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449(1 / 2)

加入书签

想吃什么”徐淑轻笑着岔开了话题。

“什么都好”王旭也笑了,如释重负。

祝融其实远非赵雨的对手,可是两女就是能斗上,赵雨也没有下狠手,完全像是赌气般闹腾。

没过多久,两女打累了,不约而同地奔向王旭,本来众人都听开心。

可没想到,祝融艳美的眼睛里却是突然闪现出泪光,扑倒王旭的怀里:“圣主,我很有用的,我什么都能做。”

“嗯怎么了怎么哭了我没真的打她啊,就是逗她玩而已。”赵雨可爱地歪着头,满脸不解。

其他人同样不解,就连王旭都没弄明白。

“祝融,怎么了为什么哭,你雨姐姐那是喜欢你,逗你玩的”王旭奇怪地道。

祝融只是哭,没有说话,死死搂着他的脖子。

“妹妹恐怕有些自卑”蔡琰突然出声,温柔地看向了祝融。

“我也这么认为”貂蝉颌首认同。

“难怪祝融刚见到我们,就比这比那,还与雨儿对上了”徐淑恍然大悟,突然说道。

祝融此刻就好像无助的小孩儿,埋在王旭的怀里哭泣。

王旭同样也明白了。

祝融出身南蛮,这个时代的南蛮族群从大环境上是弱势群体,面对汉人,从心里就有种自卑感,当她满怀信心地来到这个家,却见到了国色天香,气质出众的众女。

她不经意间就会从心里去比较,可她总是拿着自己不足的地方,去比较众女所长的地方,那种本能直觉就让她越加难受,自然得不到好结果。

“祝融,别哭了,你是神女,最好的神女,也是我的女人。”王旭出声安慰。

“圣主,求求你,你千万不要撵我走,我什么都可以为你做,可我不能回南蛮,若是被撵回去,族人一定会恨死我的。”祝融哭着说,充满野性的美艳俏脸,全然是种痛苦。

赵雨这妮子心底纯善,当场泛滥了,急忙抢着说:“祝融妹妹,他不会撵你的,若是撵你,我们姐妹一起揍他”

“圣主至高无上,不能打”祝融哭着说。

“呃”赵雨无语。

王旭笑笑,轻抚着祝融的秀发:“放心,从今以后,这里就是你永远的家,她们每一个都是你最亲的家人,我也永远不会撵你走。”

“真的吗”祝融问说。

“真的”王旭郑重点头。

徐淑适时接过了话去:“妹妹,你放心吧,你如此诱惑迷人,乖巧顺从,他才舍不得撵你走呢,走,跟姐姐去熟悉咱们的家”

“去吧,以后她就是你的姐姐,听她的话。”王旭尴尬地说。

“嗯”祝融温顺地点点头。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章左护军

王旭回到书房,查阅起颜良来到荆州后的资料,这是颜明准备的,她早前曾力劝她哥出仕荆州,可遭到了拒绝,所以知道王旭回来后,就想立刻让两人相见,渴望圆满解决。

大约半个时辰后,颜良匆匆赶至,颜家以后定居襄阳,他不得不过来先拜见荆州之主。

只是其在书房门外却是踌躇良久,不知是放不下脸面,还是顾虑些什么,凤组统领月影也不是个多事的人,将他带到此地后,看了他一眼,便不再言语,静静地守在门旁。

“公骥,既然都来了,怎在门外徘徊”王旭看着手中的文卷,微笑着说。

他早就听到异常的脚步声,推知是颜良到来,可房门却久久没有动静,这才出声询问。

“吱呀”

一声轻响,颜良推开了书房的门,悍勇之气扑面而来,只是其脸上神色很是复杂。

王旭头也不抬,仍旧看着桌案上的文案,随意地问:“公骥,颜家老少可全都平安抵达”

颜良一怔,随之回说:“尽皆安全抵达。”

“那就好”王旭点点头,这才转眼望了过去,挥手道:“坐吧,别站着,你我是一家人,无需那般拘谨。”

“多谢”颜良拱手一礼,坐到了旁边的褥垫上。

“怎么样来荆州之后,感觉可还好与河北相比有甚区别吗”。王旭再度将目光转向桌案上的文案,神态很是轻松随意,仿似聊着家常一般。

颜良本是代表颜家来拜见。此时有些摸不准他的态度。想了想。直言回道:“虽然繁荣比不上河北,但民众齐心,朝气蓬勃,各行各业秩序井然,法令有度,已具繁盛之象。”

“那你们待得可还习惯”王旭继续看着文案问道。

“颜家老少都安排得很好,并未有太大的不适。”颜良说。

“那你呢”王旭终于将手中文案合拢,抬起头来看向了他。

“也很好”颜良想了想。说道。

“身为战将,闲在家中,也会感觉很好吗”。王旭故作疑惑地问。

颜良沉默,不知道说什么。

其实他的心里很难受,对于袁绍,他是非常忠诚的,若非颜明做了那件事,怎么也不会背弃而去。

其实若换个时间,比如颜明嫁出去很久之后,那么倒无所谓。可如今颜家老人还在,并未完全分家。颜明又刚刚出嫁,此时就发生这种事,不仅仅袁熙本人,就是袁绍也绝对不能容忍,因为这等于狠狠扇了他一个耳光。

他放弃婚约,将颜明嫁给王旭,天下名士都会说他是个明主,因为他以军国大事为先。

可此事之后,另一个儿媳妇却被颜明偷走,这就是直直的打脸,会遭到天下人笑话,以袁绍的性格,他忍不了,并且还会怀疑颜家当下的用心。所以,他是走也得走,不走也得走,不然整个宗族必遭横祸。

王旭很明白他的感受,见其沉默不语,笑了笑,装作不知地转而问说:“对了,公骥原本你在河北军中,官居何职执掌何等事务”

颜良叹了口气,说:“官至偏将军,帐前听调,常为先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