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761(1 / 2)

加入书签

新加坡,意味着在新加坡就出现了我强敌弱的局面,7万满洲军对不到5万日军,至少在兵力上有着明显的优势。

意识到或许这是最后的机会的赵砚农,几乎是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便匆匆赶到林文庆的公馆,他是日本人成立的“南洋华侨协会”的会长,在新加坡有着“第一汉奸”之名,但众所周知,他的这个会长是在日本人的刺刀下担任的,不过表面上去拜访他的赵砚农,实际上却是在林公馆拜见另一个人。

“张主任,我得到消息说,日军准备弃守柔佛,把部队都集中到新加坡,这样的话,我们在新加坡就有了优势,我觉得,到时候就可以发动起义了”

在林公馆的花园里,看似坐在那里喝着茶的赵砚农,看着远处,冲着背对自己的园丁开门见山的说道。

那个正在修剪着花园的园丁,实际上就是日军宪兵队欲除之而后快的张裕杰,调查部驻新情报站站长,只不过对于日本人来说,他们从不知道其这几年他一直隐身于林家,以园丁的身份生活着,甚至有几次,他还曾出现在日军宪兵司令的面前。

停下手头的工作,张裕杰擦了下额头的汗水,略加思索后就点头同意道。

“嗯,我看行这样”

思索片刻后,张裕杰又说道。

“我们在这里还有一些力量,如果要发动的话,就必须一击得手到时候,我们会同时配合您。现在关键还是在部队上,现在弟兄们那边怎么样”

“您放心”

赵砚农连忙拍着胸脯说道。

“弟兄们对小日本,早就憋了一肚子火,这几个月,弟兄们都联系个差不多了,只要您一声令下,弟兄们是绝不会让国内失望的”

然后他又急忙表着忠心说道。

“张主任,我觉得恐怕这事,还是得您亲自己指挥,毕竟,我这人,再怎么说,身上也是有污水的。”

“现在是什么时候,赵兄就不必客气,你是军人,打仗的事,您是内行。”

虽说领导起义的名声确实很诱人,但对于张裕杰来说,他却知道,打仗自己是个外行,甚至对于伪满军来说,他也是陌生人,这个时候,他必须要依靠像赵砚农这样的人。

“那些人,不会威胁到行动吧”

张裕杰口中的那些人,指的那些一门心思想捞上一笔钱的伪满高级军官,他们现在根本就不过问部队的事情,对于日军将其打散使用,更没有任何意见,对他们来说,现在所有的一切不过只是“末日狂欢”罢了,但张裕杰所担心的却是他们会不会影响到部队的起义。

“您放心,弟兄们知道怎么做”

赵砚农的眼光一冷,到时候,就别怪他心狠了。

几个钟头后,赵砚农离开了林公馆,而对于跟踪他的日本宪兵来说,他来林公馆并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毕竟,赵砚农也和许多满洲军将领一样,参与许多生意,而林文庆也无法免俗的参与其中,这不过只是生意上的联系就在几天前,码头上有一批橡胶在中国人的轰炸中被“焚毁”了,至于那批橡胶最终会出现在什么地方,那就不是他们需要关心的了。

在赵砚农返回昭南饭店之后,下午就接到南方军司令部的通知,要他到饭村穣参谋长那里去参加紧急会议。

这是什么事赵砚农满腹狐疑匆匆赶到饭村穣那里。难道他已经发现了是祸是福,他心中七上八下。

踏进饭村穣公馆的客厅,济济一堂,人已坐满。不过来的人大都是满洲军的将校军官,显然这是一次针对满洲军主官的一次会谈。

“请来这边坐”

饭村穣招呼赵砚农,示意坐在他身边。

饭村穣带着和善的脸容说道。

“赵将军,司令部决定请您兼任昭南特别市的副司令好吗”

原是这样的事,听到这个命令,赵砚农舒了口气,稍作思索后急忙答道。

“谢谢长官厚爱,砚农焉能不从命。”

虽说他一口答应了,可心里却又犯起了嘀咕,这又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现在给自己戴了这顶高帽子。

其实给赵砚农戴这顶高帽子,倒是南方军司令部一番讨论后做出的决定,虽说在满洲和东南亚,多次倒戈的满洲军不可信任,但若是想保卫新加坡,这满洲军又是必须倚重的力量,不论是否相信他们,至少要摆出相信他们的样子。

所以才有了这次的任命,在饭村穣和许多南方军的将领看来,皇宫侍卫官出身的赵砚农是一个可以信任的对象。

然后饭村穣又接着说。

“根据司令的命令,由第师团,第51师、27师、组成西军团,西军团司令由赵砚农兼任”

什么时候轮到中国人当主官了

饭村穣的话只让赵砚农的心里一阵嘀咕,按照过去的经验,日满军混编的时候,往往都是由日军师团长出任军团司令,而这一次,却是风水轮流转,中国人成了军团主官,不过虽说第师团师团长不过只是担任军团副司令以及参谋长,但在接下来,他还是无意中发现,司令部在作兵力部署时,依然是谨慎的防范着满洲军将部队进一步混编使用。

对于这一切,赵砚农自然是心里洞若明镜。日本人的这一部署,说明他们并不放心满洲军,组成一个北军团不过是为了让大家伙当日本人的炮灰,但在另一方面,他的心底却在暗自冷笑着,越是这样的混编,对起义就越有利,毕竟差不多相当于一个日本兵看三个中国人,大家手里都端着枪,三个人打一个反倒比三个团打一个联队更轻松。

在一场旨在联络感情的宴会结束后,离开饭村穣家的时候,赵砚农的心情喜忧参半。喜的是,不管日本人的用心多么险恶,对他这样的安排,客观上给他造成了起义的有利条件,忧的是在起义之后,政府会怎么对待自己呢到时候,是特赫自己,还是在内心里,对于赵砚农来说,这次起义,不过只是争一条活路,他不想最后被灰溜溜的押上法庭,作汉奸被枪毙,所以,他才有心争这条活路,但现在,当这条活路摆在眼前之后,他却又忍不住又有些担心了,担心自己的未来。

望着南方的天空,赵砚农的心底一沉,脸色越发的暗淡起来,他想到了另一个人林文庆,那个把他介绍给张主任的人见面了。于是他决定立刻去见他。

两天后的深夜时分,赵砚农单身一人悄悄来到林文庆的家里。

赵砚农的突然来访,使林文庆又惊又喜,他已经隐约猜出了他的来意,这几天“老张”也是早出晚归,显然最近是有大动作了。

“赵长官,你夤夜来舍下,定有要事”

“没错。我决定起义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