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205(2 / 2)

加入书签

袁绍让各路诸侯只带少部兵马出战,是为了避免大军同时出击造成混乱,不过王旭总共就只有三千多人,诸侯中最少,当然不用点兵,要嘛同出,要嘛同守。所以,他也是各路诸侯中最先冲出的,而且因为他的部曲位于大军左翼,所以也就直接冲往敌军右翼。

不过,他当然不会最先冲击敌营,去做炮灰。在汉代,作为骑兵编制,弓箭是必备物品,上阵厮杀的将领也必须能射,虽然技艺有差别,但弓马娴熟是武人的基本条件。

王旭箭术从小习练,虽不见得很好,但水准也不差。奔驰中,从马鞍右侧的得胜勾上取下弓箭,并将火龙枪放上去后,已是大声吼道:“全军奔驰漫射,优先攻击弓弩手。”

说着,虎目一凛,手中弓弦已被拉成满月。“嗖”得一声,长箭便应声而出,直奔敌营而去。

身后将士也是不慢,各自张弓驰射,一轮箭雨顿时对着敌营当头落下,顿时约有近百人中箭而倒。

对于这战果王旭也比较满意,能有数十人倒地不起,已是极高的命中率了。此刻敌营内士兵分散,身上又披战甲,防护非常好,倒地近百人,意味着起码有数百支箭命中,只不过或被抵挡,或被铠甲所防护,没能造成较大伤害。

这可是奔驰中的远距离漫射,并非近距离射击,也不是密集射击。三千将士,十轮箭造成数百、近千人失去战力,这已是极端恐怖的战力。

曹操与王旭也同样在这一翼,仅次于王旭,带兵赶至。他本是个能眼观八方的将领,注意到这样的战力,面色顿时一变,难以置信地睁大了眼睛。但即便如此,他的行动却没有任何停滞,立刻就指挥将士冲击敌营最混乱的地带。

不消片刻,王旭已是带兵射击了十五轮,箭壶内的箭支也已射尽。之所以只带十五支箭也是没办法,毕竟不是纯粹的弓骑,带多了会影响负重。人家塞外弓骑厉害,那是因为一个人也有两三匹马,随时换乘,想挂多少就挂多少。王旭当然没那个资本,所以荆南骑兵的箭壶规格,一向是扁平的皮袋,外七内八,共十五个插孔。

但即便如此,战果也是非常丰硕,粗略估计,应有一千余人失去战力,按通常比例,当场死亡人数也在三百左右。

不过,军中也有一人是个例外,那就是赵云,他的箭壶是外十二孔,内十三孔,共装箭二十五支。此刻眼见众人都已经射完,他却丝毫没有停留,“唰唰唰”,已是以更快的射速,将箭矢射了出去。

最让众将瞠目结舌的,是他弓弦一响,片刻之后,远处敌营必有一人应声而倒,而且还专挑将官,无有例外。此等功力,顿时让将士们大为振奋,皆是呼喝不断。

紧跟在王旭身边的张辽徐晃二人,从未见过他射箭,更是惊讶异常。徐晃已是忍不住大声赞道:“此真乃神技也,天下谁能比肩”

赵云一口气将箭壶里的箭支射完,这才回头对着徐晃报以一笑,也没说话。毕竟这确实是神技,如果张口谦虚一句雕虫小技尔,那众将情何以堪

王旭对赵云的箭术当然心知肚明,不过天下无人比肩倒是太过武断,其它不敢说,但至少黄忠、太史慈、吕布三位还健在,那就不能绝对。

不过这些当然不能说出来,哪能长别人之气,灭自己威风呢笑了笑,也不接话,带着部下继续绕着敌营左翼奔驰一圈,眼见诸侯大军已攻破敌营,正奋力厮杀,当即再无迟疑,猛然挥手喝道:“结成松散阵列,各部自为攻击单位,随我冲击敌营”

“诺”众将顿时应命。

与此同时,身后的掌旗官也是大旗挥舞,片刻之间,三千多精骑已是勒马止步,迅速调转方向,结成阵列。

见状,王旭再无迟疑,看准一个空挡,火龙枪高举一挥,便已催动白霜猛奔而出:“杀”

“杀啊”

随着王旭发起冲锋,诸侯皆是被其声势所骇。深处最前的王旭,手中火龙枪所向披靡,无人能摄其锋,两旁典韦、张辽、徐晃更是悍勇异常,手下无一合之将,胆敢迎上来的董军将校,无不是一招便死,绝无例外。

其后将士之精锐更是震骇人心,三五百人为一部,尽管兵器各不相同,战法也有差异,但其动作无不干净利落,杀伐果断,在为首将领指挥下,真如群狮奔腾,势不可挡。

尽管这样的战力,显示了组建特色兵种的成功,让王旭心里兴奋之极。但脑袋却并没有因此发热,而直冲敌营中阵,始终带着将士游走在交战边缘,并且专挑薄弱处冲击。并非是没有信心一举冲到敌营中阵,砍倒其大旗,而是那样势必带来伤亡,何必那么卖命呢舒舒服服地这么协助各路诸侯厮杀岂不更好。

与此同时,另外四路人马也是极其惹人注目,与王旭同在这边的曹操,尽管也打得很保守。但其战果非常丰硕,有他这个军事家做临阵调度,部下武将的能力得到极好的发挥,整个战线主要就是靠他推进去的。

而突击在中路的孙坚部众,也极为出色,犹如一股巨,扑击而出,杀的董军人仰马翻。

此外,另一侧的刘备与公孙瓒两人,也是强悍异常。公孙瓒赖以成名的白马义从箭枪双绝,杀伤力极大,其余将士亦是极为悍勇,又有公孙瓒率领,左冲右突,撕裂董军阵线,不在话下。

与其相邻的刘备同样不差,手中雌雄双股剑挥舞劈砍,带起蓬蓬血雨。又有关二哥与张飞这两个猛男,如入无人之境,左右冲杀,无人可敌

当然,其它诸侯也不差,只是比较起这几路人马,便显得略有不如了。

而随着诸侯大军这等狂猛攻势,战局很快便发生剧烈变化。董军大营三线败退,失去了营帐四周防御工事的辅助,与诸侯大军混战更非敌手,尽管主将胡轸已竭尽全力指挥抵挡,但战至正午时,败亡已成定局。

可即便如此,深处战阵中的王旭心里都并不是非常得意。这四万大军并不是董卓那混合了西凉、并州、胡人的嫡系兵马,而是朝廷原来的中央军,可是战力与韧性已让人非常意外。

要知道,李肃作为仅次于胡轸的主将,被孙坚一刀斩杀,对士气的打击绝对是沉重至极。而效果也确实很明显,出阵士兵几乎是疯狂后退,营内士卒也毫无准备,根本没有大规模的组织起弓弩手压阵,就连胡轸也是拔马回逃。

也正因如此,孙坚才能趁势掩杀,吊着溃败董军的屁股突破防线,从而引发敌营混乱,给诸侯三面围攻制造出了绝佳的机会。

可即便在如此情况下,面对诸侯疯狂攻击,竟然也能在最初的混乱后,进行顽强抵抗。失去了营帐边缘内外的防御工事,士气大跌时,也能从早晨鏖战至正午,不可谓不强。虽说各路诸侯都有保存实力之想,必然未尽全力,但也已经足够强悍。可以想象即将面对的董卓嫡系兵马必然会强上一筹。

那能让董卓不敢正面对敌的西凉铁骑,又该是如何强大

记得当初徐淑曾说,孙坚这个猛虎在参与过对敌西凉后,非常感叹。言及除非重聚征伐黄巾之时的那批将领,不然绝难收复。

现在想来,也不是没有道理。

好在西凉民风彪悍,豪强林立,自己征战不休,而且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