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452(2 / 2)

加入书签

“嗯,那说说你的想法”王旭眼见群臣争议很大,也对自己早前的任命产生质疑。

法正理理思绪,躬身回道:“主公,如今所任部分太守,多有当初刘焉、刘璋父子麾下担当重任之人,可事实上,就属下所知,诸如此类本非最佳,王商、王累、张肃之流,虽有节气、亦有资历经验,但才能的确有限。”

“若主公有破格提拔青年才士之心,那属下倒是有数人举荐,他们皆是才华出众,潜力惊人,只要稍加培养,完全可当大任,只是这些人大多出身不太好,因而不曾受刘焉、刘璋父子器重。”

“噢”王旭惊异,随之笑道:“在我麾下,有才便可谋得出身,孝直大可直言推举。”

“诺”法正脸上露出喜色,缓缓说道:“第一人,乃是前益州绵竹令,曾助我荆州定蜀,名为费诗,字公举,此人文武双全,又精于政务,能言善辩,个性率直,还很亲蛮,可遣往南中。”

“第二人,乃是原益州牧府小吏,才能犹在属下之上,只因出身平凡,不得器重,其姓黄,名权,年方二十五,字公衡,此人能征善战,精通政务,堪称栋梁之才,做一郡太守绰绰有余。”

“黄权”王旭惊呼。

他可是真被惊到了,没想到还挖出了这等人来,这可是蜀汉的镇北将军,后来被迫侍魏,更是直达车骑将军这般高位,无论是刘备还是曹丕,都对其深为敬重,更重要的是此人品行出众,弘雅思量,可托付大任。

此人唯一的污点,就是投降了曹操,可那是因为刘备夷陵之战时,遭到陆逊火烧连营,结果刘备倒是率着败军仓皇跑了,把黄权统帅的江北大营给直接抛弃,导致黄权进退不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被迫降魏。

就连刘备自己也说,是他对不起黄权,而不是黄权负他,还严令今后善待黄权在蜀中的家人。

想到这些,王旭果断找了个借口说:“法正,这黄权从未单独理事,赞不做太守,先将其调来将军府,待我好好考察一番再行安排。”

法正不疑有他,笑着点点头:“但凭主公安排。”

“还有呢,可还有知晓的人才”王旭此刻心里就跟猫爪子挠似的,巴不得多挖几个人出来。

如今好些人才名声不显,若无人举荐,很难找到,总不可能让谍影挨着查吧,再说,寻常百姓中同名同姓之人那么多,谍影连对方长什么样都不清楚,太难。

“有”法正皱眉思量片刻,又再度接道:“广汉绵竹人秦宓,身怀大才,刘焉曾几度盛邀。其拒不出仕。其曾言刘焉并非明主。若主公相邀,此人必出。”

“永昌郡不韦县人吕凯,才德兼备,原为永昌郡府五官掾,可因清正廉洁,不被益州当地豪强所喜,仅利用其才能做事,此人也可担当大任。”

“此外还有原江阳县令阎芝。亦是上佳之选。”

秦宓、吕凯、阎芝,这可都是蜀汉重臣啊,没想到一次全挖了出来。

王旭心中兴奋,想着这些历史名臣,又看了看文案上列出的名字,那真是越比越觉得不是个滋味。毕竟早前沮授他们,也只是在原有官员的基础上进行挑选,对于更多的人,也无从所知,所以多少让人失望。

“好。法孝直的眼光,大家亦有所知。既然孝直大力保举,便给他们一个机会。”

说着,他不动声色地思量一番,已是厉声下令:“益北之地,汉中太守魏延,阴平太守费诗,蜀郡太守董和,广汉太守刘先,汉嘉太守桓阶,犍为太守金旋,江阳太守董恢,巴西太守习祯,巴东太守傅巽,巴郡太守许靖,涪陵太守郝普。”

“益南之地,南中七郡,越嶲太守辅匡、朱提太守秦宓、云南太守张裔、建宁太守射坚、牂柯太守吕凯、永昌太守阎芝、兴古太守陈震。另招蜀中黄权、张松二人,即刻前来将军府赴任。”

一口说完,王旭深吸口气,目光扫过:“如此为之,诸公可还有异议”

众臣摇摇头,没有再提出什么。

“既然如此,那此事便定下,待此议散后,即刻张贴榜文,传递四方,各郡县其余官吏若需变动,今后将由治中曹属全权负责,各郡太守务必三个月内赴任,并将郡内初步整顿完毕”

“诺”厅中文臣齐声应命。

王旭点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随之将目光投向武将一列。

刹那间,在座将领都是浑身一颤,不经意间坐直了身子,目不斜视。

“军中诸将南征北战,战功卓越,三日后将张贴榜文,公布将职。今日便不再多谈,只说一事。”

说着,王旭停顿片刻,在众将疑惑的目光中,陡然疾声说道:“如今治地越加广博,兵士动辄数十万,过往军制已不足以有效指挥士卒,各部调动也多有不变,从今日开始,对荆州治下主力军队进行全部整编。”

满厅文武顿时惊愕,但尚没反应过来,他已是再度接口。

“今后,五人为伍,设伍长。十人为什,设什长。”

“五十人为队,设队长。百人为屯,设屯长。”

“五百人为营,设军侯,副职假侯。”

“千人为曲,设军司马,副职都伯。”

“五千人为一校,设校尉,副职别部司马。”

“万人为一部,设中郎将,副职都尉。”

“两万人为一军,设偏将军,副职为裨将军。”

“四万人为师团,设将军,正副皆有将军担任。”

“八万人为军团,同设将军,由将军统帅。”

一口气说到这里,王旭的脸色才略微缓和下来,嘴角划出一道弧线,似笑非笑地说:“从今往后,军团便是最大带兵单位,荆益二州现在的目标是建成六个军团,至于名字,大家倒是可以好好想想。”

这番话可是惊呆了众文武,将军队完全以军团来划分,基本上等于把军权彻底收拢。

因为大汉的军政是不分家的,文官穿上战甲,仍然是将军,而现在这样,却是越加走向军政分立的状态,带兵的将军就是打仗的,文官就是搞内政。

若是刚开始就这般,群臣肯定难以接受这种变革,可这么多年来,荆州一向是往这个方向发展,大家潜移默化中开始习惯,虽然今日这么完全展现出来有些突然,但也并非不能接受。

须知,从最初起兵开始到现在,军制的逐步改革,可是花费了长达十年以上。

诺大的议事厅内一片沉默,所有人都在思量,他们又不傻,相反还是聪明绝顶之辈,心里当然明白王旭的用意。

王旭也没有着急,端起桌案上的茶杯轻饮一口,静待文武的反应,只是眼神不经意间看向了周智。

如今张靖跟随高顺镇守在南阳,也只有周智最能深入明白他想做什么了。

“这个决议好”周智心领神会,果断激动地站起身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