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0(1 / 2)
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也不像张靖那么心急。反而冷静地问道:“究竟怎么回事你先把整个过程给我说一遍,不然我怎么知道该如何应对”
这话一出,张靖也是明白过来,平复下有些激动的心绪后。才迅速说道:“老大,沮授原来是这广平县令,当初黄巾势大,他觉得不能力敌,不然只会徒增军民伤亡。所以便让广平县军士都隐于县城之中,过起了隐居的生活。当初卢植打到广平时,沮授就曾悄悄前往献计,可惜后来即将大功告成之时,卢植却被jian人陷害。而后的董卓,沮授也曾化名前往,但是却受到了歧视,知道他不是能做大事的人,所以便又隐了下来,等待时机。”
说到这里,张靖顿了片刻,才又接道:“我等兵临城下之时,知道城中只有一千老弱,正准备用前日所造之器械攻城时,沮授却突然率领一群精壮军士手持兵器打开了城门,当时我等虽不知究竟是什么情况,但见机不可失,韩猛便带兵杀了过去。那些黄巾见城门失守后,几乎没有做抵抗便逃了。”
“嗯”点了点头,王旭立刻便接着问道:“那接下来呢沮授为何让我去曲周东边埋伏”
“是这样的”说着张靖感叹地摇了摇头,才又接道:“沮授当初分析时局,觉得黄巾败亡只是时间问题,所以已经计算到了朝廷总有打到广宗的一天。所以自从卢植将军被羁押,而他又觉得董卓这人不可与之谋划的时候,他便独自遣昔日的心腹化名加入了黄巾,而且有其在后悄悄指点,更是混到了中层,并且目前正在曲周驻防。所以他就带着韩猛先一步取曲周去了,他说有内应在曲周拿下并不困难。但是张角在闻之广平失守后,必然还要继续派大军增援曲周,所以让你去那边设伏那地方是他精心挑选过的,他说以你的能耐,去了那里自然就能明白该如何做。”
听完张靖的话,王旭顿时感叹不已,想不到沮授身为小小一县令,竟然也可以做出如此多的布局,为大军做好铺垫。当真是个人才,这些事情看起来容易,但真要做起来可就很是困难了。
不过知道事情始末后,王旭也不迟疑,当即辞别周智,调转马蹄便在一向导的带领下从小路赶往曲周东边埋伏。
而到了那个伏击之地,王旭顿时大喜,这个是个草木茂盛的回笼弯,有一个狭长的坡坎,这对于平原之地来说,已经是很舒服的伏击之地了。
不过张角的反应却并没有预料中那么快,或许是因为早前已经增援过一次曲周,所以知道天快要亮的时候,才有两万兵马出现在视野之中。
王旭将骑兵分成数部埋伏在回弯北侧的高地草丛中,在黄巾大军刚出弯口时。突然先率一部杀出,精骑俯冲而下,顷刻间便让黄巾大军sao乱起来。而当他们好不容易组织起部队意欲顽抗的时候,山上又接二连三的冲出数股骑兵,俯冲而下,势如破足地杀入了黄巾狭长的队列中,而且往往都是冲往对方仓促变阵而产生的薄弱之地。
七八股骑兵几个冲锋间,黄巾便溃乱了。而这时候,韩猛竟然率军从南面杀到,溃乱的黄巾被分割成了数列,很快便产生了大量死伤。
此刻天已大亮,眼见大功告成,王旭心中喜悦,也没有再追,护着中军大旗缓步前进。没过多久,远远便见数十骑护着一儒雅男子急速奔来,那人看到王旭之后,当即就大声笑道:“王将军英姿,沮授佩服啊”
第一百二十四章广平沮授下
来人以一张青色幅巾束住头发,额头宽阔,双目有神,颌下一缕清须,颇有智者风范。
仅仅只看了一眼,王旭已是心中赞叹,不由拍马迎上。朗声大笑道:“公与,这次幸得有你帮助,才能轻而易举地拿下广平,曲周两县,在下实在是感激不尽啊”
闻言,沮授拱手行礼后,却是微微笑道:“将军何出此言,此乃我分内之事罢了。”
“呵呵”王旭也是心情愉悦地笑了笑,也没有再多说,看了看远方追击黄巾的大军,转而叹服道:“公与之才我早有耳闻,如今亲自识得才知什么是名不虚传啊你的远见卓识,实在让在下钦佩不已。”
听到这话,沮授却并没有露出任何异样的神色,反而是非常谦虚地摇了摇头。微笑着回道:“下官不过是使了一些雕虫小技罢了,怎及将军之万一”
“公与何故如此谦虚,我知道你是天下少有的奇才,你我就不要再如此客套了。”说完,王旭也不再啰嗦,微笑着看了沮授一眼便直奔主题道:“目前已经临近最后的决战,我已经感到有些力不能及了,但却知道你有安邦定国之策。所以希望你能暂且随我左右,为我出谋划策,争取早日平定黄巾,也免黎明百姓受苦,不知你可愿意”
王旭如此折节身份的邀请,倒是让沮授有些感动,深深地看了王旭一眼后,当即便郑重地拱手道:“将军如此看重,沮授怎敢不效死力”
“哈哈哈哈”闻言,王旭顿时便忍不住大笑起来。虽然沮授只是暂时跟在他身边,但也足以让他兴奋,毕竟对于顶级谋士,王旭早已是日思夜想,垂诞三尺了。“有公与的帮助,何愁黄巾不破走我们回曲周县城,定要向你好好请教一番治国用兵之策,公与可不要藏私噢”
见王旭如此重视自己,沮授也是感动异常,当即笑道:“将军文韬武略胜吾十倍,怎么能说请教呢只是互相探讨罢了。”
闻言,王旭笑了笑也没有再多说,转头看了看天色,随即大喝道:“鸣金收兵,各部将领率兵马速回曲周”说完,便不再理会军队的事,与沮授并骑而行,快速奔向了曲周县城。
拉着沮授在县府内院的一间书房内详谈了半天之后,王旭实在是感叹不已。沮授真的是人才啊,目光深远,博学多智,无论是治国安邦之策,还是军事战阵之谋,这沮授都有自己独到的一面。
而沮授也同样对于王旭极为惊讶,本以为王旭仅仅精通战阵之道,却不曾想到他学识同样极为渊博,而且思维独特,常常语出惊人,更有常人难有的气度和魄力。
两人仅仅初识,但相谈不久,却以彷如多年的老友一般。时而因看法相同而相视大笑,时而彼此问答验证,时而又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
但一番谈论之后却都对对方的才智极为佩服,而且越来越起劲。如果不是宗员率领步兵赶到,徐淑又前来几番催促两人吃饭的话,还真不知道会谈多久。
这番交谈之后,王旭想到沮授在历史上那悲惨的结局,心中更是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这样的人有展露才华的机会,决不能让袁绍那败家子给玩死了。而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弄到自己身边,那样就最保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