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18(1 / 2)
响,殉爆的弹药在车体里不断的爆响,浓重的黑烟夹杂着鲜红的火苗翻滚着冲天而起,空气中弥漫着橡胶与尸体燃烧时所散发出的恶臭。
311的炮塔被剧烈的爆炸抛离了车身,底朝天翻倒在车体旁的泥地中,炮塔里的各种杂物散落了一地,一旁还躺着一具被烧焦了一半的尸体。
看着战友凄惨的尸体,潘革平心里不禁一阵绞痛。这一次完全是由于自己的错误所造成,对此他将永远都无法原谅自己。
“攻击前进不要停火”
潘革平瞪着充血的双眼咆哮着,在他的指挥下,十一辆30式战车一边飞速的冲锋一边不停的向着日本战车群倾泻着炮弹,虽然这些只经过了概略瞄准并且是在行进中发射的炮弹毫无准确性可言,但是却还是达到了他想要的结果。
飞速接近的德国战车与不断落在周围的炮弹让日本战车群陷入了混乱,他们一时间竟然无法组织起有组织的拦阻火力来阻挡中国战车的接近。
那些日本战车手们刚从摧毁一辆中国战车的欣喜中平静下来,就发现他们遇到了一种新的情况。望着那些分散着疯狂冲锋的中国战车,日本战车手有点无所适从,他们不知道该先攻击哪一个方向的敌人,更不知道该怎么来阻止敌人的接近。
“注意,和他们保持距离”
曾在西伯利亚和俄国人打过仗的井藤并不是一个勇而无谋的战车联队联队长,在面对中国战车部队时,他显得极为谨慎,甚至没有命令部队立即进攻,而是借助密集的炮火攻击之后,在远距离,依靠3式重战强大的火力实施攻击,不过只是短暂的接触,他便击毁了四辆中国战车。
但这并没有让他得意的忘乎所以,他反而谨慎的命令部队拉开距离,他知道,这片刻的优势,随时都有可能被扭转,中国人的空中优势,随时都有可能让他的胜利化为乌有,而他的任务,是撕开中国人的防线,而不是同这支战车连陷入胶着之中。
在某种程度上,井藤相信无论摧毁多少中国战车,消灭多少中国、军队,都无法阻挡他们的进攻,中国人对于满洲是势在必夺的,这关系到中国的尊严,一个民族的尊严,不过,现在他根本没有时间去想那么多,他必须要中国人反应过来之前,击败这股机械化部队,然后撕开他们的防线,从而让部队有机会撤出包围圈。
这位上校从心底里诅咒着自己那个执拗的上司,要不是他提出的这个该死的进攻计划自己就不会落到这种田地,如果这次自己能够活着回到陆军部,他发誓一定要动用他的一切关系把那个混蛋赶出军队。
在井藤的命令中,被这十一辆30式坦克的近距离“刺刀战”给冲击的有些措手不及的日本战车兵迅速恢复了冷静,在拉开距离后,他们立即发挥火力优势,向中国战车实施攻击,在三十几辆2式战车和3式重战的攻击下,潘革平和他的连队开始遭到接二连三的损失,308号被砸成了废铁,车组成员全体阵亡,紧接着310号与305号接连中弹,315号当场炸成了碎片,而313号则瘫在进攻道路上冒起了浓烟。
在短暂的战车中,自此,潘革平的第一排成建制的从北方边防军序列中消失了,对日军右翼的攻击部队全军覆没。紧接着左翼攻击部队中的两辆坦克被先后打瘫在地,车组成员生死不明。接二连三的打击让潘革平进入了爆走状态,这位战车连长冒着四散飞溅的弹片,直挺挺的站在指挥塔上,声嘶力竭的发布着一个又一个命令。
他绝对不能容忍自己的连队就这样毫无价值的毁灭掉,就算是全军覆没,他也要拖几辆日本战车为自己的弟兄们垫背。但是理智却告诉他,现在最好的选择是撤退,而不是无畏的牺牲,可是,有时候人们的理智,总是会让步于愤怒,或者说愤怒的情绪会压制住人们的理智。
“施放烟雾弹。重新编队,全速突击”
潘革平大声的命令着,现在他们距离日本战车只剩下最后的不到八百米左右,在烟雾的掩护下,他们完全还有机会冲过这段距离,然后抵近向日军实施攻击,即便是在这个距离上,他们已经能够威胁到日军的战车。
随着他的命令,战车的排气管处开始喷吐出浓浓的烟雾,战车则在烟雾弥漫的战场行动着,柴油生成的烟雾不仅遮挡了日军的视线,同样也遮挡了潘革平的视线,而潘革平则抓住机会,不断的使用电台呼叫着支援,这会炮兵的支援总算到了,炮兵打出的炮弹在日本战车群中爆炸开来,一转眼的工夫,日本战车们就被笼罩在先前潘革平的他的战友们所陷入的那种致命的弹雨之中。
当日军的战车开始躲避炮弹的攻击时,在空中传出了一阵轰鸣声,数架“天袭者”攻击机出现在天空,在攻击机使用火箭弹攻击战车的同时,在这次死亡突击中幸存下来的十辆中国战车,趁此机会飞速的重整了队形,随后一头杀进了那片硝烟之中,开始向日军实施反攻。
第1099章固执的石井
“新京”,民32年5月的这座“满洲国”的首都此时已经处于一片风雨飘摇之中,从辽宁起飞的轰炸机对这座城市郊外的军营实施了多次轰炸,尽管现在,辽阳战役正值酣战,但是几乎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知道满洲国正在陷落。复制本地址浏览7777772e626971692e6d65
几乎每天,在新京的火车站上都挤满了试图乘火车前往浦斯德的日本侨民,实际上大规模的侨民逃亡在“北满”的每一个地方上演着,数十万日本侨民通过公路、铁路涌向了浦斯德以及朝鲜,试图从那里逃回日本,尽管没有人知道,在那里是否能够登上开往日本的商船,可是,人们总是心存着一线希望。
而当日侨试图逃离这里的时候,在新京的关东军司令部,却始终处于紧崩至极的气氛之中,参谋军官们不断的将前线的情报递交到司令官以及参谋长的手中,而此时,对于这座司令部中的所有人来说,他们的脑海中只剩下一个问题如何阻挡中国人的进攻。
朝枝繁春参谋看着面前的石井四郎,这个关东军第731部队的部队长,他盯视着石井,然后开口询问道。
“现在,仅仅只依靠常规武器,看来是很难阻挡中国人的进攻了”
面对石井中将,朝枝繁春并没有一丝的隐瞒。
“中国人兵力多过我们、战车、重炮亦远胜于我们,至于制空权,你也看到了”
战场上的全面挫败,使得空前的压力都压诸于诸如朝枝繁春这样的司令部参谋们的肩膀上。
“东京方面,还不同意西伯利亚军团撤回吗”
由36个师团组成的西利亚军团是关东军真正的精锐,仅战车师团就多达6个,可是现在,在满洲即将陷落时,东京依然不同意西伯利亚军团全军撤回。
“军部依然认为,保持西伯利亚军团是有必要的,他们认为,三个月内,即可实现与德国人的会师,总之”
盯视着石井,朝枝繁春参谋认真的说道。
“现在,常规力量已经不可能再阻挡中国人了,所以,我才请你过来,”
“朝枝参谋,您的意思是”
石井四郎明白了朝枝繁春参谋的意见。
“对中国人使用细菌武器“
尽管在战争中使用细菌武器从而帮助日本赢得战争胜利是石井从事这一研究的的根本原因,但是,在另一方面,石井却知道,使用细菌武器意味着什么。
“怎么样,阁下,有没有把握”
朝枝繁春参谋期待的看着石井四郎,这是关东军最后的王牌了,至于化学武器,他根本就没有动过念头,那怕就是南方中央军也可对日军实施化学战,更何况是拥有华北发达的化学工业作为依赖的华北军。因此,细菌武器则成了唯一的选择,在西伯利亚的“反游击作战”中,军队就大量使用细菌武器,数以万计的俄国游击队员死于细菌武器的攻击中。
“没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