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758(1 / 2)

加入书签

,与中国无关

但是现在,蒋介石却笑不出来了,因为他突然发现,似乎在这个时刻,中国的一切都与他,或者说即将与他无关了

在这段时间里,李直民一直没有作声,他理解蒋介石的心情。

终于,蒋介石睁开了眼睛,他盯着李直民问道。

“仲民,既然现在才告诉我,我想,哲勤应该对你有所交待吧”

“主席,请您见谅,即便是在北平,除去工程参与者之外,知晓这一项目以及试验的不超过四个人,这是为了保密,因为现在,全世界都在进行原子弹研究根据主任的吩咐,在决定对日本使用这一武器后,将会向您作直接汇报,不过所以,由我向您报告,”

慢慢的回到了现实世界的蒋介石并没有追问下去。

“哦,我明白了,那么,我们是否应该通知一下美国、英国,我们的试验成功了”

蒋介石反问道,然后又加了一句。

“反正,这事情迟早总会都知道的,不是准备对日本使用了吗到了那时,我们就会陷入被动”

“主席,出于安全考虑,我希望在投篮的当天,再通知两国当然,这只是我的建议”

“哦”

点点头,蒋介石没有争论下去,实际上,这一切都象征意义的,他甚至能够感觉到,现在,在北平,管明棠正在笑着,他的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似乎是在为未来进行着规划。

一切都改变了

如果是真实而且可信的话

全世界都在研究原子弹

德国人、日本人、美国人还有英国人,他们都在研究原子弹,可是,中国却获得了成功,不,南京从来没有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是华北在进行这一研究,现在,他们获得了成功,即将将世界展示它的力量。

中央,中央现在又能做些什么呢

在李直民走后,蒋介石整个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他的眉宇间不见了过去几天的喜色,有的只是浓浓的忧虑,或许,对于其它国家来说,当华北展示了那种武器之后,他们看到的是战争的结束,是看到几十万青年人不再需要为战争流血,但是作为中国的国家元首,他所看到的是中国的政局将从根本上发生改变。

拥有了原子弹的管明棠可以尽情的用他的炸弹去威胁其它人,威胁他们接受他的要求、他的建议,他会踢开所有人登上那个王座,而人们根本没有任何抵抗之力,甚至于人们会臣服于他的力量之中。

想到可能发生的一切,蒋介石站起了身来,他走到阳台边,站在阳台处看着浩瀚的大海,在他的左手边是印度洋,右手边是大西洋,两大洋在这片大海上交汇着,他沉默着,思索着。

“如果他要是挥着炸弹,威胁自己,自己应该怎么办呢”

喃喃自语着,蒋介石的心思变得却发的混乱,甚至在他的心中,不禁冒出了一个念头回国,立即回国,然后亲自让管哲勤向自己解释,或者说,逼问他,他想要什么

但是,蒋介石却坐不到这一切,他知道,这场会议关系甚大,如果他能够抓住机会的话,中国将能够获得前所未有的利益,日本人试图用枪炮夺取的一切,都将为中国所拥有,只要抓住机会

俄国的战败是一个机会同样的,原子弹在日本落下的时候,当世界都为原子弹的力量所折服的时候,对于中国来说,同样也是一个机会,现在,身在开普敦的他所需要就是要抓住这些机会。

为什么哲勤会拒绝出席会议

几个小时前,蒋介石还不能够理解,现在他似乎能够理解了,原因再简单不过了,是因为责任也许,在北平,管明棠正等待着自己未能抓住机会,然后指责中央的外交失误,也许,那就是他所等待的机会,他不来,反倒没有任何责任

确实,有这种可能

想到这里,蒋介石忍不住骂了一声。

“娘西匹,一定不会让你得逞的”

第1165章崔可夫的决定

进入了11月,从西伯利亚吹来的寒风将风雪带入了叶卡捷琳堡这座城市,在某种程度上,这座城市是远离战争的,日军止步于千公里外的新西伯利亚,而德军仍然在对乌法实施最后的进攻,而作为后方的叶卡捷琳堡,远离了战争、远离了硝烟,但并不意味着远离了这世间的风云。

在进入12月之后,北冰洋吹来的风雪有着朝暴风雪演变的趋势,天气越来越冷了,似乎上帝也不再怜悯那些衣衫单薄的俄罗斯的保卫者们了。入了夜,户外起了暴风雪,风在吼,百叶窗在抖动,磕碰直响。

在城内的谢瓦斯捷娅诺夫宫,这座哥特式的宫殿是西西伯利亚军区司令部所在,西西伯利亚军区统帅着西西伯利亚地区近六十万军队,但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这里却被阴云所笼罩着,在司令官的办公室内。

着呢绒将军军装的崔可夫大将,这位从古拉格农场中走出来的将军,这会靠在沙发上,望着窗外的风雪,听着暴风雪的呼啸声,然后长长的叹了口气。

如果是在平时,他听到暴风雪的呼啸声,也许会欢呼起来,因为这意味着,苏联又赢得了一个冬天,但是现在他却根本就笑不出来,作为一名职业军官,他清楚的知道,这场暴风雪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数以百万计的乌法,那座临时首都的保卫者们,很有可能会在这个冬天饿死、冻死。

在那座城市中,没有足够的燃料,甚至早在两个星期前,那里的燃料就已经耗尽了,同样也没有足够的食物许多食物在交通线依还畅通时便已经南运至土库曼斯坦,就像撤于叶卡捷琳堡的那引起科学家一样,他们早都乘飞机飞往了南方。

科学家、俄罗斯的军人,数以十万计的人们离开了战火纷飞的地区,前往土库曼斯坦,也就是从那时起,崔可夫意识到中央也许无意守卫乌法,尽管领袖同志命令部队要与乌法共存亡,但实际上领袖和他的政府已经决定撤出乌法了,就如同撤出莫斯科、撤出古比雪夫一样。

现在不过只是历史的重演,不过,与历史上的基它事件不同,这一次中央已经放弃了在俄罗斯继续战斗的决心了,他们选择了流亡三天前,崔可夫得到了一个可靠的消息政府已经决定流亡印度,甚至在阿富汗,外交官们正在同阿富汗协商部队通过阿富汗撤往印度的事宜。

一切都结束了

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崔可夫的心里冒出一丝悲哀之色,他甚至明白了,为什么在一个月前,约瑟夫罗季奥诺维奇阿帕纳先那位几年来一直勉强维持着西伯利亚局势的元帅,会被调往中央,由他的副手接替,同样也明白了,为什么他自己会被任命为西西伯利亚军区司令,他们都被抛弃了

被他们曾愿意誓死保卫的国家抛弃了,在领袖的眼中,他们这些同志依然是不可信赖的,不可靠的同志,所以他们被留在了这里,以维持对侵略者的抵抗,他们失败了,那是理所当然的,谁让他们是一群意志不坚的“叛徒”、“懦夫”呢

“哎”

一声长叹后,崔可夫点燃一根香烟默默的吸了起来,他的脑海中总是会不断的沉浮着一个念头战争还应该继续下去吗

作为俄罗斯人,他当然不愿意看到俄罗斯的灭亡,但是同样,作为一名军人,他却知道,现在,战争进行到这个地步,已经没有任何再打下去的意义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