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272(2 / 2)

加入书签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iàn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苍天补,四极正;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这段神话中并没有记载女娲补天的起因,如果从头说起来的话应该是在传说的盘古开辟天地后,女娲继承皇位,镇守冀方的水神共工十分不满,就兴风作浪,女娲即令火神祝融迎战。

经过殊死搏斗,共工大败后恼羞成怒,一头向擎天柱不周山今长子县境内,另说昆仑山西北撞去,竟然把擎天大柱撞折了,霎时天塌了个大窟窿。天地相通,脉气失常,洪水泛滥,大火蔓延,大地向东南倾斜,海水向陆地上倒灌。平原上的人多数都被淹死了,幸存者只好逃往山上,人类陷入灾难之中。

但是,山林是兽类的领地,它们受到侵扰后十分愤怒,向人类发起疯狂的攻击。又有许多人被野兽咬死,吃掉。人类遭遇到了空前的灾难,有的被洪水淹死,有的被崩塌的山石砸死,有的被凶猛的野兽和大鸟杀害,人类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感到无比痛苦,于是决心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在天台山上炼了九九八十一天,炼了块厚12丈、宽24丈的五色巨石,众神称好。于是依照此法,又用整整4年的时间,炼了36500块五色石,连同前面的那块共36501块。众神仙和众将官帮女娲补天,用了36501块。因石是五色的,便形成了天上的彩虹、彩霞。

随后女娲担心天空再次塌陷,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女娲用龟的四腿做擎天柱。因西、北两面的短些,故有“天倾西北”的说法。太阳、月亮和众星辰都很自然地归向西方,又因为地向东南倾斜,所以一切江河都往那里汇流。

女娲还擒杀了残害人民的黑龙,刹住了龙蛇的嚣张气焰。最后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埋塞向四处铺开的洪流。

女娲补天后,洪水归道,烈火熄灭,天地定位,普天同庆,人们在天台山迎女娲归朝,女娲也十分欢喜。到天台山后,大家看天下的儿女们生活安然,高兴地吹起了笙箫。

而经过这场浩劫,人类幸存者已经很少。为了使人类能再次发展增多,女娲便以黄土和泥,用双手捏起泥人来。这便是“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的完整传说。

如果联系今天与李察德讨论的多次文明假设,这段神话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文明交替的实例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两个国家展开了战争,其终极力量令山峰塌陷、臭氧层泄露、海水倒灌,文明遭受了灭顶之灾。

战胜的高科技文明进行了“补天”、“抗洪”、“板块迁移”等一系列举动,重新为人类创建了适合居住的环境。甚至因为人口数目的锐减,而发动了“基因工程”造人,使文明再一次回到初始的层面上,重新发展起来。

女娲文化源远流长,在楚辞天问、礼记、史记、山海经大荒西经、淮南子览冥训、清朝嘉庆涉县志等史料都有关于女娲的记载。可以说,“女娲”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已经深深镌刻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身体之中。如今虽然时隔千年、万年,但是当我发现自己所经历的探险居然和女娲扯上联系的时候,仍然觉得心跳加速,激动万分。

可惜关于女娲的记载虽多,其中提到五彩石的却都只有寥寥几笔。纵观所有资料,也仅仅可知这是女娲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熔化成浆,在天台山上炼制而成,而具体的石头来源、炼制的方法却一无所知。这五彩石除了补天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功效,就更是只字未提

我和君兰当然不肯就此罢休,只得苦苦从女娲本身的事迹上寻找线索

女娲又称女阴、女娲娘娘,凤姓,生于成纪,一说她的名字为风里希或为凤里牺。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的创世女神。

她慈祥地创造了人类,又勇敢地照顾我们免受天灾。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她神通广大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

传说她与伏羲是兄妹,她与伏羲结婚而产生人类,后来女娲却禁止兄妹相婚。又传说女娲用黄土仿照自己造成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另传说女娲制造了一种叫笙簧的乐器,于是人们又奉女娲是音乐女神。风俗通义记载她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又被传为婚姻女神。

因为很多神话都含有夸大、虚浮之处,所以这些资料看的我和君兰都十分头痛。例如女娲的地位就经常变化,有时在三皇之上,有时在三皇之内,有时却在三皇之下让人不知该去相信哪一个说法才是正确的

而追溯到当代,女娲的影响同样甚为广泛深远,至今中国云南的苗族、侗族还将女娲作为本民族的始祖加以崇拜。关于历史上女娲氏族发源地,文献中不见记载,但根据伏羲与女娲的关系,女娲故里也应在古成纪范围内。郦道元水经注在讲到渭河支流葫芦河时特别提到该地古老的女娲祠。在葫芦河畔,与大地湾相距不远的秦安陇城镇,有女娲洞,又有女娲庙,祭祀女娲,陇城又称“娲皇故里”。女娲也以风为姓,至今其地有风台、风莹、凤尾村等地名,均与女娲氏有关。

我和君兰查找了半天的资料,都觉得千头万绪全部找不出一丝线索,无从着手的感觉。

第五章 有故人来

更新时间2015411 16:28:09字数:5102

找了半天,始终没有关于补天石的更进一步描述,倒是君兰根据女娲死后的记载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设想,值得记录于此根据山海经记载,女娲在肉身死后,她的肠化作了十个神人,到了西方的大荒广粟之野守护去了。而女娲的灵魂后来升天,由神兽白螭和腾蛇保护着去了天宫,成为天神。

君兰看到这里,就笑着朝我说道:“如果说女娲娘娘是上一届文明留下来的一个缩影,那么她在死后,肉身和灵魂却分别去了两个地方,你觉得这代表着什么”

我想了想,沉吟道:“灵魂可以代表智慧、知识、传承,而肉身代表力量、工具、机械会不会是说,这一届文明的生物最后把科技文明的记载都带走到了太空,而原来一些不便移动的机械,就留在西方的某处呢”

君兰一边倒酒,一边曼声吟道:“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