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664(1 / 2)

加入书签

将会持续下去。

“第一次是冒险,第二次”

杜立特尔笑着说道。

“第二次,中国人会认为我们是给他们送飞机的”

所有的轰炸机都将会被扣留

这是杜立特尔向尼古拉夫传递的信息,实际上,准确的来说,这是向俄国人传递的信息美国轰炸机群在中国的降落,是迫降,而非两国达成了协议,尽管没有人相信这种“谎言”,但有时候,那怕是自欺欺人的谎言,亦有人愿意相信。

“那样的话,中国人无疑是最走运的”

尼古拉耶夫在嘴上这么说着,古比雪夫同样希望得到b17轰炸机,但是却被华盛顿以产量的原因拒绝了,可是他们为了轰炸日本,却愿意用轰炸机被扣留作为代价,中国人无疑是最幸运的,他们几乎不需要付出什么,就得到了轰炸机。

“第三次”

“让杜利特尔上校和勇敢的机群起飞吧。一路平安,上帝保佑你们,”

在指挥塔发出这个信号之后,空袭警报拉响了,杜利特尔上校紧紧握了一下杰克逊上校,这位驻俄国联络官的手,然后对他的同伙喊道。

“好,伙计们,就这么着。一起出发吧”

还会有第三次吗

凌晨三点,随着杜立特尔的首机起飞,尼古拉夫望着起飞的机群,在心底轻声喃语着,也许,那时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已经被日本占领了,对于美国人而言,他们需要的仅仅只是一次轰炸,至于第二次、第三次,不过只是

“不过只是用于安抚斯大林的话语罢了”

大洋彼岸数千公里外的华盛顿,罗斯福在得知杜立特尔的机群已经起飞之后,在沉默片刻后,他如此喃语一声。

“总统先生,根据我们同中国人达成的协议,损失的轰炸机,必须第一时间补足,但是现在,英国以及陆军,都需要b17”

赫尔看着总统说道。

根据美国同华北达成的秘密协议,轰炸日本的飞机将会被“扣留”,而相应的,这些轰炸机将作为“租借法案”中的一部分,这是美国提出的要求,不过价格却进行了“折旧”,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华北将得到500架b17轰炸机,这283架用于轰炸东京的轰炸机,只是第一批,第二批则视情况而定。

“对于美国来说”

话声稍顿,罗斯福神情坚定的说道。

“美国需要的是对日本的报复,我们需要用对东京的轰炸去唤醒低迷的士气,去振奋民心至于轰炸机”

“我们在未来可以制造上万架”

阿诺德上将在一旁说道,他甚至不无期待的说道。

“即便是这次轰炸,不能造成中日两国的完全决裂,并导致两国爆发战争,但是却点燃了两国战争的导火索,这一次轰炸之后,很快,也许只需要几个月,我们的轰炸机群就可以从中国起飞,像英国人轰炸德国一样,日夜不停的轰炸日本”

话声稍稍一顿,阿诺德又接着说道。

“袭击东京的最深远的影响是对帝国参谋本部的巨大心理冲击。在中国人对东京进行轰炸后,陆、海军将领们丢尽了脸,他们由于愤怒作出的过分反应,终于导致一系列的战略灾难。陆军立即削减在中国南方的前线空军力量,把战斗机群调回保卫本土岛屿。而现在,这种情况同样会发生,而且有可能导致另一种情况”

看着总统,阿诺德上将沉声说道。

“极有可能导致,日本海军对堪察加的进攻,从而阻止我们利用堪察加为跳板对东京实施更多的轰炸,而为了进攻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的要塞,他们势必需要将用于南方的舰队调往北方,也许,我们有机会赢得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的战争。”

“没错”

罗斯福郑重其事的说道。

“所以,我们必须要实施第二次轰炸,将军”

凝视着阿诺德,罗斯福语气严肃的说道。

“如果轰炸不够的话,可以把我们在英国的轰炸调回来,甚至在第二次,可以投入更多的轰炸机,”

他的话声一顿,目中不无期待的说道。

“先生们,随着炸弹在东京的落下,必将在重创日本人的同时,进一步激发美国的民心士气,而且,这将有助于美国赢得这场战争中的第一个胜利”

第131章东京上空的白星求月票文字

一九四二年的头几个月里,失败而沮丧的气氛笼罩着华盛顿、伦敦以及古比雪夫,而不无论是柏林亦或是亚洲的东京却沉浸在一片狂欢之中,相比于柏林,这几个月里的东京,却沉浸于一个个前所未有的胜利之中。

每当日本陆军取得一次新的胜利,市民们就排着长队,挥动着旗子,踏着冬雪,来到皇宫的城门前举行庆祝大会。大东亚共荣圈正在异常迅速地确立,似乎显示了帝事力量的不可战胜。他们那如台风式的武力征服,为日本赢得了一个广袤万里的帝国,这个帝国有着丰富的食粮、原料和潜在的市场。

不过只是短短的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日本便从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一跃掌握了世界上很大一部分的稻米生产,地球上多半的天然橡胶,四分之三的锡矿和很大一部分不可缺少的石油资源,现在都可以用来满足日本工业和这个工业为之服务的胜利的战争机器。

在过去的几个月间,数百万吨来自东南亚的大米,极大的缓解了日本本土的粮食危机从去年7月以来,一直困扰着日本政府的粮食危机终于得到了缓解,对于日本而言,这似乎是一件好事,甚至对于日本控制下的“满洲国”,这亦是一件好事在过去的10个月,为了维持本土的粮食供应,日本千方百计的在满洲国搜瓜粮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东南亚的占领,不仅一举解决了本土的粮食危机,同样也缓解了日本对东北的压榨。

而这种缓解,对于作为东北实际上的统治者石原莞尔来说,总算是让他长松了一口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