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534(1 / 2)

加入书签

碾。

“金银还有那些黄铜,十三派人运回岳阳。战役结束之后统一分配,至于铜钱嘛。分了,都分了。军卒每人一贯,侍卫长每人三贯。一轮分不了,就再分一轮。总之分完了事,告诉弟兄们。这些银钱拿到汉境没用,在东瓯能换什么就换什么。

换东西也行,换女人也行。咱家家在岳阳的,派船运回岳阳。在大王城与兵库的,公议出几个人来。负责押运回去。在这该死的天打仗,没点真格的东西怎么成。”

云啸端过侍婢捧过来的热茶喝了一口。

“侯爷,咱家的弟兄其实不缺这些银钱。我看还是统一采购了,然后末将与大院君协商了分下去。也少了许多的麻烦。”张十三站出来说道。

这家伙在江南这许多年,拿算盘的时间多过于拿刀。与那些杀才不同,这家伙经济脑瓜很够用。

杀才们对于钱没什么概念,大家伙胡乱的买东西。很可能造成东瓯奸商趁机涨价,甚至很可能造成不相熟的军卒为了争抢商品内讧。

统一购买,然后直接发女人发东西。好坏掺着来,大堆分。这样不但会多得许多实惠,还可以避免军卒们互相之间的内讧。

云啸很快便想明白张十三的用意,他也觉得张十三的主意好。自己的想法太想当然了些,内讧这种东西一旦种下因,便会结出恶果来。

“十三个个主意好,苍鹰将那些铜钱都交给十三。然后由十三统一买办,所获之物不得挑拣良莠掺杂起来,然后由你们领走逐级发放。”

“诺”

“诺”

家将们纷纷称喏,大院君的脸上露出愉悦的表情。云啸的方案着实让他暗自憋了一口气,那些云家侍卫本就不拿他们兵库武卒当一回事。平日里两家敬而远之倒还能和谐相处。可一旦双方都有了钱,上街搜罗东西。怕是难免起纠纷摩擦,都是沙场上血里火里滚出来的汉子。

一言不合拔刀相向几乎是可以预见到的事情,上一次与汉军的争斗历历在目。一旦真的和云家侍卫争执起来,那后果真的难以预料。

“这王宫里的女人也都算缴获,大家分分。”云啸走了一圈,对东瓯王的审美不敢苟同。不过仔细一想也就释然,既然出城慌乱带不走许多的人。谁不捡好看的挑拣。

“侯爷,这宫里的还是留着侍奉您比较好”

“不用说了,就这么着吧。我能使唤几个,苍鹰探马回来没有。狗娘养的欧贞复跑到哪里钻沙去了。”

“回侯爷的话,东瓯王一路向南。斥候追到南方百里远的上沙城,便遇到东瓯军卒抵抗。厮杀一番之后,发现东瓯军兵增多。想必那里便的东瓯王的落脚点,至于再往南。咱们也不是很了解,那里已经是化外蛮夷之地。汉人鲜少踏足那里。”

“怎么有什么不能说的”

“侯爷,卫青派人来了。说是欧贞鸣似乎也沿着太姥山南下,他想他想过来东欧城与咱们汇合,一起出兵追击东瓯残部。直至抓到东瓯王欧贞复。”

“这小子倒是打蛇随棍上,尝了一次甜头还想次次尝。上一次那些首级想必已经够他封侯,还不满足又来打秋风。”云啸呡了一口茶,发觉有些凉。不满的斜了那侍婢一眼,吓得侍婢“噗通”一声便跪下。

“算了,让他来吧。不过说好,管好他手下那些丘八。云家可不会总打自己人板子,另外人头随他拿。但是战利品必须归咱们,谁敢伸手就剁了他的狗爪子。”

“诺末将会告知卫青知晓。”苍鹰道了一声诺。

卫青这次给苍鹰送了五十两黄金,请托他帮忙说点好话。现在事情办成了,这些钱可以安心揣兜儿里。

第二章昂贵的学费

灵渠相传是秦始皇为联通海洋河与大溶江而开凿,故而又称秦凿渠。

上沙城就在灵渠不远处,云啸围着地图转圈。几百里远,而且道路破烂不堪。路上定然布满东瓯探马,以现在的技术条件想要隐蔽接敌简直就是梦话。

“你们看这仗怎么打。”云啸一副无奈的样子坐到椅子上,手下的杀才们也是个个愁眉苦脸。这他娘的根本就是无解难题。

照东瓯城的形式来判断,现在东瓯王欧贞复已然吓破了胆。不说望风而逃也差不多,况且欧家在东瓯历经几代,群众基础摆在那里。恐怕云家现在刚一出东瓯城,便会有人跑去给欧贞复送信。

况且几百里路途,行个军便要十几天。待到了那上沙城,欧贞复早钻山跑了。

“侯爷,这仗没个打。咱家人只要离开东欧城,肯定会有人给东瓯王送信。虽然他们没有飞鸽传书,但飞马跑上几天还是没有问题的。只怕咱们还在半路,那东瓯王已然跑得无影无踪。

灵渠可通巴蜀,还可向南钻山。无论如何,咱们都无法追击。这东瓯的破路简直连大汉乡村都不如。一丈宽的土路,还坑坑洼洼。这冬日里还好些,听说到了雨季。根本就他娘的是泥路。”

苍鹰看着地图抱怨,也不怪他抱怨。这东瓯境内的路比大汉差了不是一星半点儿,云家的马车宽大。自然载重便多,在这坑坑洼洼的土路上是颠簸不已。好多时候还会陷在土坑里,此次云家又没有征发大批的民夫随行。好多时候,云家侍卫还要充当苦力。这让当大爷当习惯了的云家侍卫非常不适应。

当着云啸的面自然不敢发私议,可私底下已然抱怨连连。苍鹰的耳朵里都快灌满了,不过他也无法解决眼前的难题。大汉驰道畅通。那是刘启费尽心机打下的根底。

东瓯地狭人寡,既没那个财力也没那个愿望去修路。他们的军队非常原始,行军完全靠腿。辎重还是牛车运送,一天也走不了百十里。

云家完全是四轮马车,讲究的是快速机动。士卒平日里行军都乘坐马车,骑兵都是一人双马。这还是在东瓯境内。如果在汉境作战。每到一地,还有为数众多的民夫为军队服务。

除了打仗,云家侍卫的各项标准完全便是大爷派头。每日里吃的有厨子,行军有车坐。某些特殊情况下,甚至连女人都不缺。这种待遇,即便是汉军精锐羽林都望其项背。

云啸坐在椅子上,看着大殿上空的藻井神游天外。将军们看着地图低头沉思,只有大院君跪坐在地席上。不时端起侍女送上来的香茶呡一口,不知在想些什么。

“父亲。您为何不去看那地图”扶桑到底年纪小,看着大院君不去参与便轻声询问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