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86(2 / 2)

加入书签

几人惊讶不已,却在白胖脑袋的示意下噤声跟着他沿墙缓行。一路往里,空气更热,工人被鞭笞的情况更多,若有倒下的,立刻被拖到墙角,监工上前狠狠抽上几鞭,吐上两口便骂骂咧咧的走开,任凭那人自生自灭这情形相当血腥残暴,让傅瑶想到了奴隶。

傅谦担心妹妹,走了几步就停下来道:“五娘,算了,咱们还是出去吧”

白胖脑袋立刻停下来道:“是啊,小姐,没什么好看的,咱们出去吧”

傅瑶点点头,一行人往外走。

“这位叔叔,请问您如何称呼”

“哦,在下姓黄,排行老三,大家都叫我毕三这位小姐怎么称呼”

“黄三叔,我们家刚好想开个大酒楼,也不知五万匹瓦够不够不过现在酒楼还没盖起来,正是准备材料的阶段,我们打算四下看看,谁家的好就用谁家的,当然价格还得合适。以后不够的再来下定就是”

“三层楼的酒楼啊那五万匹肯定不够小姐,要不”

“黄三叔,先给咱们看货吧上等、中等、下等的都要,最好是新近出窑的还有,青砖我也想看看。”

“哦,好好,稍等啊”黄三站起来对着院里吩咐了几声。

“黄三叔啊这里是水家的窑厂吧”见黄三又坐回到了椅子上,傅瑶喝了口杯中的茶,漫不经心的道。

“是啊整个甘州城,就咱们水家有窑厂。”黄三像是很自豪。

傅瑶心里撇撇嘴,看来水婉琳说的还真是的,水老二不仅苛待工人,而且根本不管人家的死活。这样的人怎么没人治治他

她继续闲散的问:“那你们这烧窑的大师傅都是从哪儿找来的啊这么厉害”

一提这里,黄三立刻警觉起来,他怀疑的上下打量傅瑶几遍,似乎想从她身上看出些什么来。傅瑶笑笑:“黄三叔别见怪,我就是比较好奇罢了,刚才进去看了好像也没什么难的。怎么甘州别的人家就没想到开窑厂呢”

黄三哈哈大笑,果然放松了警惕,“你以为这窑厂谁都能开的起来的,不仅要找到好的技术工人,还得跟官府打好交道。没有一定的财力是办不成的。”

说到这里,一个老汉抱着几匹黑瓦走进来,将瓦片往桌上一放,然后又一句话不说摇摇晃晃的出去。

黄三将三叠瓦片往傅瑶面前一推:“傅小姐请看,这个虽是下等瓦,卖相、韧度依然不错,就是份量重了些,但绝对比外面普通瓦片好用;

这个是中等瓦,所用粘土都是筛选过的,比下等瓦轻巧耐用,城里许多中等人家、门面铺子都用这个

然后,这个就是上等瓦了您看看,这卖相、这质地,啧啧,都快赶上瓷器了来来。您摸摸看,手感多细腻啊”

黄三噼里啪啦一阵介绍,说实话,这些瓦确实相当不错,质量绝对好。这工艺真的远远超乎傅瑶的预期。

看来人家也不只是苛待工人,也是有真本事的人的。

又过了会儿,刚才进来的人又搬了一块青砖进来。

“你再看看这青砖,”黄三将瓦片说完,又将那块青砖拿到傅瑶面前。

青砖很重,黄三要用双手才能拿起一块,可见这青砖做的也很好。

“既结实,密度又强,耐火耐高温,万年不坏的。”黄三又是一通解说。

青砖,透气性极强、吸水性好,保持空气湿度,耐磨损,万年不腐。选用天然的粘土精制而成,烧制后的产品呈青黑色,具有密度强,抗冻性好,不变形,不变色的特点。

这是傅瑶最近看书看到的关于青砖的描写。

看不出来,这水家的窑厂还是有实力派的,刚才看过的瓦片和青砖制作的都很好。

那么只要能找到懂这工艺的瓦匠。让他按自己的要求改进改进,定能做出结实耐用不风化的红砖,到时候这绝对是笔超级划算的大生意

傅瑶压下心里的激动,调整好表情,“黄三叔,这瓦片和青砖的价格都是怎样的”

黄三笑呵呵的搓着手:“呵呵,这瓦的品质小姐都看到了,咱们这东西品质好、卖相好,价钱自然贵些这个下等瓦”

傅瑶见他眼睛咕噜咕噜直打转,做生意这么久了,自然能看出这人在打什么主意,无非就是在想报多少虚价了,她抢先开口道:“黄三叔,我们是诚心来做生意的,知道甘州就您这一家窑厂,可是隔壁的临县可不止一家窑厂吧我们要的数量多,来去临县也就是一天的路程,如果价钱差的太多的话,也不怕耽误这点功夫的。”

黄三连忙道:“哪能啊我说的都是实价,这下等瓦一文十二片,中等瓦一文八片,上等瓦一文三片。只是这青砖烧制比较麻烦,所以价钱相对的要贵很多,一文五钱一块。”

傅瑶垂眸,这个价钱倒也不算太贵,之前她虽然没有去临县,但是特意跟那些盖酒楼的工人询问过,价钱倒是跟这个差不多。

不过,该还的价还是要还的。

然后,二人讨价还价几轮,最后以中等瓦一文六片成交,定下了五万片。至于青砖,最后谈成了一文钱一块,傅瑶也定下了一千块。那个酒楼地契房契都是自家的,自然要盖好点。

最后,傅瑶从傅谦袖子里取了银子,付了十两银子的定金,又写下契约。约好十天后来拉货。

“五娘,你想干什么啊”牛车走出了窑厂好一段距离,傅谦才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我现在有个想法,只是还没有把握,等以后确定可以实施了再告诉你,”傅瑶拖着下巴道。

心里却琢磨开了,现在缺两样,一个是钱,盖了酒楼后家里的钱就不多了,根本不可能有能力办窑厂。另外一个就是师傅,烧窑的师傅一定要找好,自己也要跟着学。然后再创新出红砖的烧法来。

可是去哪里找这样的人呢

一路思考中,牛车进了城。

从后院进了屋后,傅瑶就又趴到炕上看起了自己好不容易买来的书,上面也写满了自己从别人口里问来的注解。

她真想自己烧制看看,如果光是在书上看,什么也做不出来。

对了,要不去琼州问问看,琼州的军户里面各种形形色色的人都有,说不准就有会烧窑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