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680(1 / 2)

加入书签

访,都被批准了,而就在一个星期前,他通过看守他的队长向蒋介石提出要去上海游访,那怕,只是在汽车上走一圈,他想看看收复的租界,还有上海新区。

“这么远,又是他会批准吗”

就在张学良于心间如此思索着的时候,却见到看守队长走了过来。

“副座,您有访客”

“访客”

访客似乎这里几个月没来过什么“访客”了。

“陈主任”

在招待所一楼,张学良看到访客时便是一愣。

“副座”

依如其它人一样,陈布雷亦称其为“副座”,这当然只是恭称,而就在两人彼此打着招呼的时候,一个声音却传入张学良的耳中。

“哒”

鞋根轻击间,却见着一个穿着军装中将从陈布雷身后走出,向张学良行了个标准的军礼。

“志一”

猛然见到曾经的下属,只让张学良整个人先是一愣,又是一喜。

“副司令,”

鲍文樾的神情依然显得很是恭敬,而目中更似带着些许泪光。

“志一,志一”

紧紧的握着老部下的手,张学良一时间尽不能言语,多年未见的二人再次相见,都不禁感叹唏嘘,在鲍文樾忍不住流了泪的同时,张学良的眼眶也跟着润湿了。

“陈主任,不知,您这次来这,是不是委员长有什么交待”

虽说从民27年岁末,再次幽禁于此,但张学良依然对外界的形势有所了解,从民27年停战,到去年太平洋战争的国际局势,再到国内华北隐约与南京分庭而立的潜流,皆从新闻中有所了解,虽说未能与鲍文樾深谈,但他还是猜出陈布雷此行,怕是肩负使命,难道,自己的那位结拜兄长真的想起了自己

“这”

陈布雷干瘪的嘴唇动了动,低语笑说道。

“副座,是这样的,主席接到您的电报后,想到这几年,上海等地变化亦是颇大,所以,委员长同意您前往上海游访”

心底微微一叹,陈布雷的脸上挤出些笑容。

“奉委员长的命令,我将随您一同前往上海、杭州等地”

突如其来的消息,只让张学良整个人不禁一愣,一时激动的他,甚至握着赵一荻的手也不禁加大了力道,他隐约感觉到,也许,自己获得自由的日子就在眼前了。

“这我”

许是过于激动的原因,坐在沙发上的张学良只是表达着谢意。

“委员长这次派我来,除了让我陪副座一同前往上海、杭州等地游访外,还送给您一些礼物”

陈布雷说着,就叫侍从们打开一个楠木箱。

与过去箱子里送来的装着名贵的烟酒,云南的银耳,长白山的“猴头”,海南的鱼翅,几套西服,进口的网球、网拍,还有一本本的明史线装书,书法碑帖之外,今天的那口箱子里,却只放着几件叠好的衣服。

“这眼瞅着天将至冬,委员长特意请我送来些御寒衣物”

几乎是打开的木箱的瞬间,在陈布雷的话中,张学良的双眼却是猛的一睁,抓着赵一荻的手再次用力,以至于赵一荻差点发出痛吟,这箱内装着的不过只是几件衣物,而那呢绒料的暗绿,却只让张学良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而他的神情变化却一丝不落的被陈布雷看在眼中,他干笑了两声,说道。

“副座,这衣料是夫人亲自为您选的,就连裁缝店亦是夫人选定的委员长这是为您好呀委员长曾言,他与副座绝不仅仅是公交,更多的却是私情,他是不会忘记与副座之间的情谊,这一切,他还是牢记于心的。”

陈布雷不慌不忙,象写文章似的,字斟句酌地说着。在陈布雷的话语中,张学良只是不时的点着头,这几年他已经不像最初那般,对蒋介石充满怨恨,他知道,当年兵变后于南京,蒋介石必须要对其以军法审判,纵兵行乱者不行军法,何以统军当时国内对他皆言杀,若非蒋介石维护,恐怕这些年他想通了许多,无论蒋介石对他训斥多么严厉、言语多么恶狠,其实对他依然是“面硬心软”。

在陈布雷转达着委员长的意思时,他不时的看着张学良,身在委员长身边,他自然知道委员长对张学良的感情,虽说这位副座直到现在,都没有学会“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但委员长气极了,至多也就是发两句脾气罢了,委员长在生活上待张如“父子“,吃穿用度,冷暖呵护,关怀的几近无微不至,而将其软禁于溪口,未尝不是在心底里视其为子侄的一种心思。

在陈布雷内心感叹时,张学良只是不时的点着头,就在他的心里猜测着委员长的用意时,却听到陈布雷说道。

“在我来之前,委员长特意叮嘱道,这几年,国家致力于建设,国家变化颇大,所以,委员长也希望副座您可以到外面多走走,有时间的话,可以到南京看看,两年未见,夫人也很想念副座””

“谢谢委员长、谢谢夫人”

几乎是在陈布雷的声落下的瞬间,张学良霍然站起,然后激动的说道。而一旁的赵一荻更是激动的流出了泪来,尽管陈布雷没有说什么,但是这却代表着一个信号,这意味着委员长很有可能会释放张学良,给他以自由。

“”

面对张学良的激动,陈布雷的心底却是喟然一声长叹,他知道委员长决定归还张学良自由的原因,看着激动非常的张学良,陈布雷却想起在作出这一决定时,汪精卫等人的感叹。

“是公子哥性格,没常性,做事冲动,毫无计划,与这种人共事,做他长官头痛,做他部下倒霉”

虽说他们这么说,但陈布雷却知道,对于南京来说,眼前的这位行事冲动,不按常理出牌的“副座”,实际上是南京在未来平衡华北一个筹码,他的脸上挤出些笑容,然后看着张学良说道。

“不知,副座何时可以动行”

第1043章阴谋

民27年后,便是上海高速发展的时期,尽管早在民18年,这座城市便仿效芝加哥、华盛顿以江湾为中心建设新上海,以打破租界笼断城市中心的现况,期间因“一二八事变”以及“淞沪抗战”而停止,但在民27年后,得益于战后重建,使得这一计划得已快速实实施,由此才有了上海加速扩展。从那时起上海就像一个建筑大工地,在短短的几间年间,二十条干道先后建成,随着一座座标志性的建筑投入使用,江湾迅速成为了上海市的新中心,即便是在租借收回来,外滩虽然繁华依然,但是上海的市中心却已经移至江湾。

在江湾成为上海市中心的同时,曾经只是一片荒地的浦东则取代杨浦发展成为上海的新兴工业区,一座座工厂耸立于曾经的荒地上,与外滩隔江相对,而在黄浦江上,一座连通两岸的公路桥,似乎也在向人们表述着这座城市的变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