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90(2 / 2)

加入书签

杨侑走下马车,来到砖道旁的一块台田上。

台田上,一对夫妇正在紧张的劳作,在他们的身旁,有着一排排碗状的培土,培土上一一株株幼苗长势喜人。

丈夫拿着农具在前面刨坑。后面妇人扒开泥土。捧着碗状培土小心翼翼的放入坑中,让幼苗露出地面,然后再用散土埋好。

看到有达官贵人过来,夫妇两人放下手中的农活。局促的站在那里。

呼延凯示意他们继续干活。然后从地下捧出一株幼苗说道:“代王殿下请看。这就是司农署培育的棉花幼苗。”

“棉花幼苗。”杨侑轻声道。

前世的杨侑也是农家孩子,并不嫌弃泥土脏,伸手接过来。

早在杨侑开始大肆收购棉花。棉布棉袄一出世,所有精明的人都发现了棉花的巨大价值,不少人都想到再关中地区种植棉花,到时候肯定大赚特赚。

可是当不少敏锐的地主们了解棉花之后,才发现正常情况下棉籽出芽率实在是太低了,杨侑就命令司农署研究棉花大规模种子的方法。

没有想到司农署给了杨侑惊喜,想出了育苗的方法。

杨侑仔细打量手中的棉花幼苗,幼苗已经长出了第五片叶子,十分的健壮,眼前的棉花幼苗之所以能够健壮成长,最大的功劳,就在于其根部的培土。

“微臣令司农署先制作好培土,,然后再将培土制作成一个个碗状,这样有利于移植,每块培土中放入棉籽,保证其适宜的温度和水分。这样一来棉籽的出芽率达到了百分之八十。”呼延凯兴奋道。

一旦棉籽出芽问题解决,剩下的就是种植问题了,棉花的耐旱,就算是贫瘠的土地也能够种植。

杨侑之所以来李家湾,是因为李家湾正是最适合种植棉花的地方。

刚刚开垦的台田才脱盐碱不久,土地贫瘠,种植粮食产量也不高,而棉花就是生长在贫瘠的土地上,这样一来,台田于是就成了棉花的最佳试验田。

杨侑点了点头,棉花的实在是太重要了,大规模的种植棉花已经是势在必行了。

“司农署从现在开始贩卖棉籽,将棉花育苗之法也传授出去,本王要让大兴百姓这个冬天穿上自己的种下棉花制作的棉袄。”杨侑雄心壮志的说道。

棉花需求量很大,光凭官府的力量是不够的,棉袄的巨大作用让普通的百姓看到棉花的巨大好处,这才是最有利于推广棉花。

“是”呼延凯应道。

杨侑又视察了一圈春耕情况,没有发现问题,就开始让车队回去。

来的时候,杨侑悄无声息过来,回去之时,杨侑却大张旗鼓的打起了代王的仪仗。

当杨侑的车队经过新李家湾之时,所有的关东地主都被惊动了,因为代王殿下再一次来到了李家湾。

不少人心中惊惧,当日刘绍志联合关东地主逼迫代王殿下的时候,他们这些世家可是暗中出力不少。

也有不多的人听信了谣言,则将自己存入帝国银行的钱财都取了出来,可以说,他们间接的给代王殿下施加了压力。

更让他们不可思议的是,最后时刻,代王殿下逆天大翻盘,顶住了压力,并将刘绍志为首的十几个关东世家礼送出境。

如今天下战乱,各地都是战火连连,只有大兴城才是最安全的地方,礼送出境和让他们送死差不了多少。

“拜见代王殿下”

无数关东地主闻讯出来,纷纷行礼。

杨侑挥手,车队慢慢停下。

探头看向外面,不少关东地主的脸庞浮现出惊惧的神情。毕竟礼送出境这个惩罚实在是太重了。

杨侑心中明了这些人惊恐的原因,心中一叹,知道有必要安抚一下这些人,就走出马车,站在车辕上,看向四面的众人。

“各位请起”杨侑说道。

“谢代王殿下”各个关东地主才起身道。

靠近前排的关东地主门看到站立在车辕的代王的青涩的脸庞,所有人不由的一阵恍惚。

就是眼前的少年抵挡住关东关中两个世家集团的攻击,并给予猛烈的还击。

十几个关东世家礼送出境,以及大兴城菜市口那十几颗人头已经表明了眼前少年刚烈的态度。

“代王不可欺。”

这是世家们付出沉重代价之后,得出的教训。

杨侑环视四周。这些在关东威风凛凛的世家主纷纷回避。

杨侑看了一圈说道:”郑显、郭宇何在”

“草民在”郑显和郭宇出列。

其他世家主看到二人站在杨侑的面前。不由的嫉妒的两眼通红。

郑郭二人在其他人拼命挤兑取钱的时候,抓住时机,反其道而行之,将手中财富存入帝国银行。站在了杨侑的一方。

当代王殿下绝地反击的消息传来之后。所有人都明白。郑郭二人即将发迹。

果然代王殿下刚到李家湾的时候,第一句话就问二人,显然代王殿下已经记住了他们之前的站队行为。

杨侑满意的看着郑郭二人。他今日前来,一方面让这些人关东世家知道,他代王殿下是有仇报仇有恩报恩之人。

另一方面就是要在关东世家之中选一个代言之人,之前刘绍志的串联给他敲响了警钟,控制关东世家,郑郭二人显然是最佳选择。

“本王准备将新李家湾,更名为关东镇,郑显郭宇你等二人暂时作为代理镇长,管理关东镇。郑显为正,郭宇为副。”杨侑说道。

“关东镇”郑郭二人心中惊喜,连忙谢道:“多谢代王殿下恩典。”

镇长的官职不大,可关东镇是什么地方,这里可是云集了大批的关东世家。

郑郭二人成为镇长,直接成为了关东世家的领头人,其隐藏的利益实在是太大了。

其他世家主羡慕的发狂,可也没有办法,谁让郑郭二人早已经下注成功,得到了代王殿下的信任。

“各位都是帝国的子民,既然各位来到了大兴城,本王定会竭力保证尔等的安全,保护尔等的财产,以往之事,既往不咎。”杨侑看着众世家阴沉不定的脸庞,直言道。

“多谢代王殿下”

众世家们重重的舒了一口气,知道之前的风波已经过去,代王殿下既然金口一开,那自然不会放在心上。

杨侑又安抚了众人几句,这才乘车离去。

“恭送代王殿下”在郑郭二人的带领下,众世家将杨侑的仪仗队送到镇外。

随着代王车队的远去,沉寂的关东镇这才渐渐热闹起来。

“恭喜,恭喜”

不少世家主围着郑郭二人恭贺,这一刻,郑郭二人正式成为这些关东世家的领袖人物。

随着时间的流逝,代王杨侑为了向皇上尽孝,拨款五十万贯,编撰恢弘巨著本草纲目的消息越传越远。

得益于砖路的便利,仅仅一天,这个就传遍了整个砖路联盟。

毗邻京兆郡的几个郡县的名医纷纷赶往大兴城,力求在这个医学盛宴上分一杯羹。

第二天,天刚刚亮,这个消息就传到了洛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