正如民二十三年的报告中所述,良种、新式农具的推广所取得的成绩是斐然的,不过对于外界来说,防治农作物的各种病变,似乎只需要有北方化工提供的农药就足以解决问题,似乎,确实如此。
北方真菌研究所,对于外界而言,这似乎是一个并未取得太多成就的地方,但实际上,在过去的多年间,其在植物病理学领域却取得了诸多的成就,在小麦、水稻、棉花以及其它经济作物病害的研究与防治方面早已走在世界的最前端。
“我想知道,当初,你们为什么会资助这个项耳”
在真菌研究所的一间办公室内,看着面前的造访者,邓叔群这研究所副所长,同样也是“w”项耳的负责人,用略带着些许疑惑的眼神打量着他。
与普通的棉粮病毒害研究项目不同,“w”项耳所研究的是多达数十种植物病毒,这一项目已经持续多年,在研究对病毒的防治的同时,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目的,激化并提高病毒的自我繁育能力,提升病毒的致害性。
“出于国家安全方面的因素”
一如五年前,项耳展开时一般,魏山河用平静的口吻回答道。
国家安全方面的因素
对于这个回答,邓叔群显然不太满意,可他却又有些无可奈何,在过去的五年间,新兴公司项目的资助者,向真菌研究所提供了多达700万元的研究经费,这相当于研究所获得经费的80以上,新兴公司是他们最大的资助者,甚至超过北方化工。而新兴公司显然是一家拥有政府背景的企业,甚至是军事背景。
“你们是想将“w”项目用于军事用途吗”
盯视着这位魏先生,邓叔群终于还是道出了五年来一直压抑在心中的疑问,现在。w”项目已经完成了,可以说真菌研究所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但内心的不安以及科学家的良知,却使得他希望在将这些技术资料转交时,获得一个准确的答案。
笑了笑,魏山河并没有给予直接的回答,而只是答非所问的说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