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246(2 / 2)

加入书签

她说出了自己的问题,凯拉尔却笑的很开心。

“当然是卖地啦。”凯拉尔笑的上气不接下气,她果然还是孩子,还看不到那么远啊,“既然他们要炒地皮,房子,我们就陪他们炒,炒得越高,我们国家赚得越多,卢安市人口就这么一点,已经接近饱和,接下来买房买地的都是手里有钱的,我们先画出未来的房子的模样,然后再预售,收他们一半定金,反正有国家作担保,所以他们也不害怕受到诈骗。”

“用他们的钱再去建房子,然后将整个卢安开发起来这无疑给整个国家的财政大大地减了一笔高昂的资金。”凯拉尔的办法正是现代空手套白狼的典型:买地,拿地作为抵押银行贷款,建房,然后吸引投资者买房,然后再拿投资者的钱去买地,贷款

第433章 学院祭

时间就慢慢的在凯拉尔的教导和科洛丝的学习中过去。

不知不觉时间也已经来到了学院祭的前夕。

每天中午和凯拉尔腻在一起,晚上则马不停蹄的排练着学院祭的节目。

尽管很累,但是两个朋友和一个恋人之间的相处让以前从未有过朋友,寂寞一个人的科洛丝开心无比,痛苦并享受着就是科洛丝现在这种状态吧

就在这样的气氛中,杰尼丝王立学院迎来了学园祭。

学院祭是一个盛大的活动,也是卢安市比较有名的一个活动,很多其他市区和其他国家的人特地赶来参加,这是如同一个节日一般的活动。

很显然杰尼丝王立学院身为利贝尔王国唯一皇家学院的威严就在这里了。

科洛丝的那位红头发“学长”几次三番的想来找茬,但是站在门口的三笠都给他杀意凛然的瞪了回去。

几次之后对方就不来了。

这让凯拉尔笑了两天,对方稍微有些心计,也能察觉到他的态度呢。

看来这一次学院祭之后估计对方就会离开吧。

但是对方到底知道多少,凯拉尔不保证。

所以在此之前要清理的人绝不止他。

凯拉尔正在静静的展开一张网,用科洛丝作为诱饵,将对方一网打尽。

当然,这种事情不论怎么做他们其实都是不会伤害科洛丝的。

科洛丝是皇储,身份惊人的敏感。

普通人不知道。上层社会还不知道吗

他们立傀儡,没关系,政治就是妥协的艺术嘛,但是要是杀了科洛丝,那事情就完全变了性质。

一个从“为了国家好的革命”而变成了“叛乱”的故事就是最大的问题。

革命这东西不是好东西,辛亥革命革了清朝的命,孙文革命革了袁世凯的命。共产革命革了蒋光头的命,若是有人在你面前提起这玩意那他肯定是想要革了现在你安逸生活的命。

就是这么简单。

说到底不论怎么革命都是政治权利的变革,至于真正的基础建设强国强民经济发展那革命还真是没有的。

凯拉尔最讨厌孙文的一点并不在于孙文每次革命之火吹起来就跑啥也不管,而是在于孙文将当时热血的学子们煽动起来,而学生,恰恰是中国未来的种子

有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孙文的这种举动让学生们遭遇屠杀。中国一直靠老一辈的文化人在支撑,这实在是他一大罪过。

所以政治事件就是政治事件,政治事件是可以解决的,一旦变成了叛乱就代表着军队也不稳定定。

军队的不稳定就会造成整个利贝尔王国的不稳定。

利贝尔王国本身的不稳定就会造成其他两个国家的窥视,所以利贝尔王国国内大大小小的利益团体绝不会让对方杀死科洛丝杀死科洛丝性质就变了。

所以凯拉尔几乎是有恃无恐的。

就像他说的那样,阴谋是一个接一个的巧合连接在一起才能够故意的制造出结果。

但和小孩子玩的阴谋比起来,一个接一个的必然连接起来的阳谋才是一位真正的谋士的手段。

凯拉尔虽然不屑。但是在他不想参与进去的情况下,科洛丝这边的“力”几乎等于零,所以四两拨千斤的办法并不适用。

但凯拉尔却并没有多指点科洛丝,接下来的事情是他对科洛丝的考验。

如果科洛丝通过了,那么凯拉尔还能觉得她有救,那么两人还能继续这么深入下去一些,但是若是通不过,那么他大多的事情都给她说了。就让她自己慢慢平稳过渡吧。

别看凯拉尔沾花惹草的,这是男性的本能,但是身为一个贤者的他还是蛮自傲的。

这种自傲深入他的骨子里,虽然待人温和,彬彬有礼,为人处世让人如清风拂面,但实际上若是凯拉尔看不上的人他是连一句话。都不太想和对方说的。

比如说那位记者,又比如说科洛丝的前辈。

都是些小人物罢了。

凯拉尔看人并不是看这个人的社会地位,收入几何,又或者其他的什么的。

有自己独特一套看人的方法的凯拉尔更喜欢从一个人的各个角度。特别是性格上来观察一个人。

就比如说之前的那位记者大叔。

凯拉尔到现在都不知道他叫什么,也不想知道他叫什么。第一次见面,这位大叔的身上并不干净,格子衬衫,很凌乱,衣领是翻进去的,不论如何,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不爱干净,不拘小节。

自古有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连自己都搞不干净的人怎么把自己的工作理清楚

所以凯拉尔一见面就给了他一个差评,这种小细节还体现在他没有刮的胡茬,凌乱的头发,未打理过的衣服裤子,还有一身浓郁的烟臭味。

这个男人不重视小节,但是却一心挖新闻,想要出人头地凯拉尔看到他就想到前世的“网络键盘家”“网络经济学家”“网络政治家”“网络公知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