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09(1 / 2)
良内心的责虑中,轰鸣的列车越过辽河,朝着沈阳驶去。
沈阳火车站,尽管军列不断的停靠于这座车站,月台上到处都是军人,但是一处月台上,这会却挤满了沈阳各界的民众,人们的神情显得有些焦切,有些紧张,同样也有些期待。
“父亲的这手棋下对了”
注意到人们神情,蒋经国在心底暗赞一声。在过去的几天间,他一直频繁与沈阳各界民众接触,一开始,他还担心那些民众会对张汉卿不战而逃心存埋怨,可老百姓就那么简单,虽说他们怪着当年张汉卿的不战而逃,可在另一方面,心里却同样也记着张家的好,更有一些代表委婉的提出,希望中央任命张汉卿主持东北政务,毕竟,他是东北人。
张学良到了沈阳,会引起什么变化呢
想到这里,蒋经国朝身边的高胜仑看去,这位东北方面军的司令是专程抽时间从指挥部赶来的,这位名震中国的“华北第一将”同样也是东北人,甚至也是出身于东北军,他会怎么应对此事呢
按道理,张学良可是他的老长官,而现在,却又在他的麾下,父亲啊在心底,蒋经国不禁佩服起父亲来,他总是能用点睛之笔化被解不利,现在,他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坐山观虎斗了。
嘟
随着一声轰鸣,列车驶入了沈阳火车站,在列车停稳之后,月台上的人们纷纷注视着车厢门,片刻后,车厢门打开了,在车厢门打开的同时,张学良的神情不禁黯然,尽管此时车厢外已经传来了“欢迎副司令回乡”之类的口号,可看着那些热情的百姓,在泪水涌出的同时,他心底的愧疚之意更浓了。
“副座,别让大家等太长时间了”
在弟弟的提醒中,张学良走到车门处,看着月台上的同胞,听着那熟悉的乡音,在下车的瞬间,只觉羞愧难道张学良先是取下军帽,然后默默地屈身跪了下去。
第1085章浮想联翩
全中国,几乎所有的报纸,都在头版上刊载了大幅照片,照片上的人,面色凝重,低垂着头,双膝跪倒。而在他的面前,是前来欢迎他的民众。
张学良跪倒了
一个简单的动作,却轻易的获得了东北民众的原谅,似乎在这一瞬间,陷落敌手的4000万同胞所遭受的苦难,都在这一瞬间得到了弥补。
“中国的老百姓啊”
太善良了
默默的放下那几张照片,管明棠有些无奈的摇着头,他曾设想过张学良争夺民心的种种举动,但却从没有想过,他会用这种方式,用向民众下跪的方式去谢罪。
面对他的这一举动,即便是当初最为反对他的人,亦在报上为其叫好,同样也为国民政府主席叫着好,认同他给张汉卿的一个赎罪之机。
可是,他们叫着好的时候华北又当如何
“哎”
喟然长叹一声,管明棠站起了身,轻摇了摇头,神情中尽是无奈,除非自己下定决心在击败日本后,打出一个自己的中央来,否则,自己就不得不面对南京在各方面给自己下的明暗绊子。
打仗,真的有那么容易吗
闭上眼睛,管明棠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曾看过一部小说中内容。
本来,1945年是胜利年。
本来,1945年的中国,应该飞起和平的鸽子,唱响建设的号子,迈开振兴的步伐。
本来,黑土地是良田,而不是战场。
本来,应该如此。
本来,中国应该同英国、同法国、同苏俄、同德国、同意大利、同日本一样,在赢得了尊严之后,在到处是战火洗劫的破败和一片籍中恢复曾经的家园。
但是,中国的血未流够
现在还没有流够吗
在长时间的沉默中,站在窗边的管明棠神情显得很是复杂,他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那些逃避战火的难民脸上的悲怆,浮现出在废墟中抱着亲人的尸体哭喊的百姓。
中国的血已经流的够多了。
“先生,现在,我们已经抽调了5。5万名行政官员,我们必须仍按原来的计划,每光复一地,就立即派出民政官以及行政官员,配合军队接管东北行政,只要我们成功接管了的东北的行政、工业,即便是张汉卿到了沈阳,也无力回天”
杨永泰在一旁轻语道,作为华北政务委员会的民政委员,早在司令部作出光复东北的决定时,他即已经开始着手规划未来的东北事物,随后他立即下达了文件,从华北三省三市抽调3万名行政官员以及公务员,同时,还从公司借调了一万名职员,最后又对政务学校下达了指令,数万名学员提前毕业,在各地进行学习。
可以说,从一开始,在行政官员准备上,华北就处于主动之中,这些行政官员抵达东北之后,即可在旧官僚的配合下,迅速完成新政权的构建,接管当地行政事物。
而在杨永泰看来,接管东北行政系统根本不存在任何问题,华北的行政官员更擅长城市管理、城市建设,而东北的城市化程度并不逊于华北,这使得他们能够很快适应那里的环境。
至于对工业经济的接管,这一块完全不需要他去考虑,公司那边早已对满铁、满业等所谓的“满洲工业”虎视眈眈,就像曾经的丰和自动车公司,已经在北方汽车派出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恢复了生产。
“哦”
对于杨永泰给的“定心丸”管明棠,只是轻应一声,睁开眼睛回过头,管明棠强自挤出一丝笑容,然后说道。
“我知道”
简单的一句话后,管明棠却再次沉默了下来,他再次凝视着窗外,然后轻声说道。
“现在边防军有十四个集团军,总兵力超过两百万人,在兵力上稍逊于中央,而在装备上以及战斗力上,两个中央也不是我们的对手,现在华北四省三市的人口是1。2亿,而东北人口为4000万,这意味着我们掌握着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待东北光复后,我们的工业产值将七倍于中央,重工业产值更是中央的十倍以上”
除去人口之外,华北在各个领域对中央早已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
“先生”
“打起来必胜啊”
听着先生道出的这句话,看着先生脸上的笑容,杨永泰先是一愣,沉默了好一会,才说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