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3(2 / 2)

加入书签

还好宋嘉祁今天起得早,已经从空间里出来了他弄了几个红薯准备烤烤做午饭。

婚期定的很近。过年之前薛白就能过门,加起来也不到俩月的时间。

毕竟纸包不住火,薛白许的人家不是莲娘娘家侄儿而是薛白自己勾搭上的一个来历不明的野男人一事,也不知是薛家的邻居传出去的还是村里人自己猜出了端倪,总之这个说法像烈火燎原一般很快在村里传得沸沸扬扬。

也是因为这样,薛老娘才同意了把薛白早早嫁出去。否则这件事再这么传下去,薛海是别想娶个好人家的姑娘了但凡讲究一点儿的人家也不愿意和这种人家结亲啊。

薛老娘是为了什么宋嘉祁懒得去想,他只是高兴于自己不用一个人过年了。

刚穿过来时冲击太大以及每天有薛白的陪伴倒还不觉得怎样,现在只剩他一个人了,就常常想起自己远在另一个时空的家人。

自己穿到这里了,现代想必是找不到尸体的。这样也好,起码家人还会觉得他可能还活着,不会太难过但愿吧。

李石家的说了半天没喝上一口水,心里有点怪宋嘉祁不请她进屋歇会儿,这才转头四下打量这间闲置了许久的院子。

这一打量,李石家的也没有了怪宋嘉祁的心了。

“老天爷啊,这院子咋住人啊不是,我是说凑合着住也就算了,你娶薛白也在这儿这这咋拿得出手啊”

宋嘉祁回头望了一眼那破屋子,也有点怪自己考虑的不周全薛白值得最好的房子和最隆重的婚礼。

只怕这两样自己都不能给他了。

、 第26章 贵海高中

二十六贵、海、高、中

因着薛白的婚事,薛老娘让人给在镇上做工的薛贵捎了个信儿。过了没几天,薛贵就带着薛海、薛中回了碧溪村。

薛家三人虽都在镇上,却并不是在一起做工的。

薛贵因幼时学过一段时间的木匠活儿,现在在镇上一家木器店做工,每月也能有三五百钱;薛海却比薛贵这个当爹的还要出息些,在一家酒楼当伙计,听说在店里颇有些体面,除了工钱,还能得些食客的打赏;唯有薛中,也不知是怎的,在镇上做工总是不顺利,现在在给人扛货,每天能有十几个钱。

只是镇上的花费岂能和村里比:一根野菜一个馒头那都得要钱。因此薛中虽说在镇上做工,到了月底却总见不着钱。

为了这事薛老娘总觉得薛中没那个赚钱的本事,几次让他回来种地,薛中只是不肯。

因此,薛老娘对这个不听她话的孙子很是不喜欢。

薛贵每次回来都会给家里人带点东西,这次也不例外。他还没到家,薛小妹就跑到村口等着。往常薛白也会去,不过自从薛白和宋嘉祁定了亲,薛老娘就把他看得紧紧的,再不许他独自出门,更别提和宋嘉祁见上一面了。

因此,这回只有薛小妹等在村口,看见薛贵的身影,就欢快地跑上前去,保住薛贵的大腿:“爹爹”

薛贵也想女儿,弯下腰把小妹抱起来:“小妹高了,重了”

“是呀,”薛小妹眨了眨眼睛:“那是因为哥哥给了小妹好多好吃的爹爹给小妹带了啥了”

提到薛白,薛贵的神色有一瞬间暗了一暗。

他虽然不知道家里给薛白定了啥亲事,不过来传话的人隐隐带了点幸灾乐祸的样子,薛贵敏锐地感觉到了也许自家小哥儿的亲事没那么简单。

“你哥哥咋样了”薛贵问。

小妹抱住他的脖子,把嘴巴凑在薛贵的耳朵旁边,小声道:“奶奶打了哥哥一顿,打得可狠了,哥哥都成了一个大花脸了。”

薛贵的脸色凝重了起来。

“爹爹,大哥和二堂哥呢”小妹在薛贵身上转来转去看不着薛海,便问起来。薛海每次回来都会偷偷的给她带点好吃的,小妹已经迫不及待啦。

“他们俩在后头。你跟爹先回家咋样”

薛小妹咬着手指头想了想:“我想等大哥。”要是回了家,还咋偷偷吃东西呢。

薛贵看穿了她的小心思,哈哈一笑:“你个小馋猫喏,你大哥给你买的东西在这里呢。”

“呀,是苹果呀。”小妹看着薛贵从怀里掏出来一个苹果,略微有点失望。

前些日子薛白常常给她苹果吃,比起苹果,她更想吃那些甜甜软软的糕点。

“嘿,你见过苹果”薛贵好奇了。这东西稀罕又金贵,也就薛海这样的年轻小子舍得花钱买了哄孩子,但凡成了家的人谁不是数着铜板过日子

就连他见薛海花十好几文钱买一个不顶饿的东西也觉得肉疼。

小妹点了点头:“哥哥给的。”想了想,又补充道:“我听见娘和哥哥说话,说是以后的哥夫给哥哥的”

薛贵的脚步顿时停住了。

听薛老娘简单地说了说薛白的婚事,薛贵沉默了。

薛贵很不喜欢这门亲事:这一点他和莲娘倒是想到一处去了,宋嘉祁到底是个来历不明的人,比不上村里知根知底的人家。到时候薛白要是受点啥委屈,那宋嘉祁连个父母、连个能辖制住他的人也没,可咋让人放得下心啊

薛贵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和外地人结亲。这是薛贵的一个心结。

早年薛老娘就是远嫁他乡跟了他爹。早年间和和美美的自然没什么说的,可过日子总有磕磕碰碰的时候。

要是一般的磕磕碰碰也就罢了,薛贵的爹居然和邻村一个寡妇勾搭上了,欺负薛老娘没有娘家人在身边竟把他们母子撵出了家门。

薛老娘自是不肯的,薛贵的爹就搬去了邻村和那寡妇一起居住,再不给家里一袋粮一文钱。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薛老娘才带着他们兄弟离开了村子去薛老娘的娘家。

只是还不及走到薛老娘的娘家就遇上了灾荒,再后来因缘际会,他们一家子落脚在了碧溪村。

这才导致了薛贵对自己子女的婚事有一种近乎病态的执着:一定要跟本村人结亲。若是敢欺负自己家的孩子,就去他家找他爹妈

薛老娘是知道一点薛贵的心结的。她带着两个孩子离家的时候薛贵还小,可记事却记得很清楚。父亲的绝情给薛贵留下了很深的阴影。

可是薛老娘却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