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56(1 / 2)
极差的道路以及恶劣的天气所致。原来预计可以行驶100公里的燃料,目前只能保障坦克前进3540公里,这意味着燃料补给量需要增加23倍。
现在德国需要更多的石油来进行这场战争,而欧罗巴石油公司的产能已经不可能再增长在战争爆发后,他们还没有发现那怕一处新油田。
“如果我无不能占领高加索,那么我们的石油储备估计将在10月份耗尽,以后也不可能有效解决短缺问题,如果未来作战陷入消耗战,缓解石油压力的唯一办法就是利用俄国的石油必须迅速夺取并利用高加索油田,同时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我们的石油需求量只会越来越高,而高加索的油田,将关系到德意志的未来,在德国控制下的欧洲,需要高加索的石油提供充足的动力”
在去年占领莫斯科之后,希特勒已经多次同他的下属们设计过“欧洲的未来”,一个被德国控制下的欧洲,那个欧洲不可能依靠已经对德国宣战的美国提供石油,那个欧洲需要高加索的石油,甚至还有中东的石油。
“不仅如此,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高加索的油田提供了俄国95的石油,相比之下,夺取莫斯科至多只会让斯大林和他的将军们沮丧一下,但是夺取了高加索的石油,斯大林的军队,将没有燃料开动他们的坦克,没有燃料开动他们的飞机,届时,德国将赢得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
此时希特勒的话语中,没有一丝的自大,经过一个冬天的思索,他反而意识到了相比于进攻古比雪夫,占领高加索是何等的必要一但占领了高加索,德国便将彻底的赢得东线胜利,
简要介绍了夏天的作战意图之后,希特勒站了起来,头顶上的吊灯将他脸色照得苍白,他握了握拳头,提高了嗓门:
“先生们,我们占领了高加索,把高加索纳入德国的统治,夺取油田,继而挥师伊朗和伊拉克这不仅将极大的改善德国的石油状况并引发俄国的资源危机,而且将迫使英国在中东的势力彻底崩溃,到那时我们将会同日本人在印度会师,届时,战争也就结束了。”
希特勒讲完后,室内一片静寂,所有的将军们凝神注视着地图,他们清楚的知道,在上一次大战时鲁道夫对高加索的渴望,只不过那一次英国人抢在他们之前控制那里,现在,德国的命运,再次被高加索所牵绊,尽管他们清楚的知道,在高加索复杂的地形下作战,将要面临诸多的困难,但是他们并不怀疑,在德国夺取高加索后,没有了燃料的俄队将无法抵抗德国的进攻,正如希特勒所说的那样战争也就结束了至少东线的战争将会因为高加索的陷落而结束。
这时戴着金丝眼镜,显得文质彬彬的陆军上将哈尔德走向地图:
“诸位,今年夏秋攻势在41号作战令中有明确规定,目的是,切断他们的战争资源,同时消灭俄国人的残余力量。计划由陆军元帅包克车领南方集团军群担任主攻,中央集团军群和北方集团军群作牵制性攻击,迷惑敌人,造成出其不意效果。”
接着哈尔德详细介绍了担任主攻的南方集团军群的兵力增至100个师,下编5个集团军,1500架飞机配合作战,而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高加索
第一百一十九章罗斯福的礼物
“先生现在的问题是”
在霍普金斯的办公室中,亨利上校,这位在最近参与了美国与中国之间的秘密谈判的海军军官,看着霍普金斯,一语道出了谈判的关键。
“我们没有合适的基地给予中国人,而英国人亦不愿意将自己的殖民地租借给中国人,甚至不愿意中国人染指意属索马里,而中国人呢他们需要一处海军基地毕竟,日本随都可能威胁到他们的海外基地”
亨利上校的话让霍普金斯瘪紧了两片薄嘴唇听着。他的反应迅速干脆。
“现在,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之处”
他从口袋里摸出一张小纸条,在纸上,他用铅笔记下了中国人提出的条件。
“他们希望可以在非洲获得的一处海军基地,从而保障舰队的安全,而且,他们认为,随着舰队的规模的扩大,一个泻湖并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北平的那个人,总希望在这场战争中为中国争取到什么,那怕是一座小岛,在他的眼中,都是极为珍贵的。”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的要求却是极具眼光的“
作为一名海军军官,亨利自然清楚海外基地对于海军的重要性,而中国提出的条件,充分的显现出那位北方的军阀的眼光,建立海外基地是建立一支远洋海军的必然。
“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拒绝他们,但是,可以考虑,与他们分享某一处由英国人提供的基地”
“但是,这并不是他们要的,他们要的是希望至少能够以租借的方式获得基地,而他们的这一要求,却让我们非常为难,我们希望使用他们的机场,而我们却不可能有在非洲为他们提供一处殖民地。”
霍普金斯的脸上带着些苦恼之色,他从胸袋里掏出一张纸条,摊了开来。
“今天又是一串难题要他处理,也就是跟平常事一样多。想听听吗第一条,由于谈判无法取得进展,中国可能会召回代表团。这可是一件叫人头痛的事,亨利。现在的局势已经这样了,俄国人正在拼命抵抗德国人,还有日本人,如果这个时候,中国倒戈的话,那么结果将会是灾难性的。而且,中队是唯一曾在陆地上击败日本人的军队,可以说,中国是日本心中的一根致命的毒刺,我们总得设法稳住他们。不让他们的倒向德国。第二条呢英国拒绝了,在其击退意大利军队后,将吉布提港交给中国人的建议,甚至拒绝将意属索马里交给中国人,因为英国人觉得,在中国态度不明时,他们绝不可能允许中队进入东非。”
这不过只是英国人的借口,英国人只不过是不想让中国人染指东非或者近东罢了,甚至于,英国都不想让美国染指那里,当然,如果可以的话。而更让人倍觉无奈的是,美国亦不能用租借法案作为筹码迫使英国接受这一条件。
“而现在最为关键的是”
霍普金斯拿着那张纸朝着亨利挥动得咯咯响。
“根据我们的情报显示,随着冬天的结束,德国人正准备在俄国发起新一轮的进攻,现在,最让人担心的是,德国的军事顾问团依然在中国,影响着中国的军队,假如他们成功的游说了中国,并且德国开出让中国难以拒绝的筹码,比如以中亚地区作为补偿,从而缓解中国与日本的关系的话,中国极有可能倒向德国”
霍普金斯如此滔滔不绝,不厌其烦的说道着中国对这场战争进程的影响,而亨利则很感迷惑不解,不过霍普金斯不久也就道出了个中原因。
“你知道的,斯大林在大叫大嚷,要求我们今年横渡海峡。这可以减少他十到四十个德国师的负担,然后他就有可能把德国人赶出俄国。但是呢我们今年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想法,其他方面我们也没有准备好。英国人同样竭力反对进攻法国的主张,俄国能够坚持多长时间呢”
不知不觉之间,亨利被吸引了过去,于是问道。
“目前俄国能抵挡多久呢先生。”
“现在,我们谁也不知道俄国人能抵抗多长时间,但是”
话声稍稍一顿,霍普金斯看着亨利,似无奈的耸了耸肩膀,然后开口说道。
“但是可以料想的是,如果俄国战败了,那么,英国退出战争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霍普金斯用极为无奈的口吻说道。
“英国退出战争的前提是,在欧亚大陆,再也没有国家能够阻挡德国人的脚步,所以,我们需要中国人,需要中国在俄国占败前,站在我们的一边。”
亨利看着霍普金斯,先是思索一会,然后开口说道。
“霍普金斯先生,所以,我们才需要满足中国的条件是吗”
“没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