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63(2 / 2)

加入书签

最后卡美洛红叶岭重步兵依靠着地理天险将五万人想要逃跑的苏格兰人斩杀殆尽。

这前后一算,仅仅有一百五十万人口的苏格兰现在也仅仅一百二十万人,其中二十万人还在卡美洛的统治之下。

换句话说所要面对的只有一百万人口,能战之人也已经没有的,完全不设防的苏格兰。

但是就算不设防凯拉尔也没有立刻去进攻苏格兰内地,而是开始打扫战场开玩笑,双方的武器在配合卡美洛人口几乎可以武装起一支几万人的部队了。

而且卡美洛缺铁,不少武器都是混合了锡和铜的青铜,尽管经过凯拉尔改良青铜的锋利和坚韧都有显著的提升,但是显然钢铁武器的质地和坚固都要比青铜武器高上那么一筹。

拥有这么一批武器,铠甲防具,以后节省出来的时间将会减少很多,现在是打扫战场的时间。

野狗麝猫和秃鹫被驱赶,然后被收集起来的是耳朵和武器,衣服说实话那些破破烂烂的麻布衣服还真不被他们放在眼里,作为贵族服兵役的好处就是军纪十分严明,他们的荣耀感会驱使他们对作奸犯科,抢劫等事情有自制力,这点是普通人比不上的。

如果不是凯拉尔下令他们甚至都不会去杀这群平民吧至于剥夺他们的衣服金钱这种是,若非主君下令都是违反骑士道的,所以对于这群人的军纪十分放心的凯拉尔这才会那么纵容骑士们,否则他早就裁军了

第133章 真正的敌人

“以号手为分队以最快的速度入侵苏格兰一路上任何抵抗全部给我杀掉抵抗的男人孩子和老人全部给我杀掉”凯拉尔,阿尔托莉雅,贞德三人走出密林之后确实已经看见八万骑士整装待发,在旁边是叠成小山的铁甲武器,还有耳朵

贞德不忍心的扭过头去,却听到凯拉尔的大叫声。

惊恐地流过拖来,她不甘心的拦住了凯拉尔的马大叫到:“不行你们不能这样他们只是平民他们只是平民啊他们和战争无关”

“你还不明白么贞德”凯拉尔指着八万骑士大喝道:“这就是侵略这就是两个民族这里就是两个国家的战争啊”

“为了站在我们身后的人民在你看来是邪恶的屠杀在我们看来问心无愧”凯拉尔大喝让贞德愣住了。

所有的骑士齐齐的一敲胸甲大喝道:“问心无愧问心无愧问心无愧问心无愧问心无愧问心无愧”

或许有些人并没有这么高的思想水平,因为在他们看来所谓的苏格兰人就是用来杀的,而着一条条生命都代表着他们不断往上爬的功勋。

凯拉尔也知道军中这些情况,因为骑士侯需要很多的时间和锻炼才能够爬上来往往在文化课上就会出现疏漏,这样就会造成骑士虽然武力强大,但是文化水平不高,尽管勇猛惊人,却始终难以出现高端指挥官的情况。

武圣关羽为什么让人崇敬因为他从一个杀人潜逃的罪犯到一个国家的军区司令,他在不断地阅读春秋,史记等文化著作充实自己,从他水淹七军这种计谋就可以看出他已经从之前的杀人莽夫到儒将的转变。

而凯拉尔也相信在军校培训之后这些拥有战争经验双手血腥的骑士们会慢慢的蜕变成可以独当一面的战术专家或者大师。

而如果这样,他们将以二十骑作为一队去欧洲大陆搞搞破坏拖延拖延对方时间也是好的么

凯拉尔心中的算盘打得啪啪的响。

不再管呆愣痴傻的贞德,大手一挥,阿尔托莉雅这才纵马来到最前端拔出剑象征着权力的往下一挥。

骑士们作鸟兽散,直接以号手就是类似千夫长为中心,按照凯拉尔早就为他们准备好的路线用机动力彻底的摧毁整个苏格兰的抵抗意识。

就像当年清朝对中国做的一般,抵抗者,杀全家留头发的,杀全家保存前朝书籍的,杀全家

想凯拉尔这种只是抵抗就杀人的在对比一下清朝来说已经是真的很仁慈了

看着如同蜂拥而去的骑士们化整为零的消失在眼前,贞德眼神呆滞,知道苏格兰已经完全没救了。

现在掌控苏格兰命运的是那个男人

将眼睛移到了凯拉尔的身上,贞德的眼中流露出刻骨铭心的恨意:“你是谁你到底是谁你是神派下来专门为苏格兰制造劫难的恶魔吗你这个恶魔”

带着怜悯的目光看着贞德,凯拉尔知道贞德已经快接近崩溃的边缘,随手刷了一道白光过去,贞德就瞌睡了起来,在她睡过去之前,隐隐约约的听到了银发男人的回答,“i a sage我是贤者。”

贞德睡着之后,重步兵部队,大剑妹子,还有凯拉尔的学生等人也纷纷的回了来,凯拉尔将贞德交给大剑妹子们,却是开始命令重步兵们拿起东西返回红叶岭。

阿尔托莉雅将会坐镇布拉德福德,接受一切骑士们带回来的荣耀和资源,人口和苏格兰的希望。

而凯拉尔则回到红叶岭为了学院的开课做准备。

现在已经十二月,大雪封山,尽管骑士们并不害怕,但是苏格兰人却经不起这种大雪,而以凯拉尔的计划这些被俘虏的,将会带到卡美洛来的苏格兰人将有大半倒在回来的路上

然后卡美洛十多万光棍就有福了

就算卡美洛六百万人口光棍十多万又有什么稀奇的

而之后的事情就是人口大力发展,教育大力培育,人才一箩筐一箩筐的往外出,然后用人才的优势和高科技压死亚历山大

凯拉尔想到这里就觉得自己一爽到底,是不是考虑得太过简单了

不过这个是国策嘛,还有的商量慢慢来的,没有十年八年真的搞不定的才叫国策嘛。

凯拉尔对这个计划的名字都想好了,就叫五年计划,或者叫十年计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