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562(1 / 2)

加入书签

得到了世人的公认

身体微微前倾,缓缓扫视那些表情或严肃或疑惑的参政委们,然后平静说道。

“我们的理想是简单的,也是最为纯洁的,我们愿意为我们的国家、民族,牺牲我们个人的一切,即便是付出的代价是生命,我们相信,只有持以这一国家至上的观点,便能够实现国家的复兴,民族的崛起。

浑厚坚定的声音在会议厅内回荡里,然后一片死寂般的沉默。看着台上的那个青年,一些激动的参政委员这时已经忍不住纷纷起立,回报以热烈的掌声。

站在台上的这个人是中国最年青的陆军上将,他曾在华北力挽狂澜,曾为了国家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而在他的领导下,华北所取得的建设上的辉煌成就,亦是举世瞩目的,当他的言语在会场中回荡着的时候,纵使是台下的非青年系参政委员们亦用掌声表示着他们对他的支持。。

“自民国以来,众所皆知,地方主义的盛行加之军阀为一已私利,导致国内战祸频频,百姓游离失所,我百姓何罪竟遭此大劫,20年内战,我民族元气大伤,国力耗尽,前车之鉴已为不远,正因如此,于过去七年间,兄弟曾多次呼吁,地方当局应坚决中央,并全力维持中央之权威,维持法律之尊严

在说出这话时,管明棠的双手撑着发言台,他的神情看似平静,但声音却显得有些激动,他清楚的知道,自己比任何人都更有资格说出这句话。

“但是,服从不等于盲从,作为一名军人,忠诚是我的荣誉,但是忠诚并不等于盲目的服从,而作为一名行政官员,职责告诉我,我理应遵守国家的法律,理应服从中央命令,但理智与责任告诉我,当中央的政令或行为,发生错误的时候,我有责任与义务去提醒中央,正如同在这里,你们曾无数次提醒着华北地方当局的一样,我想,这种提醒,恰是一种爱国责任的体现毕竟,我们是亚洲第一共和国,估这个共和国内,每一个国民不仅有义务去保卫他免受侵略,同样也有责任提醒他,避免走向错误的道路

第四百三十一章质疑

在管明棠的演讲中,沈宗瀚等人只是默默的点着头,对于他们来说,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在过去的几年间,为了彰显华北的不同,参政会不仅仅只是一个参政咨询机构,同样也是一个立法治政机构,绥靖公署的行政命令无不需要经过这里的审议并通过之后方才能获得通过,这种施政方式为华北赢得了空前的声誉以及国内开明派人士的赞扬。

当然,沈宗瀚以及其它人并不知道,这实际上是一个策略问题,管明棠最初之所以实施这一策略的原因是基于一点在参政会312个代表委员中的207人是青年派的骨干,这一事实使得公署提交的提案,在一般情况下都会被通过,即便是发生争执最终同样也会获得通过,正如同通过”特别时期临时条款”一般,尽管引起了诸多争执,但最终还是得到了通过。

而当”特别时期临时条款”通过后,面对外界的质疑和发难,绥靖公署的回应非常简单这是参政委员们争执中基于国家利益通过的提案,是出于维持特别时期的特殊需要而制定的暂时性的临时条款。

无论是对于管明棠亦或是绥靖公署而言,参政会不过只是一个盾牌,一个假以”民意”的盾牌,而这一盾牌却又是无从指责的,毕竟,他们既不是邀请的,更不是指派的,所有的参政员无不是通过合法渠道选举的,其法理性即便是中央亦无法反驳的。

“政府制定的任何政策,都应该首先考虑到国民以及国家的利益,这是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而外交政策,则是政府诸多政策之一,外交是中央政府的权限,但以兄弟看来,外交的实施无非基于两点,一是维护国家利益,二是结交友好邦国,其中却已前者最为重要,现今,兄弟忽闻中央已经派出外交代表团访问德国,其访问德之耳的,非在加强与德国之友谊,而在于与德国签署军事同盟条约,而以德方之目标,却希望建立柏林罗马一一南京东京四国于一体之军事同盟,”

在管明棠的声音落下的时候,从他的话中透露出的意思却让很多人感到了震惊,尤其是那些在会前没有得到任何消息的参政委员们,以至于会议厅内立即响起一阵交头结耳声

军事同盟其中还有日本

“这怎么可能日本不是我们的敌国吗”

“怎么会这样”

在一阵阵交头结耳声中,作为参政会秘书长的左禹生立即大声喊道。

“肃静、肃静”

“确实,兄弟忽闻这一消息时,与各位反应皆是一样,日本不是我们的敌国吗为什么我们要同他们签署军事同盟难道我们就不收复东北四省了吗难道说,我们要承认所谓的满洲国吗”

接连几个问题从管明棠的嗓间吐出,就在人们一阵哗然的时候,他的话峰突然一转。

“但随后,兄弟所想之问题,却仅非日本亦在军事同盟之列,亦或东北四省之问题,兄弟所想之问题却是”

话声稍顿,凝视着会议厅中的委员们,管明棠大声反问道。

“德国之所以意欲建立柏林罗马南京东京四国于一体之军事同盟其耳的何在是为抵抗他国入侵亦或是入侵他国或为行使世界扩张而作准各显然是最后者,这一军事同盟之根本目的,却是为在欧亚大陆扩大侵略战争而作准各,在此,兄弟试问,中国在这一以侵略为核心的同盟框架内,所图为何所处何位”

在一片哗然中,管明棠继续着他的演讲,此时的会议厅内的气氛显得有些凝重,绝大多数人的眉头无不是紧锁着。

“通过十数年之建设,我国国力刚刚得已恢复,在此种情况下,中央断然不顾国家实力贫弱,而意欲与他国结盟,从而侵略他地以谋求扩张,这一决策是否理智是否符合中国之利益”

在演讲刚开始的时候,管明棠刻意的强调了自己对中央的服从,亦强调了服从绝非盲从,而现在话锋一转,却变成了对中央的抨击,而经过之前的铺垫,在所有人看来,却不是那么的唐突,甚至在许多人看来,是理所当然的,指出政府决策的失误,这是地方行政官员和军人的职责所在。

“于兄弟看来,方今世界,正值大乱之时,在欧洲,德国占领了西欧、中欧诸国,击败了法国,并试图占领英国,意大利则作为德国之盟友,对东南欧各国虎视眈眈,在亚洲,日本的侵略中国的脚步虽被暂时遏制,但其侵略扩张之野心却未曾消失,四国同盟之中三国,意欲吞并世界之野心,可谓是人所共知,而现今中央却受德国之邀请,意欲将中国押上角逐世界之赌台。无论是作为负责之国民亦或是政府官员、军人,职责都在要求我,在这举世狂颠的时代,发出自己的声音,用一丝理智去提醒南京诸公,以中国方今之国力,断不可卷入世界列强肮脏瓜分之赌台,否则,中国之命运无非昨日之奥斯曼帝国”

一声警告之后,望着台下诸人,管明棠的声音略显得有些激动。

“现在在坐的诸位和每一个同胞都可以作证,我和许多人都曾竭力维持中央之权威,但现在这样,当中央行使乱命,欲将中国之国运置于赌桌时,作为一名国民,我应该做些什么呢你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我想这是现在,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得不去思考的问题。”

在管明棠的声音落下的时候,整个会场里开始充满诡异压抑的气氛,参政委员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表情异常复杂。

即便是再无知的人,也明白了,今天的这场会议,实际上意味着华北将作出一个选择是通过与中央的对抗,迫使中央放弃与三国签署军事同盟,亦或是保持沉默,接受中央之决策。这是一个选择但绝不是简单的选择,因为无论作出任何选择,最终所有的选择都会归于一个问题上战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